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書畫以其特殊的魅力,將成為21世紀的最佳投資對象和主流項目之一

中國書畫以其特殊的魅力,將成為21世紀的最佳投資對象和主流項目之一

GIF

一、書畫市場的發展概況

中國的書畫藝術品市場古已有之。嚴格講,在其形成之初便具有了作為交換對象的商品屬性。據一些歷史資料反映,在唐代,中國的書畫市場已經初具規模,並有專門的畫商出現,在民間和官方都有比較普遍的國內乃至國際間的書畫交易活動。張彥遠所著《歷代名畫記》中,即有許多名畫家作品價格的記載。

徐悲鴻作品

宋代繪畫十分發達,書畫市場交易也因此漸漸形成規模,而且出現了具有現在的書畫經紀人性質的「牙儈」。在元代,繪畫作品的商業價值幾乎成為衡量繪畫水準的主要標誌,「一紙千金」之類的成為品評書畫的口頭禪。明清時期的書畫市場進一步走向成熟和繁榮,尤其是清代,已經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市場機制,書畫作品實現了明碼標價,書畫家和經紀人都介入到了時常運作當中。

李可染《牧牛圖》

在儒家文化的長期影響下,中國書畫藝術品首先是作為一種精神產品而存在,而中國書畫藝術品市場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也形成了諸多優良傳統。許多關於書畫市場的風雅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李可染《萬山紅遍》

改革開放之初,港台地區及新加坡、日本等地的一些收藏家湧入中國,大量收購中國書畫作品,並在海外拍賣市場不斷拍出高價,引發了中國書畫市場的第一輪熱潮。1990年以來,國內經濟快速發展,畫廊、拍賣、藝術博覽會等諸多藝術品經營行業迅速崛起,中國書畫市場的重心逐漸向中國大陸轉移,至九十年代中期形成了又一輪高峰。

齊白石的蝦

傅抱石的《麗人行》拍出了1078萬,創造了中國近現代書畫拍賣最高價。當代名家作品價格一路上揚,在十年間上漲數十、數百倍,如李可染的作品80年代初期其方尺150元,至1995年漲幅已經達到數百倍。黨的十六大報告在強調文化建設和文化體質改革時,提出積極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論斷,催生了中國書畫市場新格局的形成。各地都建起了文化市場,藝術博覽會此起彼伏,北京等地的藝術拍賣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入市,許多原本從事其他拍賣行業的公司也把目光轉向了書畫藝術品拍賣。

齊白石的草蟲

而更有一些投資商和財團看好書畫投資的巨大利潤空間,紛紛介入書畫收藏與投資。尤其進入2004年度,各地書畫拍賣會一片紅火,北京的春季拍賣會半年的拍賣成交額超過去年全年成交額17%,其中超過百萬元的中國書畫有79件,比去年全國全年的54件還多出25件。僅北京瀚海、中國嘉德、中貿聖佳、北京華辰四大拍賣公司,藝術品成交總額就達到11.2億元。業內的專家一致認為,中國藝術品交流中心從英國倫敦、美國紐約和中國香港,最終轉移到中國北京,這樣的勢頭已經不可阻擋。

吳昌碩作品

行業的興旺,帶動了書畫價格的新一輪瘋長,而且主要體現在近現代及當代名家身上,6月23日至28日在北京舉行的瀚海春季拍賣會上,陸儼少《杜甫詩意百開冊頁》以6930萬元的高價成交,創下了中國書畫拍賣的歷史最高記錄,震驚了藝術界和收藏界。

徐悲鴻《愚公移山》

二、書畫市場步入投資時代

書畫作為投資對象已經不是新鮮話題,在近幾十年來屢有典型的範例廣為流傳。早期大多是無心插柳,由個人愛好、個人收藏起步而走向投資,近十年則因為書畫市場的持續升溫,一些有眼光的企業家看準了其中蘊涵的巨大商機,投入到書畫收藏與投資的行列。但是,能夠比較明確地將書畫作品定位為一種投資項目,而且在收藏界、企業界形成一種廣泛的共識,在企業界和投資領域形成相當投入規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新階段,我認為現在剛剛起步,正在形成,我稱之為「書畫藝術市場的投資時代」。

吳冠中《長江三峽》

在此之前的藝術品市場,人們購買書畫作品的目的,主要是個人收藏或作為饋贈禮品,相當於較完善的書畫市場來說,可以說是初級階段。這一階段的買家購買書畫作品大多從個人喜好出發,或過分看重書畫家的名頭、身份,對於書畫藝術品的真正價值認識不足,對書畫市場規律性的把握不夠。我們目前所說的投資時代,我認為可以稱作書畫市場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是書畫市場走向成熟、規範、繁榮發展的階段,它將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傅抱石作品

書畫市場的理想階段我個人認為應該是稱作「消費時代」的另一種狀態,未來人們物質生活極大提高,達到或接近了發達國家的生活水準,國民文化素養也將有大的提升,書畫藝術將最大限度地走進人們的生活空間,那麼對書畫藝術品的需求就會轉換為一種自然而然的更加純粹的精神消費品。在這樣的時代,書畫藝術作為一種產業將會更加成熟,而作為投資對象的意義將會被削弱。

傅抱石作品

當前投資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收藏隊伍不斷擴大,人們投資書畫藝術品帶有明確的保值增值的目的性。催生當前投資時代來臨的重要因素我想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

傅抱石作品

一是中央「文化產業化」論斷的提出,迎來了投資時代。近兩年來,在政府的倡導和大力扶持下,各地文化產業「忽如一夜春風來」,書畫市場則是最為最受關注的一個項目,書畫產業迅速形成。

傅抱石作品

二是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書畫市場的繁榮。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以獨步世界的形式迅速增長,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國民收入相對提高,居民持續已經超過12萬億元。2004年,中國的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初步達到了國際上關於人均GDP在1000-2000美元時,人們便會大規模投資藝術品的要求,沿海地區的收入水平相對更高,完全具備了投資藝術品的經濟條件,這為書畫市場的發展提供了無比廣闊的空間。

潘天壽作品

三是投資對象的轉移。近年來,股票長期低迷,套牢了大批投資者,讓更多的投資人望而生畏。有新聞媒體公布的一份資料表明,股票投資,已經成為中國風險最大的十個行業之一。前幾年火爆的房地產市場,由於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土地控制,貸款緊縮,使得房地產開發規模銳減,風險加大,在濟南有專家預測,未來3-5年之內,將有50%到60%的房地產商被迫退出這個行業。曾經風行一時的「炒房」行為,也在近期收斂,轉向其他投資渠道。

恰恰在這樣的局面下,藝術品投資以年增長33.47%的高回報穩居各種投資項目之首,自然吸引了不少投資者,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到了藝術品收藏和投資的行列,在江浙地區,有些地方甚至出現像「炒房團」一樣的「炒畫團」。有人預言:中國書畫以其特殊的魅力,將成為21世紀的最佳投資對象和主流項目之一。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現代藝術傳媒 的精彩文章:

這孩子書法厲害了!但是…

TAG:現代藝術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