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至養生:多吃苦 少食冰品

夏至養生:多吃苦 少食冰品

6月21日是夏至,為一年中日照最長的一天,也是中醫養生論中非常重要的節氣。下面,就跟大家聊聊夏至養生飲食上的那些事兒。

竹蔗茅根飲 夏至消暑氣

夏至時,人的身體由於氣血外張,脾胃機能相對減弱,飲食應以清淡、容易消化為主,避免大魚大肉或高湯大補,以起到調理胃氣、保養精氣的作用。同時,人們還應適當進食具有清熱、解暑、養陰功效的食物,以適應自然氣候的變化。此次,為大家介紹兩款夏至保健湯品。

竹蔗茅根飲。做法:鮮白茅根100克,竹蔗200克,將竹蔗切碎略搗,加入鮮白茅根,加水適量,煎沸去渣飲用。功效:清熱生津、止咳止嘔。可用於夏季保健或作為消暑涼茶飲用,也適合肺熱咳嗽、咳痰黃稠、胃熱嘔吐的患者飲用。

茅根粥。鮮白茅根15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取鮮茅根擇凈,切碎後煎煮取汁,去渣,入粳米煮至粥快熟時,加入冰糖再煮4~5分鐘即可。功效:清熱祛濕、涼血止血,適合伴有水腫、小便不利、尿血等癥狀的人群食用。

白茅根又稱蘭根、茹根、地節根、甜草根等,《本草圖經》記載白茅根「其根至潔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適於夏季食療,是南方清熱、養陰、生津的常用藥食兩用之品。白茅根性味甘、寒,歸肺、胃、心、膀胱經,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利尿通淋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胃熱嘔逆等癥狀,或者火毒內盛所致的吐血流鼻血、小便淋漓澀痛等癥狀。

白茅根單品還可治療多種病證,如治鼻出血不止,取茅根研成末,用米湯送服;治肺熱氣喘,用生茅根一把,切細,加水兩碗,煮成一碗,飯後溫服,有良效。

冰鎮飲品盡量少喝 可多吃苦味食物

夏天養生,飲食方面也有一定的講究。不少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喜歡吃喝大量的冷盤、冷食、西瓜、冰鎮啤酒等冷飲,這造成了腸胃功能紊亂,導致腹瀉、腹痛。另外,由於氣溫升高,食物中的各種細菌生長繁殖很快,常溫放置的熟食容易被細菌污染,即使放在冰箱里,也不能保證絕對安全。還有,炎熱的時候,人們常在空調房裡生活和工作,身體機能往往下降,身體抵抗力會變弱,病菌易感性增強,容易發生副傷寒、細菌性痢疾、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急性胰腺炎和黴菌性腸炎等腸胃疾病。

對此,清遠市中醫院養生專家陳太日建議夏天可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骨頭湯能清泄暑熱,增進食慾,但要適量,否則傷胃。另外可多吃粥,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則是飲食調理措施之一,如綠豆粥、金銀花粥、薄荷粥、蓮子粥、荷葉粥、蓮藕粥等都是很好的夏季飲品。由於南方地區濕熱氣候較重,陳主任建議可以熬薏米土茯苓紅豆粥,「這三種食物可以一起熬粥,也可以熬水喝,對於脾虛胃寒的人群,不建議加糖喝。」

當然,最簡單的消暑解渴辦法還是多喝茶,如能在溫茶中適當加點鹽,以彌補出汗過多而丟失的鹽分,對預防中暑更有裨益。

夏至食療「一卵孵雙鳳」

材料:橢圓形西瓜一個(約2500克),小母雞2隻(約800克),水發海參50克,水發冬菇25克,水發玉蘭片(筍乾)25克,火腿25克,水發乾貝50克,蔥薑絲少許;料酒、精鹽、西瓜汁及橄欖油少許。

製法:西瓜削去外皮,切蓋,挖出瓜瓤,留瓜皮約2~3厘米厚,洗凈備用。將玉蘭片、海參、冬菇、火腿切成長片,除火腿外,都用沸水氽過撈出。小母雞宰殺後,去毛及五臟,擇洗乾淨,剔骨留肉,放入盆中,加入料酒、精鹽、味精、橄欖油、西瓜汁、玉蘭片、海參、冬菇、蔥薑絲,拌勻,腌至入味。將西瓜放入大瓷盆內,然後把腌好的雞連同配料一起裝入西瓜中,蓋上瓜蓋,用竹籤別住。旺火蒸至雞爛時取出,開蓋即可食用。

五味龍眼洋參茶

材料:五味子5克,西洋參5克,龍眼肉5克,冰糖20克(1~2人份)。

製法:將五味子洗凈,去雜質;西洋參浸透切片;龍眼肉洗凈,去雜質,將冰糖打碎成屑。將五味子、西洋參、龍眼肉、冰糖屑同放燉杯內,加入清水250毫升,放在武火上燉,再用文火燉煮25分鐘即成。

功效:益氣生津,養心安神。

烏梅冰糖飲

材料:烏梅15~30克,冰糖適量(分量根據各人口味添加);陳皮、玫瑰花、山楂根據各人情況選用3~5克。

製法:烏梅、陳皮、玫瑰花、山楂加水500~1000毫升,大火滾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加入冰糖適量。放溫後即可服用,無需冰鎮。(人民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要點資訊一點通 的精彩文章:

紐西蘭:大自然太厚愛的國度
IP合伙人下半場,閱文的使命將是新文創的連接器?

TAG:要點資訊一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