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懷揣對過去的信賴與尊敬,《全金屬狂潮!IV》的動畫化之路

懷揣對過去的信賴與尊敬,《全金屬狂潮!IV》的動畫化之路

作者:LIAR

封面:全金屬狂潮!IV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摘要

關於《全金屬狂潮!IV》今後的展開與艱難動畫化之路,4Gamer和每日新聞採訪到了動畫的製片人伊藤敦,一探究竟。

由賀東招二執筆、四季童子擔當插畫的《全金屬狂潮!》自1998年刊行以來,先後在漫畫、遊戲、動畫等多媒體進行了展開。和以往的輕小說作品不同的是,本作在以學園為舞台的背景下融合了強烈的軍事、機器人要素,其獨特的作風吸引大量觀眾。

自動畫第3季《全金屬狂潮!The Second Raid》(以下簡稱TSR)時隔13年,新作動畫《全金屬狂潮!Invisible Victory》(以下簡稱IV)終於打破了多年的沉默,於今年4月千呼萬喚始出來。本作由原作者賀東招二親自擔當系列構成·腳本、由《機動戰艦大和撫子》《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等作的製作公司XEBEC擔當製作、在《EVANGELION新劇場版:Q》中出任副監督、劇場版《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 星巡方舟》擔當演出的中山勝一出任本作監督一職等豪華陣容,在開播前就受到了極高的矚目。

《IV》以全12卷長篇中第7卷後的故事改編,宗介的宿敵雷納德正式出動,完全進入嚴肅化的展開。動畫目前剛結束了宗介的孤獨之戰(即小說第8卷《One Man Force》的南桑篇),在圧倒性強力的組織「汞合金」面前,宗介和小要如何突出重圍迎來「看不見的勝利」,動畫將如何表現這段劇情?關於今後的展開與動畫化的這段艱難經歷,4Gamer和每日新聞採訪到了動畫的製片人伊藤敦,一探究竟。

從《TSR》到《IV》的這13年間,沒有人比伊藤更加期待新作動畫的到來。在《IV》企劃前,角川社內曾提出將外傳小說《全金屬狂潮!Another》改編成動畫的提案本。既然如此,不如先將中途停滯了《全金屬狂潮!》本篇再一次動畫化,這便是《全金屬狂潮!》動畫重啟的契機。

而這時間有這13年的空白期,不選擇重製,而是製作續篇,在觀眾層明顯發生了變化的情況下來看,這對企劃來說明顯是一冒險之舉。而伊藤則表示,雖然動畫停下了,但在那之後,依舊有著不少人購買著塑料模型,《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中的登場也延續了多媒體展開。這部作品未曾止步。因此伊藤並沒有感到不安。

另外,伊藤認為,在角川的其他產業鏈中,除了《全金屬狂潮!》以外沒有其他正統的「機器人作品」了,過去萌系的作品偏多,雖然像《強襲魔女》《勇氣魔女》《艦隊收藏》這類作品中有著機械的要素,但它們畢竟不是正統的機器人作品,正是因為這些作品所吸引到了新一批的觀眾層,也讓伊藤覺得似乎沒有必要再糾結是否是正統的機器人作品。

第1季全24話、第2季《全金屬狂潮?fumoffu》(校園篇)全12話、第3季《TSR》全13話,對於沒看過過去作品系列的觀眾來說,這個數量未免過多。

為此在《IV》開播前,將第1季全24話以三部曲導演剪輯版的形式在影院期間限定上映的形式,這樣就可以短時間內效率地重溫或補完第1季。另外包括第2季和第3季在內,全3季也在亞馬遜、Netflix等網路視聽平台上進行配信,至《IV》播出前,第2季和第3季和在TOKYO MX電視上重播,為《IV》開播待機的準備,可見充分。

《全金屬狂潮!》第1季三部「導演剪輯版」主視覺圖

在新系列立項的時候,伊藤也和製作人員一齊宣誓,「讓《全金屬狂潮!》再次燃燒起來吧!」關於《IV》的製作也和賀東進行了熱烈地討論。

本次聲優陣容為此過去的班底,作為動畫的靈魂人物,角色設計堀內修、機械設計海老川兼武、渭原敏明也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其餘新加入的陣容也讓人感受到了《IV》蓄勢待發的氣勢。伊藤認為因為是續作,即使時間過去了再久,根基也不會改變。當然因為是時下的作品,在部分地方會表現出現代風,但角色給人的印象並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賀東也表示,「如果要改,那便沒有做的意義。」 《IV》的一切都是以對過去系列的尊敬和信賴為前提。

