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項目評級——梵塔網路

項目評級——梵塔網路

GIF

一、項目基本信息

梵塔網路是新一代的公鏈,旨在成為區塊鏈世界的連接器並且提供足以支持複雜應用的高性能的DApp平台。

二、項目方案評估

14/25

1、官網


PNT項目官方網站支持中英韓三國語言,主要做了項目簡介、團隊成員介紹、路線圖、生態介紹、新聞與社交媒體,提供有9個媒體鏈接方式。最近一個新聞是5月20號。

而在查看官方網站的信息時發現,官方已經長達一個月沒有更新最新動態。

此外在官方網站中的投資機構部分,投資機構為可點擊圖標,但是點擊後會返回PNT官網,並無跳轉。

雖然都是細節問題,但足以看出PNT項目在官方網站維護上並不是很上心。

2、白皮書

PNT的白皮書結構信息清晰明了,大體分為三個部分,項目概述、技術介紹、應用場景。白皮書缺少團隊信息介紹,不過在PNT項目官方網站上有較為詳細的團隊成員披露。值得注意的是,PNT白皮書中並未闡述代幣分配方案,團隊持有多少,募資了多少,鎖倉多少等信息均未描寫。目前僅在合約地址上查詢到PNT總量為一千億枚,其他代幣信息都未知。

此外,PNT項目開發階段目前僅在開發錢包中,屬於相當早期的階段,因此在白皮書中論述的技術皆未進行研發,白皮書中對技術的描述都是屬於一個相當理想化的狀態。(詳細內容見第五部分:落地與規劃評估)

3、行業背景

PNT白皮書僅做了痛點分析,其中並沒有提到行業背景。在痛點分析中,確確實實的指出了目前公有鏈的痛點。目前比特幣的TPS僅為7,以太坊為幾十,極低的性能無法承載更高的商業Dapp,也抑制了區塊鏈的進一步的發展。但是這些痛點能否解決還是需要等待PNT項目的後續開發,現階段並未完成PNT公有鏈的開發。

4、解決方案

PNT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是自身的梵塔網路。

上圖是梵塔網路的技術體系。乍一看似乎梵塔技術體系的設計很厲害,實則是一些名詞堆砌起來的華麗詞藻。

且不說出現錯字「社會生存力」,就這些所謂的新生產關係與區塊鏈技術有什麼直接關係嗎?將區塊鏈包裝後上升至社會、經濟、政治等概念,正是現在區塊鏈項目的發展趨勢,而盲目跟從市場投資亦或者投機的人卻都忽視了在這些概念背後真正實現意義的東西——代碼。

公有鏈的高性能、高拓展性只能依靠代碼來實現,而不是包裝概念。

而在第二層次,所謂的鏈與鏈的連接,應該是指跨鏈技術的實現。然而在路線圖中,跨鏈技術的開發還久遠得很,白皮書中對跨鏈的描述也僅停留在名詞解釋的層次。

如白皮書中關鍵技術「柔性鏈路協議」,僅用一句話就概括了整個技術,這顯得十分草率,完全不是一個講解關鍵技術的白皮書。

當然也因為項目處於非常早期的狀態,還有相當多的東西需要時間去開發,白皮書後續描述一些應用場景,也僅是基於技術架空設想的一個「烏托邦」理想國的狀態。

5、區塊鏈相關性

梵塔網路是一整套的區塊鏈底層公鏈技術的集合,是致力於打造區塊鏈技術基石的項目,與區塊鏈存在必然關係。

6、Token分散

第一名持幣地址佔比:50%

前一百持幣地址佔比:96.78%

值得注意的是持幣地址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持有50%的代幣,通過聯繫官方人員得知,這一部分是預留的代幣,等待後續主網上線後用作為出塊激勵使用。實際流通代幣在主網上線之前最多是500億的erc20代幣。

