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位獵頭眼裡的陽光城人事變動

一位獵頭眼裡的陽光城人事變動

上海分公司 分享者:kevin 第012期

陽光城(控股)集團創建於1995年,集團董事局主席林騰蛟先生率領陽光城團隊,以"做中國最受尊敬的成長性企業"為目標,發揚僑商"艱苦創業,勇於創新,回饋桑梓,報效祖國"的優秀傳統,從辦學興教開始,投資家鄉和祖國各地,構建了涵蓋教育、酒店、旅遊、房地產、金融、投資等產業的多元結構,並控股陽光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上市代碼000671)。

1995年,林騰蛟剛從新加坡留學歸來,就投資創辦了福建陽光集團。

1996年,他在廈門開發了首個項目「陽鴻新城」,還在福州馬尾創辦了陽光國際學校。在此前,陽光已在福州市中心建起了陽光假日大酒店。此後,林騰蛟更是加大了對這三個行業的整合力度,探索出一條複合地產的開發之路。

1997年,他在福州市中心開發了地產與教育相結合的陽光城小區。

2002年,他成功收購上市公司「石獅新發」,後來正式更名為陽光城集團

2004年,陽光城啟動全國擴張戰略,創建了酒店與地產嫁接的上海天驕大廈。

2012年,陽光城更是將總部從福建遷至上海,並先後引進了陳凱、張海民等一批明星職業經理人。

從2016年開始,陽光城開啟了「3+1+X戰略」(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大福建+戰略城市點)。

2017年,陽光城銷售額 915億元,(在此和各位向各位小夥伴科普下流量金額和權益金額的不同之處)如下:

流量金額可以理解為開發項目所有參股房企均可以100%將銷售額計入自己業績口徑下的金額,無論是否操盤並表,均將銷售額100%計入,會有大量重複數據(合作開發項目眾多)。

權益金額就是開發商開發項目中所佔股權對應的銷售業績,這個概念比較好衡量,基本上就是各上市公司年報中的權益銷售額。

陽光城近來三任總裁

1.陳凱時代:2012年到2015年。陳凱加入陽光城,帶著從其他房企挖來的銷售精英,在兩年內實現業績翻10倍,市值翻3倍,使陽光城成為房地產企業品牌成長第一名。

2.張海民時代:2015年到2017年。帶著陽光城一路高歌猛進的陳凱離職,張海民接任陽光城新一任的總裁,兩年時間裡,助力公司實現了業績從200億到500億的轉身。

3.朱榮斌時代:『雙斌』提出,未來三年,陽光城要實現保底為1500億、2500億與3500億元的業績。到2022年,公司銷售規模、利潤率進入行業前五強。

每一個時代基本上都是環環相扣的。有了陳凱的高歌猛進的業績,張海民才敢放慢步子扎紮實實進行併購計劃的實施。而陳凱和張海民打下的好基礎,才使得林騰蛟有底氣和野心想要複製碧桂園的輝煌。至於雙斌能不能帶領陽光城實現業績高速增長,朝財寶認為是可預期性非常高

陽光城的三年

如果一定要在陳凱履歷表中圈出最輝煌的那段,那麼陽光城的三年無疑是具有說服力的。始於華潤,器重於龍湖,得意於陽光城或許是對陳凱前二十年職場生涯的一個概括。

2012年3月,陳凱加入陽光城,並擔任總裁職務,這位明星職業經理人與這家小房企的化學反應就在看似風平浪靜中發生。在陳凱到來前,採取激進投資戰略的陽光城正遭遇成長的煩惱,一邊是連續的拿地擴張,一邊是日益繃緊的資金鏈。在單一的融資渠道下,當時的陽光城有些進退維谷。

陳凱加盟後,陽光城大刀闊斧地出台了五大策略,即「高周轉+低成本」的運營策略、「豐富產品線+精選城市」的定位策略、「扁平化+青年近衛軍」的團隊建設策略、「股+債」的多元融資策略、「信息對稱+評價到位」的管理策略,涉及融資、投地和團隊建設等方方面面。

