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這部女性電影揭開了中國社會的真相

這部女性電影揭開了中國社會的真相

人活一天值多少錢?這是電影《淡藍琥珀》發出疑問。

這部參與過2016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單元的長片處女作,在今年上影節的亞洲新人獎上,入圍了最佳影片和最佳攝影的提名。

正好昨晚亞新獎舉行了頒獎典禮,影片主創也來到了現場。

最終《淡藍琥珀》斬獲了最佳攝影獎,攝影指導歐陽永峰上台接受了獎盃。

影片講述一個叫做荷潔的普通女人,在經歷丈夫去世的變故後,陷入對生命價值的困惑中。整個故事中,她試圖尋找「人活一天值多少錢」這個問題的答案,而通過她個人的創傷與救贖的經歷,影片揭開了社會深層的黑暗現實。

電影故事是通過兩種維度展開的,這也與荷潔的雙重身份相對應。

首先是荷潔的局外人身份。影片取景於重慶,大部分角色都保留了重慶方言,而荷潔作為女主角,是其中為數不多的說普通話人。

語言構成了她與這座城市的疏離。

片中荷潔總是習慣用望眼鏡去看外部的世界,於是鏡頭變成了荷潔的眼睛,人們也同她旁觀者的視角,窺視著這座城市外向性的現實。

她看到的,甚至體會到的,是城市中無處藏匿的階層落差。

荷潔和丈夫阿峰,都是生活在城市的底層人,住在被嶄新的樓盤團團包圍的重慶老城裡。他們的生存空間,像電影畫面中被鋼筋水泥擠壓到只露出一條縫隙的天空,他們也像自己所居住的那棟搖搖欲墜的老樓一樣,在緊密的高樓下,顯得不合時宜,也無足輕重。

影片里阿峰喜歡在天台上,用望眼鏡仰望遠處高樓里高端夜總會的小姐,他跟荷潔解釋的時候,一臉嚮往的表情,吹噓著自己曾經去過那裡,如同一腳踏入上流社會一樣驕傲。

荷潔的階層弱勢,到了阿鋒死後她來到高檔小區干全職保姆時,變得更加明顯。在一個陌生的家庭里,她得到的最大善意,來自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而女主人對她在呼來喝去之間,充滿著一種身份的優越感。

最有趣的一幕,是小區門口的人行門外,保安向排著隊的裝修工、工人和保姆逐個地詢問門牌號。旁邊一個業主騎著電動車停到車輛出入口,保安笑眯眯地放下工作跑過來給老大爺開門。

財富作為階層的現實,成為電影中的社會最重要的原則。學舌的鸚鵡聽慣了麻將聲,唯一會說的是「八萬」「九筒」。一旁的主人,也只教鸚鵡學說「恭喜發財」。

而一切事物,也可以被明碼標價。包括生命和情感,統統都擁有價格。數字是電影里重要的存在,影片一開始,荷潔就在用計算器進行一系列的加減乘除——算計也構成了人生的一部分。

她在一旁聽著僱主,計算著生日聚會有沒有超支,買車位划算還是不買划算。每個人的生活,都被數字所綁架。

荷潔對丈夫去世的無法釋懷,也是因為一組數字。她在丈夫死後,拿到對方30萬的賠償。在其他人看來,荷潔用丈夫和婚姻換來了30萬和一套房子,已經值得了。但30萬補償了一條生命,按照年歲算下來,她丈夫活著的每一天只值25塊錢。

電影里反覆出現著「一天=25塊錢」的價值關係式,不斷提醒著,生命可以像這樣輕而易舉地被標價和物化。

同時,荷潔的女性身份在影片里具有更特殊的意義。作為底層女性,她不僅在社會中趨於弱勢,在家庭中同樣沒有地位可言。

影片中,荷潔和阿峰玩起了幼兒園的遊戲,他們給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按照在乎程度排序。荷潔把阿峰放到第二位,第一位是她的弟弟。而她只排在阿峰名單的第三位,在她前面的是阿峰媽媽和阿峰自己,而在她後面的,是阿峰養的一隻狗。