7、競品分析

Ethereum(以太坊)是一個平台和一種編程語言,使開發人員能夠建立和發布下一代分散式應用。 Ethereum可以用來編程,分散,擔保和交易任何事物:投票,域名,金融交易所,眾籌,公司管理,合同和大部分的協議,知識產權,還有得益於硬體集成的智能資產。

眾所周知的以太坊,現階段的成熟區塊鏈項目,市場上超過90%的項目早期都會在以太坊上發行自身的Token,其開發者社群超過二十五萬人,DApp超過一千五百個。而梵塔網路還是僅僅是個概念,看不到任何實質的成果,短時間內無法與以太坊進行抗衡,需要很長的時間做技術開發才有追上前一代的可能。

Sphinx評:梵塔網路作為一個技術性的底層公有鏈,卻在白皮書中沒有更多的技術細節描述,還是停留在概念名詞包裝上。尤其體現在目前核心技術尚未開發,卻架空設想了一系列的商業應用場景,這樣的概念包裝掩飾了背後缺乏核心技術的缺陷。而且其技術設想的框架非常龐大,粗略估計開發工作量遠超現階段的以太坊代碼量,這需要相當強的技術實力與充足的開發時間。

三、項目團隊評估

10/20

在領英中有梵塔網路的註冊信息,註冊公司為:Penta Global Foundation PTE.LTD,共登記10名員工,地點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

1、創始人

(1)David Ritter(CEO)

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領英中介紹:David Ritter是一名專業金融工程師,全球投資基金經理和區塊鏈專家。

在官網介紹中寫道:曾任DGI基金總經理,主導運作的基金項目總值超過10億美元。其中包括四季酒店、曼哈頓第五大道豪華公寓等多項美元基金組合。建立了美國最大私人銀行合作的好萊塢P&A基金項目。

情況基本屬實,但領英中其在DGI基金中的職位是DGI美國項目總監,且目前仍在任職中:

查閱創始人在DGI之前的另一工作經歷:M&D的中國區域經理。可見,創始人是個中國通嘛。

2、核心技術團隊

(1)Steve Melnikoff(首席科學家)

1978年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和應用數學專業,1985年獲得加利福尼亞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

但參照其之前的工作經歷,大部分工作內容均為物理學研究,毫無區塊鏈相關工作經歷。

(2)Arnaud Bauer(技術顧問)

畢業於法國計算機科學私立大學SUPINFO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根據其工作經歷,他擔任過資料庫、計算機網路的相關職位。

在其官方介紹中,Sphinx看到了一句有趣的描述:

Sphinx不予評論。

3、其他核心成員

(1)Stephane Laurent(首席市場官)

亞伯泰丹地大學(Abertay Dundee)EMBA學位持有者,同時擁有尚慕蘭里昂第三大學(Jean Moulin University)的法律和國際關係學位。具有十五餘年工作經驗,涉足的行業包括金融、房地產、技術。在2017年,他擔任Shivom項目中國負責人並延續至今。Shivom是一個醫學類區塊鏈項目。

(2)Florie Zheng(財務和運營執行官)

官方介紹為:「擁有近十年在華爾街投行、私募基金以及藝術奢侈品領域的專業經驗,鄭芳女士是金融保險、財富管理以及另類投資市場方面的專家,曾就職於美國雷曼兄弟投行,英國巴克萊銀行以及英國佳士得拍賣行,服務於全球頂級金融機構和藝術品收藏家族。鄭芳女士畢業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精算系專業,並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招生面試官以及紐約時報學校中國區招生面試官」。

該成員並未註冊領英,無從查證。

(3)Alan Finkel(美國運營總監)

(4)Emil Chan(亞太地區運營總監)

4、顧問

其中, 易理華是較為知名的區塊鏈投資人,優領資本創始合伙人,INBlockchain(硬幣資本)創始合伙人。

5、合作夥伴

官網中號稱英國Titan Block與Penta達成合作:

但該新聞鏈接的微博已被刪除。在推特上,也僅僅發布了Penta創始人與Titan的負責人見面。全網搜索不到雙方達成合作的信息。

6、投資機構

PreAngel、了得資本。

相關披露:https://36kr.com/p/5129336.html

7、基金會

官方未進行相關披露。

Sphinx評:

