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10把紫砂壺,有了,你就值了!

這10把紫砂壺,有了,你就值了!

它從北宋走來,明清是它的盛世。「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紫砂壺淳樸古雅,多數有著砂粗、質古、肌理勻的特點。

及至現在,紫砂壺已經不僅僅作為喝茶的工具,悠久的製作歷史和古樸而精美的藝術造型使得它成為目前收藏品中一種極具收藏和欣賞價值的藝術品。

1

魚化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兇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傾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伸出一根細的舌頭。傾茶畢,壺持平,龍頭縮回,舌頭也隱入龍頭不見。

2

景舟石瓢

顧景舟對這個歷史上的經典之作進行了顧氏化的處理。可以說,這已經是一把顧景舟的石瓢壺,而不再是臨摹古代的曼生石瓢壺、子冶石瓢壺。《景舟石瓢》穩重端莊,圓潤中見骨架、有骨有肉、柔中帶剛、收放自如、渾然一體,充滿著文質彬彬的君子之風,同時表現出顧景舟在造型上的自信和對工藝的駕馭。

3

洋桶壺

紫砂洋桶壺是紫砂茗壺名種里較為常見的一種款式,亦是一種茶壺款式的專用名稱。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製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並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而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藝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壺

倒把西施原名叫「文旦壺」,文旦壺中的格調高雅者,原先叫「西施乳」,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確實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壺底近底處內收,一捺底,後人覺得「西施乳」不雅,改稱「倒把西施壺」。

5

仿古井欄壺

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以石井欄為造型基礎,並借鑒井欄刻字之美而成為壺銘之美,樣式古樸而文辭優雅。經過漫長歷史的考驗,井欄壺已成為紫砂壺收藏家們特別看重的經典壺型。現存較早的井欄壺名品,為清代嘉慶年間陳曼生所創,制壺高手楊彭年製作。由於器型的變化,井欄壺又有「高井欄」和「仿古井欄」的區別。陳、楊之後,各個時期的制壺藝人都對井欄壺情有獨鍾,顧景舟、呂堯臣、徐漢棠等現當代工藝美術大師更是設計製作出具有個人風格的井欄壺。

6

掇球壺

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7

水平壺

舊時南方人喜好用小點的紫砂壺泡茶,但小壺泡茶也有不便,茶水易涼,茶葉在壺中不易發泡,故在泡茶時要將茶壺放在瓷碗中,再在碗內沖入開水,這樣不僅起到保溫作用,同時使茶葉在壺中發泡充分,達到最佳狀態。

這樣壺外的水不易進入壺內,茶壺在碗中比較穩定,人們把這種茶壺稱其為「水平壺」。80~90年代一廠這種壺生產的最多。

8

合歡壺

曼生初創,也是他本人之所愛;壺銘日:「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闡釋了「合歡」之義,若是東坡的門徒,三五知己,無酒有茶,品茗談天,足矣。

9

仿古壺

一說清代邵大亨初創,原意是壺體仿照鼓型,後人仿製做這種壺形就成了仿古代壺型的意思了。另說最早見於近代趙松亭按吳大徴授意所作。仿古壺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10

供春壺

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

他姓龔,名供春。明代正德年間,供春作為書僮隨進士吳頤山來到金山寺伺讀,閑暇時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泥捏制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也許是出於好奇吧,他就取了老和尚洗手後沉澱在缸底的洗手泥,參照寺院內大銀杏樹的樹癭,做出了「指螺紋隱起可按」的供春壺。

供春壺造型古樸精工。溫雅天然,質純薄堅實。負有盛名。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道網 的精彩文章:

茶道,就是倒茶這麼簡單!

TAG:茶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