兩個人排序的差異,顯示出的不僅是價值觀的錯位,更代表著荷潔在這個家庭中的真實地位。

荷潔在家中的最大意義,是生育。在她婆婆眼裡,生孩子和照顧阿峰,是她存在的為數不多的價值,所以對她的起居日常,管束得也倍加嚴厲。而在她和丈夫之間,也能明顯地體會出情感付出的不對等。

事實上,《淡藍琥珀》作為一部女性電影,影片中幾乎不存在可愛的女性角色。荷潔這個人物,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大女主,她不強悍,沒有主見,一直被社會和家庭壓制著,就連在影片畫面中,常常處於邊緣位置。

她是那種讓人不太能喜歡起來的角色,她太過柔軟,懦弱,對丈夫去世的糾結太過於偏執,也太過於哀怨。當在請神婆幫忙捎話給丈夫,遭到加價的請求時,她才有了影片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拒絕。

但荷潔就是最普通的底層女性,她沒有吶喊著女性平等的自我意識,也缺乏看透社會虛偽的犀利見解,甚至不具備主動重啟生活的勇氣。她有的只是希望家庭和睦美滿的理想。而當這個樸素、平淡的希望不斷遭遇到現實的圍堵時,故事才會顯得越發殘忍。

《淡藍琥珀》的故事取材自須一瓜的中篇小說《二百四十個月的一生》,這位作家的作品,也並非第一次被改編成電影了。她筆下的小說《太陽黑子》曾被翻拍成《烈日灼心》,也在上影節主競賽單元中斬獲了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

須一瓜的原著《二百四十個月的一生》篇幅不長,其中很多是針對女主角的細膩心理描寫,文風也更偏向於注重抒情的散文化風格。所以在改編過程中,《淡藍琥珀》的導演周劼,對電影也進行了散文化的處理,用倒敘和插敘的方式來講述故事。

在導演看來,這樣的劇本構造和剪輯結構,賦予電影一抹懸疑色彩。影片從荷潔當下的生活切入,記錄她的日常和反常,再通過閃回來對她的種種行為構成解釋和說明。故事中「現在」和「回憶」兩個時空的片段,通過特定的聯結,銜接拼湊成完整的故事。

插入到故事裡的閃回,描繪出荷潔這一角色的心理紋路,也構成了影片的內在意識。

導演周劼和主演王真兒

《淡藍琥珀》的攝影同樣體現出一定的作者性。影片用色彩來區分出荷潔人生中兩個不同的時空,她記憶里與阿峰一同生活的日子更加明亮溫暖,帶著一股泛黃的舊色。而在現在的時間線中,畫面蒙上了一層淡藍的色調,氣質上也更輕冷一些。

也許從攝影中,才能真正理解角色的心情起落,以及電影名字的含義。

影片里荷潔在路邊買了一顆不知真假的琥珀,攤主吹噓著說石頭裡的有一隻螞蟻,它在裡面已經困了上萬年了。回過頭來看,淡藍的濾鏡,似乎也一顆透明的琥珀,包裹住荷潔的生活和世界。他們就像那隻螞蟻一樣,淹沒在憂傷和陰鬱的情緒中,無法掙脫,無力出走。

作為周劼導演的處女作,《淡藍琥珀》採用的是明星陣容。飾演女主角荷潔的,是曾經出演過《記憶大師》《無證之罪》《上海女子圖鑑》的王真兒,其他配角也啟用了呂聿來、耿樂和張瑤等等內地文藝電影的熟臉。

整部影片倚重於荷潔這個人物的境遇和心理,而王真兒在片中的表現,相比以往有了更大的進步。她本身具有疏離與清冷的氣質,就和角色的旁觀者的身份契合。

荷潔的角色擁有大量的內心戲,王真兒在現場工作人員準備之前就開始體會融入人物的心理,最終她在導演看來,已經成為了荷潔本人,也能將角色不同境遇下的不同狀態拿捏到位。

在揭露現實、探討女性身份的過程中,《淡藍琥珀》擁有難得的輕盈細膩的筆觸。而在這樣的記錄下所講述的故事,同樣深刻有力。

人活一天到底值多少錢?電影到最後也沒有給出答案。

不過在影片結束後,人們會更理解關於這個世界和社會的真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桃淘電影 的精彩文章:

組圖:那個叫海美的女孩
《泄密者》《血十三》《猛蟲過江》

TAG:桃桃淘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