2012年,在深耕大本營福建的基礎上,陽光城將總部遷至上海,正式開始全國化戰略布局。打上陳凱烙印的陽光城最為明顯的改變來自項目周轉和控制成本,尤其是「高周轉」甚至趕超某些標杆企業。對陽光城來說,高周轉和低成本就是特長,高周轉策略很多企業都在做,但真正實現高周轉卻不容易。比如萬科5986策略就是9個月開盤首次開盤銷售8成,而陽光城開盤這個時間是6-8個月,並且部分項目還做到了首次開盤當天售罄。

在強調高周轉的同時,陳凱要求公司在產品、研發、土地、人工、供應商等方面要實現「標準化」,合理控制土地成本和資金成本。某種程度而言,這些改變幾乎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但帶來的效果也是立桿見影。在陳凱挂帥的第一年,陽光城便實現銷售100億元,同比大增3倍。

這樣的高增長也成為隨後兩年陽光城「黑馬」角色的最好詮釋:2013年220億元,2014年236億元,短短的三年,這位職業經理人將陽光城從一個三線房企帶入到中型房企的行列。三年磨一劍,在陳凱的領導下,陽光城不僅實現了區域聚焦、城市深耕、架構精簡,同時成本大幅下滑,融資渠道也更加多元化。及至2015年,陽光城的資金成本已經從15%降到10%,謀得了更大的利潤空間。

陽光城和陳凱,高速增長的公司和明星職業經理人之間就像彼此咬合的齒輪,互相成就。然而,終止的一刻在2015年到來,和早前一樣,在達到成就的相對峰值後,陳凱選擇了辭去陽光城總裁的職務,僅保留聯席主席的「虛職」,從此淡出了這家公司的日常經營。

近一年的高管變動

2017年4月,中海董事 碧桂園執行董事吳建斌加盟陽光城,擔任陽光控股執行董事、陽光城執行副總裁,分管證券、財務;

2017年6月,中海董事 富力副總裁 碧桂園聯席總裁朱榮斌加盟陽光城,擔任控股執行董事、陽光城執行董事長兼總裁;

2017年8月,斯坦福博士、波士頓諮詢金曦加盟陽光城,擔任陽光城戰略執行總經理;

2017年10月,中海城市總、職能總經理、世茂執行董事闞乃桂加盟陽光城,擔任陽光城執行副總裁,分管工程、合約、運營;

2017年11月,中建總公司巡視組組長(正局級)胡書仟加盟陽光城,擔任副總裁兼建築事業部負責人;

2017年12月,中建三局分公司總經理、中建地產常務副總經理、中建方程公司董事常委(正局級)、中南集團董事局

2016年,陽光城通過併購獲取13個項目(共55宗地),併購價款125億,總建築面積達836萬方,平均樓板價僅1495元/平。

2017年,陽光城繼續攻城拔寨,通過併購低價獲取武漢、成都、杭州、廣州、北京等一二線城市的優質地塊,成為地產行業與恆大、融創齊名的「併購王」。城市主流產品的打造和運營能力+強大的投資併購功底,這也許是朱榮斌看好陽光城的最大理由。

我覺得:朱榮斌曾在中海、富力擔任高管,非常擅長一二線城市的中高端項目打造,加入碧桂園後,負責集團投資拓展並掌管一線事業部。然而受限於碧桂園的基因和體制,兩年過去,一線事業部並未取得明顯成績,朱榮斌離任前,碧桂園已經取消了一線事業部。

對陽光城來說,朱榮斌的加盟可謂如虎添翼,不僅可以完美吸取碧桂園業績暴增背後的管理經驗,同時朱榮斌的投資併購與中高端產品打造能力與陽光城完美契合,將起到指數級的放大效果。

前景展望:

一家500億的房企,增長到3000億體量,需要多久?碧桂園給出的答案是,四年。

四年前,碧桂園剛剛實現476億銷售額,隨著朱榮斌、吳建斌的加盟,「三斌」組合帶領碧桂園一路衝上3000億,離行業老大的桂冠只差一步之遙。然而,當碧桂園正大步邁向6000億征途時,吳建斌、朱榮斌卻先後選擇離職並加入陽光城集團。這是一個有趣的時點,2016年陽光城銷售額487億元,與四年前的碧桂園幾乎一致。

「二斌」加盟後,陽光城開始全面學習碧桂園,朱榮斌在其上任的第一周,就提出新建20個區域,快速突破千億的宏偉藍圖。

———— / END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人諮詢 的精彩文章:

TAG:博人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