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有些人夏季艾灸沒效果?皆因疏忽這幾點所致!

為什麼有些人夏季艾灸沒效果?皆因疏忽這幾點所致!

我們都知道,夏季是艾灸效果最好的季節,尤其像風濕、類風濕、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疾病,夏季的灸治效果明顯好於冬季,冬病夏治就是這個道理。這是因為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一年的頂峰,此時肌膚腠理開泄,艾灸時藥性極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進而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所以夏季艾灸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但是,一位灸友留言,她與其他人恰恰相反,她在夏季艾灸效果反而不如其他季節。老師在跟她仔細交流後發現,她的問題主要出在以下幾個方面,這些同時也是很多新灸友常犯的錯誤。小編具體梳理如下。

錯誤一、艾灸過晚

老師得知,這位灸友去年冬季接觸艾灸,基本都是晚上9點開始艾灸,一般灸1個半小時,到晚上10點半結束。

在冬季和春季,這位灸友一直這樣艾灸,身體沒有出現任何異常狀況。但是最近一個多月來,她發現艾灸過後,人非常亢奮,總是睡不著,睡著後容易盜汗,醒來後很疲倦,更糟糕的是,她還出現了五心煩熱、口乾咽燥、大便乾結等癥狀。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老師告訴這位灸友,晚上9點-11點陽氣潛藏,毛孔閉合,人應該安靜下來。不過,晚上並不是不能艾灸,要分具體情況而定。冬春季節,人體陽氣尚未得到足夠升發,因此晚上艾灸儘管效果不如上午,但仍然可以給身體補陽氣,而冬春季節人體是極為需要陽氣的!但夏天呢,夏季陽盛,是一年中陽氣最足的時候,人體陽氣達到頂點,在陽氣潛藏的晚上艾灸,就相當於給身體硬性補陽,一旦操作不當,就容易傷陰。像這位灸友出現的亢奮、失眠、盜汗、煩熱等癥狀,其實就是腎陰受到損耗的表徵。

因此,建議各位灸友夏季艾灸不可過晚,如果由於時間因素只能在晚上艾灸,建議在每次艾灸時加灸滋陰穴位,如太溪穴、照海穴、復溜穴、湧泉穴等,以補腎益陰。

錯誤二、心不靜

這位灸友經常犯的第二個錯誤是不能靜心艾灸。她嫌用艾條直接灸麻煩,一般都用大灸器艾灸。大灸器最大的優勢就是解放了雙手,但同時它的便利性也分散了受灸者的注意力。這位灸友就是這樣,冬季天氣寒冷,她捆上大灸器就安心艾灸了,不想再去做別的事兒。但夏季不同,她在捆上大灸器的同時,人也沒閑著,刷微博、看電視,不亦樂乎。

我們都知道艾是一種有靈性的醫草,因此艾灸其實就是身體與心靈對話的過程,它本身就蘊藏著「天地人、身心靈、精氣神」的自然法則。所以,我們一直強調靜心施灸,要心平氣和,放空心靈,唯有這樣才符合自然之道,才能效果最大化,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修心養性。

所以說,有了大灸器可以「隨身灸」,但不是「隨意灸」!像這位灸友這樣,捆著大灸器想幹啥就幹啥,等艾灸過後,除了熱感,啥感覺都沒有!而「灸之要,氣至則有效」,沒有氣感的艾灸,效果一定會打折扣。

錯誤三、未能把控房間溫度

這位灸友艾灸時,習慣將空調溫度維持在26度。一般而言,夏季空調房維持26度是一個較為適宜的溫度,但對於艾灸而言,這個溫度還是低了點兒。我們一般推薦將溫度維持在28度,且不要對著空調出風口。

這位灸友的空調是老式空調,不是恆溫空調,所以一旦溫度降到26度以下,就會迅速製冷,房間溫度就會忽高忽低,這就犯了艾灸的大忌——體表溫度會隨外界溫度而不斷變化,極不利於艾灸效果。所以,艾灸時,我們不光要注意房間溫度,並且還要確保溫度始終處於恆溫狀態。

此外,這位灸友有時艾灸後會出現出汗過多的情況,這種情況說明腎陰損耗嚴重,此時最忌吹風受涼,否則毛孔大張,寒邪極易入體,影響艾灸效果。

錯誤四、不良生活習慣

這位灸友表示,她最喜歡的季節就是夏天,問她原因,居然是因為大排檔很多,可以吃到很晚。這段時間,艾灸過後,她睡不著,乾脆下樓吃大排檔,反正人家正常營業到一兩點。

我們都說,艾灸雖有效果,但在艾灸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飲食起居的規律。深夜吃大排檔至少有三個不妥:一不符合腸胃的消化規律,影響腸胃功能;二增加肝臟負擔;三熬夜傷身。

所以,這位灸友的做法就相當於給水桶放水,艾灸給身體加的那點兒水還不夠幾頓大排檔給放掉的。故而,在艾灸的同時,建議大家飲食起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習慣,這是艾灸發揮效果的基本條件。

錯誤五、灸後未封穴

艾灸後,毛孔大張,穴位都處於開放狀態,經絡也相對通暢,此時如果不把穴位及時封好,外邪極易趁機入體,並順著經絡入侵更深,所以封穴非常重要!

很多人認為冬季天氣寒冷,必須封穴,殊不知,夏季我們大多呆在空調房,同樣有寒邪風邪入體的風險。因此,無論是哪個季節,艾灸過後必須封穴!

封穴方法:艾灸完一個穴位後,用拍、錘、點、揉、捏等方法(刺激穴位讓它閉合)1到2分鐘,然後按壓1分鐘甚至更長時間,封好一個穴位後,再灸另外一個穴位。

此外,夏季艾灸還容易犯很多低級錯誤。

比如,灸後喝菊花茶等下火的東西,這就相當於將自己置於水火之中,把剛補的又全給瀉掉了;

再比如,灸後出汗多,很多人按捺不住要洗澡,我們都說灸後不能碰水,請注意這個水包括冷水和熱水,熱水也是水濕,長此以往,易導致身體濕氣重;

再比如,艾灸的順序也有講究,一般都是先陽後陰,身體里的陰陽之氣運行自有其規律,一般是從陽氣較足的部位流向陽氣較弱的部位,打亂順序,就會打亂身體氣息,引發上火等癥狀。

以上禁忌,望各位灸友注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艾灸,遠非減肥美容這麼簡單!
當端午遇上艾灸,原來這麼奇妙!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