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神通和房玄齡爭功,李世民痛揭黑歷史讓他下不來台

李神通和房玄齡爭功,李世民痛揭黑歷史讓他下不來台

即位後,李世民面臨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必須儘快解決,那就是議定開國功勛的爵位田產。為此,他在群臣面前公開討論,並由陳叔達作為宣布人。

李世民先聲明:「朕分等級排列你們的功勞賞賜,如有不當之處,可以當場申訴。」於是,朝堂上諸位將軍爭論不休,文官們則大多沉默不語。

淮安王李神通率先發言:「我在關西起兵,首先響應義旗,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不過是捉刀弄筆,功勞卻在臣之上,臣心中不服。」

李世民反駁道:「叔父雖然首先響應義旗,但也是為了擺脫禍患。等到竇建德侵佔山東時,叔父全軍覆沒;劉黑闥捲土重來時,叔父丟盔棄甲望風而逃。房玄齡等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論功行賞,當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是皇族至親,朕對您確實毫不吝惜,但不可徇私情濫與有功之臣同等封賞。」

李世民的這番話可謂毫不留情面,不僅指出李神通首舉義旗的誠意不足,還痛揭李神通過往戰績的黑歷史,對於一個將軍來說,這是莫大的羞辱。李神通當場面紅耳赤,無話可說。

其他將軍聽到這番話後,互相說道:「陛下如此公正,即使是皇叔也不徇私情,我們這些人怎敢不安分呢?」再也不敢妄自爭功。

房玄齡曾私下裡對李世民道:「秦王府的舊僚屬未能陞官的,全都滿腹怨言道:『我等跟隨陛下多年,現今封官拜爵,反而落在了前東宮、齊王府僚屬的後面』。」

李世民道:「君主大公無私,天下人才會心服。朕與你們平日的衣食,都取自百姓。因此設立官職都是為了老百姓,理應選擇賢才加以任用,怎麼能以新人舊人作為任用的標準呢?如果新人賢能,故舊不才,怎麼可以放棄新人只取故舊呢?現在你們不論其是否賢能而只是怨聲載道,這豈是為政之道?」

聽聞此言,房玄齡連連謝罪,暗地裡慚愧不已。這就是李世民的用人之道,也是他能成就偉業的基礎,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他可以六親不認、背負罵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登基後的第一件事,略施手腕搞定突厥,群臣嘆服
劉文靜之死,一場因爭風吃醋引發的冤案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