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個提倡「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民族,居然開始鼓勵大家發展副業了

這個提倡「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民族,居然開始鼓勵大家發展副業了

世界盃火熱的這段日子,一名維京男子技驚四方。不僅因為他撲出梅西一粒點球,還因為他的出彩第二職業。

他是冰島隊守門員哈爾多松,除了踢足球,竟然還是一名廣告、MV導演。看了他為可口可樂導的一分半世界盃主題廣告,大家讚歎之餘,不禁想,職業球員居然還可以兼職、搞副業?

其實情況相反,哈爾多松在成為職業球員之前,本職就是導演。畢竟運動員屬於青春飯,在冰島這樣一個人口稀少、氣候惡劣的國家來說,生活需要興趣,也需要務實。

我們並沒有生活在像冰島那樣嚴寒的氣候環境下,但是我們的確生活在一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每年有多少新興行業和職業的誕生,也必然有更多的老舊行業和職業消亡。就連勢頭最猛也尚屬年輕的互聯網,這幾十年,也從門戶一路更迭到移動埠,未來還不知道會往哪裡演變。

唯一不變的事物就是變化本身。

生活在瞬息變動的社會浪潮前端的我們,可能得學習維京人的務實,在「嚴寒」中為未來做好準備。那麼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適當發展第二職業的可能性,可能是很好規避未來風險的一種手段。

日本居然開始對副業說YES!

這種想法近來在日本社會越發得到認可。是不是有點難以置信,這個提倡「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民族,居然會鬆口開始提倡和鼓勵大家發展第二職業、副業。

日本的傳統文化中很注重職業的從一而終,早期的僱傭制度多為終身僱傭,一個人在一個企業就職一輩子,從普遍變為理所當然。整個社會氛圍極力推崇職人對本職的專註,也就是人們常提到的「匠人精神」,這種精神為戰後日本的騰飛打下了牢固的基礎。放眼望去,大部分的日本企業都明令規定,禁止員工有副業。

但是近幾年,這種情況有了很明顯的轉變,政府迫於勞動力缺乏、社會對複合型人才需求量增大等原因,開始實施一系列政策,允許職場中的大家嘗試自己的第二職業、副業。

最先變革的當屬,一些大型機構還有各大銀行機構,他們紛紛出台最新規定,明確表示允許員工擁有副業。其他日本企業也開始跟進。現在的日本,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對副業堅決說NO的社會了。我們已經看到對副業張開的雙臂,幅度不斷變大。

政治家們玩「兼職」玩的很嗨

一般社員搞副業,這可能不太讓人擔心。但如果政治家們都搞起副業,大家不免會為國家的將來暗自捏一把汗。

2016年統計數據顯示,57.7%的市議員,約11127人擁有「兼職」。只有42%的議員把一門心思全放在議員這個職業上。其他人都在不同的領域擁有自己的第二人生。或者說,在投身政治以前,大家就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本來的職業,接下來不過是延續。

不過也有很多政治家,是因為熱愛才投身某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領域。他們可以是養蜂協會會長、飛碟射擊協會會長、釀酒協會顧問等。前首相森喜朗就因為喜愛體育,而被笑稱為「日本體育界的實際操控者」。

政治家們玩「兼職」不能稱為第二職業,因為在任期間如果這些「兼職」和直接的經濟收入掛鉤,事情就變得很微妙了。所以這些「兼職」只能說是名義上的掛名,至於收益就只能放在任期結束後再清算,比如演講什麼的。

普通人需要副業嗎?

據日刊工業新聞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日本應屆畢業生中,有高達56.6%的人希望有副業。這批日本最年輕的花朵們,剛踏入職場就表現出了對未來的不安。高達62.2%的應屆生表示對以後的養老金不報期望。跟過去那種在一個企業工作一生,退休後領著養老金悠閑過日子的生活方式不同,如今的社會已經沒辦法給年輕人們打包票了。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自身多重技能,或多重職業發展路線,來為自己的未來搭建避風港灣。但有近九成的人表示對副業感興趣,只有三成的人真正嘗試去做副業了。

這裡面有各種原因,最突出的莫過於本職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了,實在沒有精力去從事副業。也就是時間管理上,很難為副業騰出空間來。

所以你真的需要一份副業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有人本職工作還沒扎穩根,有人條件不允許,有人就想一生只做一件事……

但我們從冰島門將那裡學到了一種人生態度:讓自己時刻準備好面對「寒冬」。

時刻保持一顆學習進步的心,時刻刷新自己的技能表,不斷增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可以做到處變不驚。

日本通丨ribentong-517japan

轉載原創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通 的精彩文章:

日本天皇也參加?2018上海國際電影節,這些電影不容錯過
日本福岡縣岡垣 10萬多花菖蒲正值開花期

TAG:日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