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桃園農會總幹事:台灣農產品最大購買力還是大陸

桃園農會總幹事:台灣農產品最大購買力還是大陸

【觀察者網綜合報道】最近島內香蕉、鳳梨、木瓜等水果因產量過剩或外銷欠佳等因素,致使價格崩盤。對此,桃園市農會總幹事蔡瑞源日前表示,台灣農產品最大購買力還是在大陸,台東農產品可以走出去,除了靠交情,也體會兩岸關係的重要,長遠來說,政治穩定對台灣由南到北農業發展還是有利。

據「中評社」6月23日消息,桃園市政府22日上午舉行2018桃園蓮花季宣傳發表記者會,值得注意的是,桃園蓮花季今年正式邁入20周年,在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與市府局處聯合推動下,今年活動更盛大,更多亮點,打造蓮花季成為桃園的重要品牌之一,20年桃園藍綠輪流執政,早就贏得「南白河、北觀音」美譽。

今年蓮花季從6月30日到8月12日,在桃園觀音蓮花園休閑農業區舉辦,主展場在觀音區新華路一段與金華路交叉口,以多元化、年輕化為主軸。

蔡瑞源表示,鄭文燦上台,確實照顧桃園青年農民,平均收入有增加,另外推動有機蔬菜栽種,供應全桃園學生營養午餐,農民收入也增加,桃園果菜批發成長三成。

被問到南部今年水果豐碩,卻造成價格崩跌,同樣民進黨執政,南北農民是否心情不一樣?

蔡瑞源表示,產地到批發市場會有採收工資與運費,好比一個箱子需要30元新台幣(約合人民幣6元 觀察者網注),可以裝25公斤的水果,產地價格看似很低,但運輸到消費者手上,因為裝箱的成本,平均1公斤會增加1元,這些成本都要計算,還有找人採收的工資,以及由南部運到北部的交通成本,都要加起來。若算算比市場批發還高,乾脆放棄不採收,就會看到,可以吃的水果被丟置,相信任何從事務農的人,心情都很差。

他說,各縣市農會向來彼此關係密切,但也存在競爭關係,當香蕉鳳梨大量滯銷,北部農會當然也會幫忙訂購消化,只是不可能全部「吃下來」。試想有1000位員工,每位員工都訂購一箱,也只能幫忙消化1000箱,最有效還是「外銷」,但是外銷市場還是無法打開,過去台灣農產品還有大陸幫忙消化,問題不大。

蔡瑞源發現,台東縣長黃健庭這次可以幫忙台東農民成功爭取大陸訂單,顯然交情夠。人與人的關係很重要,台灣農產品最大購買力還是在大陸,問題是,銷售大陸農產品會「卡」關,有兩個因素,一個是「政治」,一個是「檢疫」,相信任何農民都希望收入增加,更不願看到花心血栽種的東西,任意丟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第一觀察 的精彩文章:

台名嘴:民進黨執政成績差 笑翻國民黨支持者
台官員煽動民眾拒搭標註「中國台灣」航班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