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仙居古代的食鹽之旅

仙居古代的食鹽之旅

原標題:仙居古代的食鹽之旅


兩浙在唐宋時,東南末鹽皆兼淮而言江淮鹽;元代時,在浙江設立了都轉運鹽司,自此有淮鹽、浙鹽之分。清代時,沿用元、明舊制,杭州設有兩浙都轉鹽運使司,浙鹽區與淮鹽區分庭抗禮。不過,浙鹽區言者,其行銷範圍不單單包括浙江,還涵括周邊的一些省份。蓋以省言者有四,分別為浙江、江蘇、安徽、江西;以郡言者十有一,其中省內五郡,省外六郡(府),其中仙居屬台州郡。


清初,兩浙都轉鹽運使司下轄有鹽場三十五個,後遞裁為二十三個;清雍正七年,增設了下砂、杜瀆、永嘉三個鹽場,裁減樂浦東場,計為二十五個;乾隆年間,經過增設、分析,鹽場增加至三十二場。其中,兩浙都轉鹽運使司下設的寧紹分司所屬的台州地區共計有三,分別為長亭、黃岩和杜瀆鹽場。其中,仙居所行銷的官鹽即來自於杜瀆鹽場。



杜瀆鹽場始於宋代,清康熙年間與黃鹽鹽場合併,清代雍正七年復置。其位於臨海原保南鄉塗下橋(杜橋),所轄場地東至海,西至水嶺界、南至海門衛界,北至黃泥山界,計延綿八十五里。清嘉慶年間時,杜瀆場共計有鹽工八千零七十二人,鹽鍋一百二十一副,每擔鹽滷可煎煮食鹽十斤,有原鹽儲存倉庫七座。按爾時的製鹽多以煎煮為主,民國中後期該為曬鹽。不過,火腿的製作據說以煮鹽為上,曬鹽腌制則品質大減。


清代時,台州因與它郡不同,未設批驗大使,故諸如杜瀆鹽場的鹽引需先運送至一百五十里外的蔡橋總廒,再行銷至臨海、天台、仙居、東陽、永康、武義、縉雲七縣。杜瀆鹽場所場之鹽主要行銷臨海、天台、仙居、東陽、永康、武義、縉雲七縣。食鹽自鹽所轉運至各縣裡也程皆不相同,蓋自鹽所轉運至仙居為九十里;至天台為九十里;至東陽為二百二十里;至永康為二百里;至武義為二百七十五里。



舊時,食鹽的運銷均需盤驗,以防止私鹽摻入。杜瀆鹽場所產的食鹽盤驗關口設在仙居,主要是盤驗蔡橋所運銷永康、武義、東陽、縉雲的引鹽;至於永嘉、黃岩等地所產的食鹽,因地近仙居的,部分也就近委託仙居盤驗。同時,各大鹽場為防止販賣私鹽,在各隘口都設有巡防緝拿私鹽販的弁兵,杜瀆鹽場的隘口原先主要設置在臨海大田等地。不過,清末時,緝拿私鹽的隘口延伸至仙居,仙居朱溪、上張、黃梁陳、后里、蒼嶺等地都設有緝拿私鹽的弁兵。



自漢代開始,食鹽開始官方專營。明清時期,流行票引,商人需根據核定的銷售數額憑票引進鹽,行銷的路線也較為固定。嘉慶年間,仙居每年所需的鹽為一千七百八十四引;加上東陽的一千五百七十引、永康的一千七百九十七引、武義的一千九百十四引、縉雲的四百引,每年行經及行銷仙居的食鹽共計有七千四百六十五引。其中,行銷仙居本地的食鹽主要由葭芷大鹽商黃蒸雲經營。清宣統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張大牛因不堪鹽商盤剝、肆意凌人,搗毀后里鹽廂,事件波及朱溪、黃梁陳等地,歷時近一個月,後因遭官方大規模彈壓而告終。上海的《東方雜誌》曾對此作追蹤報道,時稱「台州民變」。


清至民國,杜瀆鹽場所產之食鹽經由永安溪,運抵仙居橫溪、埠頭、皤灘。爾時,西鄉的埠頭是仙居最大的食鹽囤積地。埠頭村內的溪坑是一條人工拓寬的溪流,其與永安溪的匯合處即舊時的鹽運碼頭所在。據村內的老人回憶,民國時,村內有許多家族經營鹽倉,每逢枯水期時,永安溪的水位低,運鹽的木船只能停靠在大溪中,食鹽則由小木船沿村內的溪坑運至坑岸上建造的鹽台基,再挑運到鹽倉。


埠頭的鹽倉充其量是一個食鹽的暫處,更多的會被轉運到外縣。清代至民國,由仙居西鄉埠頭轉運外縣的食鹽皆經由陸路。蓋自埠頭樓店開始,經橫溪,翻越蒼嶺,再行銷至永康、武義、縉雲、東陽四縣。舊諺有「頭戴涼帽。腳著草鞋。十里三梢。冷飯掛腰。不怕蒼嶺天高」,說的便是擔鹽人的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仙居物語 的精彩文章:

TAG:仙居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