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友蘭歷盡坎坷,依然活了95歲,記者:您有秘訣?他:就3個字

馮友蘭歷盡坎坷,依然活了95歲,記者:您有秘訣?他:就3個字

馮友蘭是中國飽受爭議的哲學家和教育家。年少成名,歷盡坎坷,先後經歷了清末、民國和新中國三個時期,有過獨創己見的輝煌,也有過隨波逐流的悲哀。

馮友蘭歷盡坎坷,依然活了95歲,記者:您有秘訣?他:就3個字

但是不管身處怎樣的境遇之中,他在教書育人和研究哲學的道路上,都從未停止過腳步,一生寫成《新理學》、《新事論》等多部著作,憑藉代表作《中國哲學簡史》在全國名聲大噪,成就舉世矚目。

馮友蘭出身於河南南陽唐河縣,父親是清朝進士,還在湖北擔任過知縣,是一個典型的官宦之家,其父非常注重教育,甚至不惜請來家教對他進行一對一的輔導。他常年在這樣良好的環境里熏陶,所以身上總有一種濃厚的文人氣息,不管是穿著打扮還是談吐舉止。

馮友蘭歷盡坎坷,依然活了95歲,記者:您有秘訣?他:就3個字

在西南聯大教學的時候,馮友蘭總是身穿長袍,留著長長的鬍鬚,頗有幾分道家氣息。有一次在去上課的途中,他巧遇金岳霖,金一臉壞笑的問:「芝生,到什麼境界了?」馮友蘭回答:「到了天地境界了。」兩人四目相對,隨即哈哈大笑,各自離去。

他一直提倡人生哲學的多重境界,因此在生活中特別隨和,跟誰都能很好的相處,即使是身處逆境,也能心如止水。

馮友蘭歷盡坎坷,依然活了95歲,記者:您有秘訣?他:就3個字

文革時期,工宣隊進駐北京大學,當時基本上所有的教授都被革職審查,也就是我們如今所說的「蹲牛棚」,馮友蘭自然也難逃其外。眾教授在牛棚里受盡折磨侮辱,其他人難以抑制心中的憤懣和委屈,整天牢騷滿腹,只有馮友蘭是一天三頓飯照常吃,天黑了照常睡,幾年來一直如此,雷打不動!其間還發生了這樣一件趣事。

馮友蘭歷盡坎坷,依然活了95歲,記者:您有秘訣?他:就3個字

那時候雖說一日三餐照常,不過伙食自然是好不到哪去,早餐就一個窩窩頭,再加上一碗像水一樣稀的玉米面粥,另外還有一分錢的鹹菜。一分錢的鹹菜量不少,大多數人都吃不完,唯獨馮友蘭的鹹菜不夠吃,於是就壯著膽子再去要,管事的人瞪著眼睛大聲呵斥:「人家的鹹菜一份都吃不完,你卻要兩人分量的,你怎麼這麼能吃呢?」

他一臉苦笑的回答:「我……我吃的多。」雖然態度不好,卻也是滿足了他的要求。跟馮友蘭同在一個「牛棚」的洪謙,和他的身高體重都差不多,飯量卻只有他的四分之一。

之後,馮友蘭被拉到台上遭受挨批,群情激憤,他只在心中默念:「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這樣生活了兩年多,直到1968他才恢復了自由身。

馮友蘭歷盡坎坷,依然活了95歲,記者:您有秘訣?他:就3個字

馮友蘭90歲的時候,北大為他舉辦90大壽。之前在北大任教的,除了梁漱溟外都已經不在人世。像馮友蘭這樣的文學大家,雖至古以來層出不窮,但能有他如此高壽的人寥寥無幾。90多歲的高齡,即便是放在今天也算得上是高壽了,更別說是經歷過抗戰時期的人了。

於是,他的這一特點,隨即引起了當時許多健康雜誌社的注意,其中一位記者就去採訪他,問到他有什麼高壽秘訣時,卻不曾想他就簡單的回了3個字:不著急。

馮友蘭歷盡坎坷,依然活了95歲,記者:您有秘訣?他:就3個字

這3個字,乍一聽像是敷衍,不過回過神來細細琢磨,這可他畢生境界的精華所在,的確大有學問:對凡事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包容,遇事不亂,處事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990年11月26日,馮友蘭病逝於北京友誼醫院,享年95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