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王妃雷神,迷你雷神

王妃雷神,迷你雷神

王妃雷神 為龍舌蘭科龍舌蘭屬多肉植物,本種為園藝種,是「雷神」的小型變種。王妃雷神也稱姬雷神(很明顯這名字沒有王妃雷神來得有愛)。王妃雷神植株無莖,密集叢生,肥厚的葉片短而寬,呈蟹殼狀,長3~3.5厘米,寬3.5~4厘米,葉色青綠或藍綠,被薄白粉,葉緣有稀疏的肉齒,齒端生黃色或紅褐色短刺,葉頂端有一枚短刺。王妃雷神開花後會同其他龍舌蘭屬的一樣,母株死亡,植株基部櫱芽萌發,繼續營養生長,但比較難見到它開花。王妃雷神植株小巧,形狀大氣,適台家庭或者辦公盆栽觀賞。同時王妃雷神還有許多衍生的變種,也是多肉植物愛好者樂於收集的。

王妃雷神

王妃雷神的生長習性及養護方式:

王妃雷神的原種「雷神」產於美洲熱帶沙漠地區,故王妃雷神和雷神一樣也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和半陰,不耐寒冷,怕積水、喜晝夜溫差較大。王妃雷神生長期是4~10月,若光照不足會使植櫞徒長,株形鬆散、瘦長,葉片變薄,葉面白粉減少,一旦徒長,就很難回到當初矮大緊的姿態,所以栽培的時候應小心。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避免盆土積水雨淋、造成爛根,但也不宜過干,否則王妃雷神生長緩慢,甚至停止,葉色黯淡無光澤,影響觀賞價值。每20天左右施一次以「磷、鉀,肥」為主的稀薄液肥。夏季高溫時注意通風良好,適當遮光,避免烈日曝晒,特別是長期擺在光線不足處的植株,更不能突然移到烈日下,以免灼傷葉片。深秋後要減少澆水,停止施肥,使植株充實,利於越冬。北方地區冬季可將王妃雷神放在室內陽光充足處,嚴格控制澆水,不施肥。南方地區5℃以上,王妃雷神即可安全越冬。

王妃雷神幼株每年應翻盆一次,成齡植株2、3年翻盆1次,春季或初夏進行,盆土宜疏鬆肥沃,排水、透氣性良好,含適量石灰質的沙土,常用園土、腐葉土、粗沙和骨粉、貝殼粉等混台配製。對較珍貴的王妃雷神錦,最好用顆粒較粗的赤玉土、仙土等。換盆時除去盤在盆底的褐色老根,及死根爛根,保留白色的新根。

王妃雷神

王妃雷神的繁殖方式:

王妃雷神的繁殖以分株為主,多在生長季節進行,常可結合換盆進行,若能採到種子,也可春天播種。

播種繁殖:於3~4月在室內盆播,發芽適宜溫度為21~24°C,播後14~21天發芽。

分株繁殖:大的植株在開花結實死亡後,其基部會萌生一些小的子株,可結合翻盆將子株挖出分別栽植。如挖出的子株無根,可先插入砂床中,保持基質的濕潤,待其髮根後再移後上盆。

扦插繁殖:將王妃雷神葉腋處萌發的幼芽取下,晾5天至7天,等傷口乾燥後插入培養土中,很容易生根成活。還可將無根的幼苗先插於粗砂、蛭石等不含有機質的材料中髮根,再移栽,只要土壤經過認真消毒,一般不會出現爛苗現象。

王妃雷神

王妃雷神的小貼士:

王妃怒雷神為王妃雷神的近似種,葉色較淡,微泛黃,葉緣的肉齒較大、齒端的剌色輕亮,稍彎曲。

「王妃雷種錦」為王妃雷神的斑錦變異品種、葉上有黃、白色斑紋,斑紋顯著者稱「明錦」,色彩明快,對比強烈,斑紋不太顯著者稱「暈錦」(暗錦),若隱若現,也很奇特。按斑紋分布位置不同可分為若干個類型,斑紋在葉緣的稱「覆輪」,在葉中央的稱為中斑」,呈不規則分布的稱「散斑」,里細條狀的稱「縞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蒼穹文化 的精彩文章:

凝蹄玉,這個多肉有點臭

TAG:蒼穹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