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媽媽一句「開心就好」,會讓孩子花多少時間買單,還是別說了!

媽媽一句「開心就好」,會讓孩子花多少時間買單,還是別說了!

提問:

你好,我的媽媽是個控制欲特彆強的人,對孩子要求特別多、特別苛刻。我有了孩子以後,也曾經對孩子很嚴苛,哪裡做的不好我就動輒打罵。

後來看了很多養育孩子的書後,我領悟了很多,越想過去就會越覺得內疚。

我的孩子現在已經讀小學五年級了,因為是個男孩,所以大部分時候,我都鼓勵我老公去管孩子。但是,有時候看到孩子情緒上出現一些問題,我還是會擔心。

比如,有時候覺得他情緒爆發的時候,有特別多的委屈。

那個時候我就會擔心,是不是我曾經給我的孩子帶去了太多的負面影響?

我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

我現在對他的要求真的不高,只希望通過自己的改變,讓我的孩子能夠更開心地生活。

回復:

這位媽媽的問題,其實很有代表性。

這些年來,我見過很多家長強調:我的孩子開心就好。也許是上一代父母過於家長權威式的管教,給太多孩子帶去無力感和心理陰影。等這些孩子再當了父母后,最大的希望就是避免孩子重走自己當年的老路,還孩子自由和快樂,最不願意自己親手給孩子帶去哪怕一丁點兒可能的傷害。

乍一聽,真的挺好的,可是很容易走樣。什麼意思呢?我們看下面兩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來自我一雙朋友。

他們當初還是孩子的時候,被父母的高標準嚴要求「害苦」了。他們痛恨極了這種扭曲的要求和對自己人格的傷害。所以等他們有了兒子,堅決秉承快樂和自由的教育,絕對不打罵孩子,完全尊重孩子。

這對父母經常跟兒子說:

「你開心就好。」

「你長大了想當清潔工都沒關係,只要你高興。 」

這個孩子也的確從小開心到大。

然而,隨著孩子長大,父母逐漸發現了問題:只要可以不競爭,男孩幾乎都選擇不競爭。他明顯對自己非常缺乏信心。

有一回,他甚至很小心翼翼地問我:阿姨,我是不是挺笨的?

我聽了很意外。然後這個孩子就很認真地繼續跟我說:

如果我真的很聰明很優秀,我爸媽為什麼從來不要求我?別人的父母都期待自己的孩子將來做這個那個,我的父母卻從來都沒有這種要求。

我一下子明白了。

他的父母出於對他的呵護,所以,希望他開心就好了。然而,不被父母要求和期待的孩子,他的內心是充滿疑惑的。為什麼我的父母對我沒有任何的期待?是我天生就比別人更笨嗎?是我不夠好所以配不上父母的期待嗎?

所以,你看,一味地強調「開心就好」顯然並不總是正確的。

孩子要的比這個更多,比如你的信任和期望。

下面是另外一個小故事。

我認識一個朋友,90後。她恰好有一對信仰「開心就好」的父母。回憶起小時候,父母根本不曾管過她的學習。家裡也幾乎沒定過什麼規矩。就這樣基本散養著長大。按理,這樣的孩子,成年以後應該很自由、很快樂吧?

並不。

我這個朋友很困惑地問我:

為什麼我那麼懼怕權威?總是習慣性地看人臉色?難道不是那些小時候處處被規則束縛的小孩,長大後才會跟權威相處起來存在問題嗎?

也許,問題恰恰在於,她的父母管教她的時候太過隨意了,從未給她正兒八經地立規則。

規則的意思是什麼?真正清晰的規則其實對孩子是有好處的。

比如孩子吃零食這件事。如果有了一個「一天只能吃一包零食」的規則清清楚楚擺在那兒,孩子心裡就會有譜。他知道他今天的定額是多少。這樣他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去吃掉他那一天的定額,而不用去看父母的臉色,不用去猜「爸爸媽媽今天會怎麼對待我」,不用擔心「我是吃多了還是吃多了?」

最怕的是這個家庭中不用規則管孩子,而是靠父母的心情來決定那一天如何管孩子。

如果父母心情好,那孩子想怎麼樣都行。如果父母心情不好,不用言語,孩子自動就會揣摩:我今天是不是該收斂些才行?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自然會習慣性地去看權威的臉色行事。

說到底,很多孩子長大後之所以對權威有恐懼,往往並非被父母管狠了,而是因為這個家庭中的規則是模糊的。

從這兩個故事中,你能讀到什麼?

