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淮海戰役,實力強大的黃維兵團為什麼全軍覆沒?原因其實很簡單

淮海戰役,實力強大的黃維兵團為什麼全軍覆沒?原因其實很簡單

淮海戰役期間,在國民黨眾多參戰隊伍當中,實力強大的黃維第十二兵團非常特殊,它原先並不隸屬於國民黨徐州剿總戰鬥序列,是蔣介石從武漢華中剿總白崇禧那裡強要過來,用來支援淮海戰場的。雖然說黃維兵團參加了淮海戰役,但它自始至終都沒有劃歸國民黨徐州剿總指揮,而是直接受命於國民黨國防部,這就為黃維兵團此後孤軍冒進被圍殲埋下了伏筆。

黃維第十二兵團下轄第十、第十四、第十八、第五十八軍以及第四快速縱隊,總兵力有12萬之多,而且是全副武裝的機械化部隊,戰鬥力十分強大。黃維兵團組建之後,就按照華中剿總司令白崇禧命令,進入河南「掃蕩」中原解放區,部隊在伏牛山裡往返奔波,雨雪載途,人馬俱感疲憊。特別是快速縱隊因道路不良,機械和燃料損耗甚大,急需休養整頓。

黃維兵團本以為「掃蕩」完畢就會回武漢修整,可在中途接到蔣介石的命令,讓他們奉命向蘇北的淮海戰場推進,而且「不得以任何借口遲延行動」。於是,黃維兵團只好把生病負傷的官兵和笨重的行李輜重送回武漢,就急忙奉命開拔向東挺進。當時,蔣介石給黃維下達的命令是:「徐州會戰業已開始,情況至為緊急。你兵團應兼程急進,務期於十三日前到達指定地點。」這裡的指定地點指的是徐州,當時國民黨徐州剿總正在實施救援被包圍在碾庄的黃百韜兵團。

黃維兵團從駐馬店、確山一線東進馳援之路歷來受到軍事迷們的指摘,這一路途上橫著南汝河、洪河、潁河、西淝河、渦河、北淝河、澮河等一條條大河,這對於機械化的黃維兵團來說很困難,逢河就必須搭橋,不然戰車、坦克、重型火炮等等就無法前進。更大的困難是解放軍的跟蹤和阻擊,讓黃維覺得前方危機四伏。而且遠道而來第十二兵團的官兵都不清楚,他們如此拚命趕路去靠近那個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的徐州,到底是為了什麼?

當黃維兵團在全力行進當中,突然又接到了蔣介石的一個命令,讓他們放棄向徐州靠攏的計劃,轉而向宿縣挺進,奪回被中原野戰軍搶佔的宿縣。黃維作為蔣介石的嫡系自然不敢怠慢,他的積極性與淮海戰場上其他停滯不前等待蔣介石最終決定的各兵團,形成了鮮明對比。也就是說,黃維兵團奪回宿縣的軍事行動是沒有任何友軍配合的,這種危險的孤軍冒進著實令人費解。

最終,當黃維兵團在行進至宿縣西南方向的雙堆集地區時,被中原野戰軍重重包圍。而當時徐州方向的杜聿明集團才正準備放棄徐州撤退,蚌埠方向的李延年兵團和劉汝明兵團則因為害怕被殲正在緩慢北上。黃維兵團就這樣成為了處在徐州和蚌埠之間的一支孤軍,全軍覆沒在了雙堆集地區。可以說,黃維兵團是淮海戰役期間國民黨各兵團當中最迷茫的一個,從出發支援到覆滅都是稀里糊塗。各位讀者,你們說這怪誰呢?怪黃維還是怪蔣介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十史 的精彩文章:

淮海戰役,蔣介石為什麼不命令傅作義率部南下增援?原因其實有三點

TAG:二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