本次的目標觀眾層,自然還是以看過過去系列的觀眾為主體,伊藤也希望能增加有因為《IV》而去開始補過去的作品的觀眾。伊藤認為新觀眾分為兩大類,一是看不懂=無聊,二是看不懂=更想知道,伊藤更傾向夠誘導後者。另外,伊藤也非常推薦這些新手從拼裝模型、Metal Build這些玩具、從遊戲、從配信開始入坑。

導演剪輯版在影院上映的時候,到場的觀眾大多是30~50歲的人,還有不少是帶著孩子一起來的,伊藤20歲的兒子也去影院看了。看到這樣一起來觀看《全金屬狂潮!》的兩代人,讓他感到甚是欣慰。

對於本次由原作者賀東招二親自操刀的腳本,伊藤談到,關於《IV》的目標進度、對作品在哪方面的影像、OP和ED該用本篇中的那些鏡頭,這些都是賀東的苦勞,當然還有因為時長問題很多地方不得不被剪掉。

不過,TV動畫和小說的製作本身就不同,賀東參與過不少動畫,這點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即使和原作不同,他也希望這是作為「TV動畫系列的全金屬狂潮」。

《全金屬狂潮!IV》主題曲CD封面

在AS等機械部分,本次首次採用了CG的製作方法,也引起了不小的話題。伊藤表示,本次登場的AS非常多,南桑篇中就有不少AS,在製作上並不輕鬆。同樣是「野蠻人」,宗介搭乘的「石弓」,單就手的零件就和一般型不同,因此很多地方必須重新建模。除此之外,「西北風」「颶風」等原本沒必要登場的機體也逐漸增多。在《IV》中每回必有AS登場,因此比起其他的機器人動畫,在CG和機械作畫上也較為辛苦。在看腳本的時候,賀東每回都會在最後附上詳細的解說。即使是早已看過原作的各位製作人員,在看了這些解說後也會有新的發現,進一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全金屬狂潮!》過去登場的AS都偏向軍事用,色彩上較為單一,而在南桑篇中登場的AS各式各樣,色彩斑斕。因為是競技場,除了競技之外,還有一層娛樂的色彩,所以不少舉動都是「有意」的,同時也能看見一般的機器人中罕見的動作及畫面。看似玩具一般的AS在本章中多數登場,從而體現了AS的多樣性,這點也是伊藤認為非常值得一看的地方。不同於過去死板的「野蠻人」,有骸骨臉的塗裝,動作上更加豐富。

在目前播出的動畫中,伊藤最中意的場景就是在第4話的結尾處,泰莎乘上的強襲揚陸潛艦「Tuatha de Danaan」撞擊「巨獸」的一幕。在腳本階段,伊藤就認為這裡是動畫中很難表現的鏡頭,但一旦表現出來,這裡必會成為名場面。最終動畫中極具迫力的場面也讓伊藤感到十分滿意。

同樣在那場景中,泰莎的感情爆發也是伊藤認定本集最精彩的場面。

關於之後的展開,伊藤表示,雖然「秘銀」的各位會暫時退場,但正因為他們的不在場,才能表現出另一個「全金屬狂潮」的世界,也請大家不要為此錯過。

最後,伊藤說到,希望觀眾們在看到畫面上AS帥氣強大一面的同時,也能去關注它們濃厚的設定。比如,在發動「電子偽裝迷彩系統」(ECS)的情況下,駕駛艙的艙門的打開方式、行走的時候關節的開閉等細節部分在本次的動畫中都會表現出來,希望大家能夠注意到這些細節,第一次沒注意到,之後多看幾遍也許會發現這些「機關」。 除了這些戰鬥之外,由佐橋俊彥新譜寫的背景音樂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地方,這些音樂能與影像密切結合。通過聲音來表現的「全金屬世界」也頗有魅力。

【參考資料】

4Gamer:「そうだ アニメ,見よう」第55回は13年ぶりにアニメが再始動した「フルメタル?パニック!IV」。伊藤プロデューサーに今後の展開を聞いてみた(https://www.4gamer.net/games/399/G039921/20180518109/)

每日新聞:アニメ質問狀:「フルメタル?パニック! IV」 メカ、キャラをできるだけ再現 モデリングがなかなか大変(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180526/dyo/00m/200/035000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啊,17歲,我的創神之力!
Anitama新聲 九十九度灰

TAG:Anita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