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遇到事情就哭,主要是父母的問題,家庭教育這2點問題越早去做越好

孩子遇到事情就哭,主要是父母的問題,家庭教育這2點問題越早去做越好

許多家長嘴裡說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卻每天在起跑線之前折磨孩子,小小年紀過於拔苗助長,總是認為孩子兩歲能熟讀古詩,能說一上幾句英語在家庭聚會或者朋友遊玩的時候臉上特別有面子,總是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對的,是自己在教育方面比較有經驗,其實不然,孩子啊在3歲之前的年齡幾乎是快速記憶然而又快速忘記,其實不應該過多在這個年齡段去讓孩子學習太多的文化知識,更多的是發掘孩子天性,當然許多父母錯誤的把自己的興趣當成孩子的興趣導致孩子對新事物有恐懼心理,如果少加不如意會引起父母的訓斥,那麼孩子為了逃避責任本能的學會了哭泣,久而久之哭也是孩子向父母或者他人示弱的一種本能啦。

其實更多的應該讓孩子去經歷一些常規的事情,比如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及與人交談的能力,包括抗壓能力即心理承受力等。尤其是心裡承受能力,這在未來是面臨絕境中最能激發其的潛能,這以後在關鍵的時候有大用處,讓孩子從小從小學會承受和自我調節的技能。

孩子,在幼小的心靈里都希望被關注,被誇讚,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誇讚都是有效的或者正確的,那麼我們應該在孩子6歲之前幫助孩子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並且幫助孩子孩子梳理自信心,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認可他,自然也就有更多榮耀,讓孩子多嘗試事情,經歷過多知識面,其實我們都知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讓孩子多經歷事情,要比死記硬背要遠遠有價值的多。市場肯定孩子,要學會誇讚,並且做有效的誇讚,誇具體不誇全部,

告訴孩子失敗是正常的事情,要想成功就不要怕失敗,然而成功也不是永恆的,所以哭泣並不能解決問題,失敗也並不能擊垮你。

二、養成鍛煉的習慣,讓孩子有健康的體格

孩子上了學,有幾種孩子是容易引來校園暴力的,那麼這幾種孩子在幼兒時也會經歷許多非常規的排擠。

1、 太笨

2、 太胖

3、 身體瘦弱

4、 不言語

5、 內心脆弱

以上五類性格的孩子容易被欺負,那麼眼淚顯然解決不了問題,所以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和日常生活中,就要懂得發現一些一些隱性問題,並且及時的幫助孩子糾正。

有一種錯誤的意識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類似,孩子出門見人父母錯誤的認為是孩子怕生,而不是真正去讀懂孩子內心哭泣的理由。並且隨便的用最無奈的語言說孩子認生?這是錯誤的引導方式。

比如經常帶孩子去小區散步運動,或則做一些球類互動遊戲等等,周末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去郊區爬爬山,在這個過程中與孩子互動,盡量讓孩子完全放鬆。

齊麗娟老師認為:父母應該加強對孩子抗壓能力的疏導和訓練,另外家庭和睦不當著孩子面爭吵,有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未來會遇見很多事情,要引導孩子從積極正面的角度看問題,不能只會哭。

如果你家孩子也是經常愛哭,不妨留言說說是在什麼情況下哭泣的,大家可以一起探討,希望所有寶寶在成長的路上都能勇敢,健康,積極的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麗娟 的精彩文章:

生兒容易養兒難!父母必教兒子做人的4句話,一句都不能少!
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行為有多重要?等孩子上幼兒園的以後,在改就晚了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