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71歲老人獨守此地近20年,只因怕後人忘記那段民族屈辱史

71歲老人獨守此地近20年,只因怕後人忘記那段民族屈辱史

據媒體報道,江西有位71歲的老人曹傳德,一個人獨守著在這個地方近20年——姑塘海關。老人除了在除夕回家匆忙吃一頓團圓飯,就都呆在海關里。老人是在1999年1月,受有關部門邀請,開始守護這座海關。是什麼動力讓老人呆在這裡都不想離開,老人說:這座海關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屈辱史,為讓後人不忘卻這段歷史,要永遠守護著這座海關。

那這座海關到底是記錄了中華民族怎麼樣的屈辱史呢?

在近代海運與鐵路開通以前,鄱陽湖作為西南內陸重要運輸段,它與北通京城,南下廣東的陸路相連。隨著商業的發展,當年明朝政府為了增加稅收收入,設立了九江關。

為徹底解決出入鄱陽湖商船的偷稅漏稅問題,雍正元年(1723年),江西巡撫裴度慧眼識珠,在廬山區姑塘鎮設立九江關大姑塘分關,收取經由鄱陽湖出入口商船的關稅。這樣,九江、姑塘兩關彙集七省商船,數量之多,範圍之廣,均超過明代關稅收入,居全國首位。

1858年,中英簽訂《天津條約》,九江被闢為通商口岸。1896年,清政府被迫設立了九江海關,代替了九江關。1901年的《辛丑條約》,九江等22個常關由西方列強把持的海關總稅司兼管,九江常關(包括姑塘分關)由此劃歸九江海關稅務司管理管轄。海關中的高級職務都由洋人擔任,中國人只能充當低級員工,如書辦、水手、更夫等。

從些姑塘海關成了洋人的海關,滾滾白銀流入洋人把持的姑塘海關,絕大部分被清政府當作對侵略者的賠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人妙事 的精彩文章:

潘金蓮到死都不懂,武松小叔子殺自己前,為何要扯開自己的衣裳?

TAG:奇人妙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