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二戰期間日本為何要開戰?麥克阿瑟與裕仁這段對話成了導火索!

二戰期間日本為何要開戰?麥克阿瑟與裕仁這段對話成了導火索!

歷史的硝煙滾滾而去,木子為你還原歷史。大家好,我是木子。

二戰中的日本可以說樹敵太多,得罪了美國、蘇聯、中國等國家,以至於最後,大家都想要收拾日本,日本只好舉白旗投降。1945年8月15日正午十二點,NHK電台向全體日本國民播放了日本國歌《君之太》,然後又播放了日本天皇裕仁的終戰詔書。這也是國民第一次聽到高高在上的天皇的聲音。

日本投降後,美國上將麥克阿瑟作為駐日盟軍最高司令,乘坐專機來到日本,負責對日本的重建工作。

麥克阿瑟此行足以決定天皇及整個日本的命運。來到日本後,麥克阿瑟與日本天皇裕仁有過一次會面,拍下了一張合影。在日本國民心中神一般的裕仁天皇,在照片中目光獃滯,而且與高大威武的麥克阿瑟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國民對裕仁大失所望。

日本為何要開戰,你為什麼不遵從你們國家的精神,在戰敗後剖腹自盡,以死謝罪呢?麥克阿瑟提出了質疑。狡猾的裕仁這樣回答:「在御前會議上,我也極力避免和阻止戰爭,可是無能為力。」他的回答將自己的責任推卸的一乾二淨,無恥至極。麥克阿瑟知道天皇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貿然處置天皇,是不能服眾的。只有借天皇之口,他的改造才會一步步成功。

不得不說,麥克阿瑟的想法是正確的,在他的帶領下,日本從一個野蠻黑暗的君權國家,邁入了現代文明。他根除軍國主義,懲罰戰犯,保證民主,解散軍工產業,建立和平政府,從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教育等等所有領域進行改革,可以說,日本能有今天,麥克阿瑟功不可沒。

儘管麥克阿瑟在日本當了幾年的太上皇,但他離開日本的時候,無數日本人走上街頭,爭先歡送,這足以說明他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一念之差,如果麥克阿瑟當時把天皇送去法庭,那會不會有現在的日本?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講到這裡,如果喜歡木子觀歷史,就關注點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子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法國600萬大軍,面對這支德軍,僅僅40天就宣布投降

TAG:木子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