梵塔網路的團隊結構有一定的問題,作為一個偏於技術的項目,其開發者非常匱乏,在其披露的核心團隊中竟然都沒有一個具有公鏈開發能力或開發經驗的開發者,運營成員倒是佔了不少。在資本方面熱度也較為一般,但最為致命的顯然是就當下而言Penta 缺乏開發實力,無論是直屬的核心團隊,還是其合作夥伴等等。

四、技術評估

6/15

1、技術架構

Penta白皮書中提及「技術體系圖」如下。Sphinx認為這不能稱之為技術體系圖:

圖中所謂:主體、價值、場景、流通、信任的「五維」之連接,Sphinx不能理解。五維連接,可不可以是六維、七維、十維?主體連接,「主體」是實體概念或是虛擬抽象概念?若是實體,區塊鏈無法解決。若是抽象,那主體就已經包括了價值、流通、場景等部分......這些概念性的東西不再詳述,投資者自行判斷。

下圖為Penta技術架構圖:

白皮書中稱,梵塔網路採用了模塊組件化的底層架構,在用戶搭建區塊鏈應用或區塊鏈子鏈的時候,大部分組件都被設計成可以像樂高積木一樣通過相互引用而組裝起來使用。然而其運作原理並未公開。

2、技術創新

(1)DSC 共識協議

Penta獨創了DSC共識協議。

官方的DSC 共識流程描述如下:

Sphinx認為,該共識演算法的邏輯與DPoS非常類似,較大的不同之處是DSC共識中增添了一種叫做「觀察員」的節點。但其作用僅僅是與其他落選的普通節點共同進行驗證。那麼,「觀察員節點」與普通節點有何相異?僅從邏輯上,其自洽尚存問題,更不要提目前所謂GSC共識完全當前無代碼、實驗進行佐證。

(2)其餘的分片、DLOS、MPT樹、CLDP、文件系統、連接器、IDE、SDK等等提及的創新技術,均屬運作原理含糊或不公開,無代碼和實際成果進行佐證。

Sphinx評:

梵塔網路的技術架構非常龐大,形象的講,其欲打造的最終成果已經遠超以太坊、EOS等普通的基礎公鏈。但在技術描述上,非常的籠統含糊,非常不學術化。其多處技術創新,每一種均可單獨論述,但Penta同樣僅進行簡單的宏觀解釋。更不要提這些技術完全沒有代碼及實驗結果佐證(見下文)。

五、落地與規劃評估

5.5/23

1、路線

Penta具有極其宏大、華麗的路線圖,各階段以星球命名,真正是「征途是星辰大海」。Penta路線中規劃迭代5個版本,達到高性能基礎公鏈+連接器的實現。

當前階段,Penta僅完成了基於命令行的PC端錢包。官方自認為,當前在主鏈部分已完成了20%的工作,但Sphinx根據其白皮書技術描述認為,這個命令行錢包大概僅算得上主鏈1%的工作內容。此外,還有DLOS、DApp平台、連接器三部分,當前的工作進度均為0。

即便Penta剛剛完成募資三四個月,但這樣的工作進度實在難以讓人滿意。如果任何成果都拿不出來,就可以進行ITO募集資金。拿足了錢之後再開發,這樣的可信度又有多高呢?這一點值得每一名投資者深思。

2、GitHub

https://github.com/pentaglobal

作為公有鏈項目,Penta擁有自己的Github開源代碼倉庫。然而代碼情況非常不容樂觀。

Penta共有14個倉庫,但14個倉庫中僅有3個項目中有內容,三個有內容的倉庫分別是:文檔、路線圖、以及ERC20的合約代碼部分。其餘包括sdk、dlos等核心倉庫均為空倉庫,甚至其路線圖中聲稱已經完成的「基於命令行的PC端錢包」代碼也同樣是空的。