我們以為確保「孩子開心」,就能讓我們成為比自己的父母輩更好的家長;我們單方面希望孩子開心,希望家庭內部一團和氣。最後的結果卻是,我們不自覺地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又走到另一個極端了。

孩子的自主性的確要尊重,但不意味著他們不需要立規矩,不需要被父母期待、不需要得到父母的引導。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到底該如何去拿捏好那個「適度管教」的尺度?就像今天提問的這位媽媽所關心的,自己究竟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長?

很抱歉,我們依然給不出一個讓人滿意的答案。

最好的答案也許是,最好不要在教育這件事上走極端。

孩子要的東西可能很複雜。他們要愛和自由,也要規則和限度。

至於規則和自由的比例到底該三七分,還是四六分,抑或五五分,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全靠家長跟自己孩子互動過程中,一點點找到自己的感覺。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不滿意,一定要一些建議,那麼我們最想給出以下忠告:

第一,試著多把目光從孩子身上收回來,回到自己身上。

以提問的這位媽媽為例。

當你對「一定要確保孩子很健康」「一定要讓我的孩子開心」這個事情有了執念,味道就不對了。

當你反覆想著「只希望通過自己的改變,讓我的孩子能夠更開心地生活」的時候,或許就是重複著你早年被母親控制的經歷,讓孩子開心或許也是一種控制。

因為孩子開不開心,這個是孩子的體驗,孩子的情緒,孩子的事情,我們如何掌控得了?

掌控不了就會有內疚。內疚了就會想補償。補償意識會導致我們刻意去做一些孩子原本不需要我們做的事。這就變成了另外一種控制。

但如果我們梳理清楚自己,就不會單純陷入自己想當然的那些育兒執念當中,如此,才能看見真實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真正需要。

哪怕這個過程中,我們依然會犯錯,會對孩子造成這樣那樣不好的影響,但是只要我們懂得安撫自己和消化那些憂慮,我們的孩子自然也能學會創傷中自我修復的能力。

第二,時不時去聽聽,孩子到底要什麼。

其實「我的孩子一定要開心」,跟「我的孩子一定要當學霸/進名校/當律師/當醫生……」這兩種看起來截然不同的育兒理念,並沒有真正差別。因為它們都是發生在父母想像當中的事。

是父母覺得這樣好,那樣不好。

具體孩子覺得好不好,接受不接受,需要不需要,不知道。

所以,父母們在給孩子付出的時候,請一定蹲下來,去聽聽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果孩子覺得你干預得多了,那麼你的放手就是孩子的需要。

如果孩子覺得你管得太少,給的支持不夠,那麼你的「開心就好」反倒會成為傷害。

所以,父母不如放輕鬆。

我們可以有我們對教育的預設,規劃,但是一定要記得時不時聽一聽孩子的需要和心聲。

第三,做我們能做的,剩下的交給造化。

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教育學家敢說,我的育兒辦法最棒了,只要你按照我說的做,你的孩子就一定會怎樣怎樣。

人這東西呀,太複雜了。

心理學學得久了就會知道,哪怕我們做了大量的自我成長,最後仍然會發現,我們從自己原生家庭裡帶來的東西,我們所認為的壞習慣,甚至代際創傷,仍然會多多少少遺留在那裡。

有些雞湯可能說得很理想,你要成長啊要跟孩子分離啊要界限清晰啊。

哪有那麼容易呢?總會有那麼一絲一縷,是和我們的家族,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孩子黏著在一起的。

不能分化,無法切斷。

與其糾結,不如接受。

接受我們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在《造化:孩子是如何形成個性的》一書中這樣寫道:

父母的確在孩子的個性發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即便父母提供了溫暖的關係、道德價值觀、友好的氛圍和大量積極因素,孩子才是這一切的真正解讀者。孩子不是鑄造品。他們可能在生理上受到挑戰,存在特殊需求,或有學習差異,但他們會自主選擇自己的感知。每個孩子都是具有創造性的人。

從這個意義上說,父母能夠為孩子做什麼呢?做我們能力範圍內能做的,剩下的還真的只能看造化了。

我們可以指引孩子,但是做出選擇永遠是孩子自己。

他們才是自己命運的主人。

不是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醫生的話里藏有玄機,聰明的人一聽就懂,判斷性別還挺准
你不經意間給孩子貼的標籤,可能是孩子一生都擺脫不了的魔咒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