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判斷新生兒是否健康的10個標準!

判斷新生兒是否健康的10個標準!

新生兒健康,是寶爸寶媽最為關注的問題,每一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健康康,白白胖胖,一點問題都沒有。其實,大多數的新生兒,健康方面都是沒有問題的。

經過科學研究發現,新生兒的健康,可以從這10個方面去判斷,新生兒是否足夠健康。

1、新生兒降生後先啼哭數聲,後開始用肺呼吸。頭兩周每分鐘呼吸40-50次。

2、新生兒的脈搏以每分鐘120-140次為正常。

3、新生兒的正常體重為3000-4000克,低於2500克屬於未成熟兒。

4、新生兒頭兩天大便呈黑色綠粘笛狀,無氣味。餵奶後逐漸轉為黃色(金黃色或淺黃色)。

5、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開始排尿,如超過或第一周內每日排尿達30次以上,則為異常。

6、新生兒體溫在37-37.5攝氏度之間為政治。如不注意保暖,體重會降低到36攝氏度以下。

7、多數新生兒出生後第2-3天皮膚輕微發黃,若在出生後黃疸不退或加深為病態。

8、新生兒出生後有覓食、吸允、伸舌、右咽及擁抱等反射。

9、給新生兒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個月開始起視線會追隨活動的玩具。

10、出生後3-7天新生兒的聽覺逐漸增強,聽見響聲可引起眨眼等動作。

新生兒健康檢查要點

對新生兒通常要進行3次常規體格檢查,分別在出生時、出生第2天和寶寶離院前。

剛出生時醫生對新生兒首次重點觀察的項目:寶寶呼吸是否正常、有無產傷和窒息、有無先天性畸形等。

第二次健康檢查時醫生就要對寶寶進行全身性詳細檢查了,並要查詢寶寶是否排尿了?是否排便了?寶寶有嘔吐發生嗎?寶寶的哭聲是怎樣的?

寶寶離院前的第二次體格檢查與第二次檢查內容是相同的,由於寶寶有斷臍的創面和許多寶寶有生理性黃疸。

所以醫生本身會注意臍部情況和皮膚黃疸的程度等,並指導家長離院後如何護理臍部,有生理性黃疸寶寶要觀察黃疸消退。另外寶寶出生時接種了疫苗,矚家長觀察寶寶的接種反應。

較理想的狀態還應該有保健人員兩周後對新生兒進行訪視,訪視內容包括寶寶的身長、體重、皮膚、體溫、面色、口腔、臍帶、大小便和餵養方式等;

重點檢查寶寶的臍帶殘端是否脫落、黃疸消退情況、預防接種的反應和體重回升等,及時發現新生兒異常黃疸、臍帶發炎、鵝口瘡、紅臀等疾病。

所以年輕父母尤其是新媽媽為了讓醫生體格檢查發揮更全面和高效率,建議你將自己寶寶的情況記錄下來,這樣醫生檢查時可以快速了解寶寶的情況,同時家長在記錄時就會發現一些具體的問題,正好可以及時諮詢醫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