關於ERC20的合約代碼,倉庫中僅有代幣創建合約,合約中使用了SafeMath庫避免溢出漏洞。除此之外,關於ITO相關合約以及其他核心合約的代碼,Penta並未公布。

從開源的代碼上看,Penta目前的開發進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Penta共有5名核心開發者。

這5名開發者的賬號在今年之前沒有進行過任何自主項目或開源項目的代碼提交記錄。

3、上線交易所

共上線5家交易平台,分別是Bit-Z、LBank、MXC、HitBTC、BCEX。這五個交易平台均為小平台。Bit-Z平台的交易量最大。

近日,PNT將上線火幣的二級交易所Hadax,由於火幣是華人用戶熟知的三大交易所之一,上線其二級交易所也會帶來不小的影響,短期內成交量將有一定幅度提升。


Penta的項目落地情況極差,從當前披露情況來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雖然Penta是一個今年發布的新項目,但由於公鏈+連接器的定位,如果項目想繼續發展,後期必須全力追趕才能完成路線圖中的進度。Sphinx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

六、社群運營評估

9.5/17

1、Bitcointalk

無論是搜索Penta還是PNT或是梵塔幣,在bitcointalk中均石沉大海。這至少說明Penta在較頭部的投資者中沒有吸引力,另外作為標榜技術的基礎公鏈項目,其提出的全新技術也並未在技術氛圍較濃厚的btt中獲得反響。

2、Telegram

https://t.me/pentaglobal(31330 members)

Penta的電報群人數較多。作為公鏈項目,群內的討論基本都是幣價漲跌。

此外,項目還有官方的中文電報群:

@pentachinese (3889 members)

群內討論熱度同樣一般。

3、Twitter

https://twitter.com/Penta_GF (1995 followers)

官方推特共231篇推文,更新頻率約為1-2日一更。但幾乎沒有點贊、評論等互動,熱度極低。

4、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o.penta.52 (189 follower)

Penta的FB粉絲僅189名,雖然更新頻率尚可(平均2-3天一更),但幾乎沒有關注,每篇發布均無點贊、無評論、無轉發。作為一個主要團隊成員均位於歐美的「海外項目」,其海外影響力如此之低,Sphinx表示「無法理解。

5、賞金活動

PNT在今年第一季度進行過多次空投活動,PNT的空投活動極其簡單粗暴,加入電報群並填寫以太地址即可獲得一定數量的PNT。

有趣的是,在大量的自媒體、小型媒體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一篇以「司令」為口吻的文章:

(一字不差)

文中極力讚美梵塔網路,並大膽預估PNT價值為1元。

然而:

6、獨立社群

Penta擁有官方微博平台:

https://weibo.com/u/6452750764?is_hot=1

共191條微博,10841粉絲,並且有一些評論回復。作為一個「海外項目」,其微博的粉絲量比海外平台——Twitter、Facebook粉絲數的總和還多幾倍。可見梵塔網路多麼受到國內用戶歡迎!

此外還有官方微信公眾平台,共3篇文章,不值一提。

7、最新動態

近期PNT有交易所方面利好。

2018.06.22:火幣Hadax將於6月22日 15:00正式上線。

Sphinx評:

Penta在海外影響力較差。作為一個海外技術型項目,這一點似乎並不會僅僅因為運營投入精力不夠,國內影響力略優於海外。

七、Sphinx

梵塔網路擁有較大的願景與野心,在打造一個高性能公鏈的同時,還要構建一個多鏈平台,其解決方案較為完整,但偏於籠統,不解釋技術細節。而且令人遺憾的是,當前的開發進度幾乎為0。在經過一系列的調查和分析後,Sphinx對於其開發能力也同樣表示擔憂與質疑。此外,運營、資本等細節方面也不算出眾。Penta若想辯駁,請儘快給投資者們拿出實實在在的代碼和落地吧。

聲明:

?報告撰寫時間:2018/6/22

BTC:$ 6398 ETH:$ 49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斯芬克斯評級 的精彩文章:

TAG:斯芬克斯評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