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了生活,去賣點什麼呢?

為了生活,去賣點什麼呢?

關注「橙閱讀」 一起讀點書

許三觀賣血記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作者: 余華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2012-9

主人公: 許三觀

余華的小說去了封面,僅從語言風格也不難看出作者是誰,有種難得一見的底層人民「悲憫的幽默」,直來直去,少有修飾,情節看似簡單,可就是這種簡單卻輕鬆地跨越了幾十年的時空,哪怕是殘酷的故事在他筆下也成為生活中一個必須跨過去的坎兒,讓你覺得那個地方就應該有那樣一個人,發生那樣一個故事。他的文風「有一種使沉重主題變得輕鬆簡單的力量」,「用簡單的文字描述貧窮,用消遣的方式表現罪惡、誤解、性格缺陷包括解脫和相互尊重的時刻。」

小說給世人提出一個問題——活在世上,我們有沒有什麼東西是自己可以把控而別人又需要的東西。對於許三觀來說,這東西就是自己的血。結婚賣血、有外遇賣血、大饑荒賣血、為下鄉的二兒子回城賣血、為大兒子治病賣血,賣血成了他唯一可以掙到外快的辦法,也成了他們一家子度過生活當中困難唯一可以依賴的途徑。這辦法如此重要,以至於許三觀由於年老而不能再賣血時,他自己竟然被嚇哭了,害怕今後再也無法面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困難。但從某種角度來說,那個年代的許三觀們也許是幸運的,至少賣兩碗血可以相當於兩三個月的工資。現如今,同樣的血抵不了幾天工資不說,一不小心還會身染重病。我們還能賣什麼?總不說去賣腎吧,畢竟只有兩個!也許這也是人們對技能、權力、金錢渴望的根由吧,因為人們怕沒有什麼可以出賣!

看到許三觀,我一方面感嘆他生活年代的不易,另一方面又打心底里羨慕他和他一家的幸福。他的幸福如此簡單,老婆孩子熱炕頭足以,他的幸福如此紮實,別看夫妻兩都有外遇,別看兩個人經常吵得四鄰不安,可他們之間有的卻是真愛,他們那有著三個兒子的家庭也充滿的真愛,哪一個都扎紮實實的為了這個家算計著,努力著,是真正的不離不棄。「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壞,但是不能容忍別人和他不一樣。」而讓他們安安穩穩的一個原因,也許還在於社會骨子裡的不患貧而患不均吧,人們都在生活線上掙扎,就比較容易做到一笑泯恩仇。

余華是非常國際化的作家,我總在想是什麼吸引了外國的讀者。畢竟余華的小說經常簡練到如果沒有中國近現代歷史和社會文化背景就不太容易理解的地步,他們要看的是什麼?——寫作手法?人性?還是他們眼裡的中國?

《許三觀賣血記》韓國版小說封面與電影海報

小說本身很難有什麼摘要可以放在這裡共饗,但是作者的自序卻有幾段話寫的很好,放在這裡大家學習:

作者一開始就發現虛構的人物同樣有自己的聲音,他認為應該尊重這些聲音,讓它們自己去風中尋找答案。於是,作者不再是一位敘述上的侵略者,而是一位聆聽者,一位耐心、仔細、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聽者。他努力這樣去做,在敘述的時候,他試圖取消自己作者的身份,他覺得自己應該是一位讀者。

馬提亞爾說:回憶過去的生活,無異於再活一次。

空白

只為喜歡讀書

毛姆: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橙閱讀

輸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橙閱讀 的精彩文章:

TAG:橙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