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同生一種癌,命運大相同

同生一種癌,命運大相同

同樣生了癌,甚至是同一種癌、同一病期、病理類型一致,接受同一醫生診治,但往往結果不同!這是為什麼呢?

對這種現象進行解釋,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因素就是康復的動因不同。

康復動因也是一種本能。因為沒有人(除非伴有嚴重抑鬱)不想活下去!活下去就是種本能的渴求。但這種康複本能還是需要不斷地加以激勵的。

深入分析,此類激勵也可細分成外因和內因激勵兩大類。

大多數患者對為什麼要康復而活下去的答案表面上都是一樣的:我想活,我還沒有活夠!但進一步仔細作分析,又有很大差異。

有些人可能更多地歸因於一些身外之物如:「我有很多錢,我沒有好好享受過,我有地位、名聲,我有很好的住所,我生活條件剛剛改善,我還有哪些地方沒去旅遊過,故就這樣死,我死不瞑目……」

有些人則主要歸因於強烈的內心需求如:「我的自我價值還沒有體現;我的人生任務沒有完成(如子女還小);我還需要贍養父母,報答養育之恩;我一輩子醉心的課題只進行到一半;這件事只能我來做,不做好,我死不瞑目……」

心理學家把前者稱為外因激勵,後者則是內因激勵。

我們觀察發現,內因或外因激勵似乎與男女性別沒有太大關係。不少女性內因激勵強烈,特別是為了家庭、子女和後代,能夠堅韌地堅守;很多男性則缺乏內因機制,一有變化或痛苦,便意志低沉、埋怨、退縮,乃至放棄!

內因或外因激勵與年齡因素有較大關係:很年輕的,內因激勵通常不很強烈,可能涉世不深;高齡老人通常也不強烈,也許走了這麼長的人生路,酸甜苦辣都經歷了,不再過分留戀了。

兩個案例很能說明問題:很巧,兩個人都是神經內分泌型胰腺癌,都有肝轉移;而且生病年齡都在五十四五歲;都是從事管理的:一個是企業管理(某央企董事長),一個是機關行政管理;且都是廳級或副廳級幹部。

搞企管的生病在先,2007年時發現泄瀉、消瘦而確診。由於開始時誤診,把體檢中看到的肝內轉移灶誤認為是肝囊腫,直到手術中才發現已多發性肝轉移,手術失敗了,只能把部分胰體病灶拿掉。但術後出現傷口潰爛,高燒,癒合不好。我被要求會診時,他十分消瘦,低燒,難以進食,呈惡病質態。傷口潰爛問題在中西醫結合治療下癒合了。他是個非常堅韌的男性,我們後來成了很好的朋友。他明確地告訴我:這輩子他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完,一定要活下去完成它!再大的痛苦,再苦的葯,再不能承受的治療,他都能堅持下去!因為他還想做完很多事。他的毅力真的令人佩服。以前很少鍛煉的他,傷口剛好,身體還很弱的情況下,就讓人扶著,貼著牆儘可能地活動鍛煉。一旦身體許可,他就進行了球場上的鍛煉,風雨無阻。堅持了四五年,終於逐漸康復了。2013年春節前,上海著名的B超權威胡兵教授悉心檢查,發現他肝內的絕大多數轉移灶已趨鈣化,沒有活性了。大家都為他感到很高興。

另一位也患了胰腺神經內分泌癌肝轉移的患者,2010年通過大學找到了我。他做文秘出身,官至副局長(副廳),一般情況尚可,沒有手術,沒有特別癥狀,就是厭食,時有泄瀉。我還牽線讓他向前者請教(前者經過3年多治療,此時總體狀態已經挺不錯了),開始時他還是信心滿懷的,一定要活下去。但情緒起伏很大,稍有不適就陰雨綿綿,情緒一落千丈。胰腺癌患者多少有點疼痛。但他的疼痛充其量只是輕中度的,不需要特別處理,情緒好時根本感覺不到疼痛。我去看過他多次,每次吃藥都緊皺著眉頭。他常和我嘮叨:活得太累!這輩子儘管混了個副廳,但沒什麼值得高興的,卻換了個最兇險的胰腺癌肝轉移!太虧了。我則激勵他,日子還早著呢,爭取往後活得更好些吧!他老婆則天天勸他吃藥,哄他吃藥,他甚至為此和老婆爭執,說:「我都是為了你們才吃藥治療的。」

他有一次情緒低潮時和我這樣說:「家人之所以希望我活下去,因為他們可以享受我的高薪(他薪水很高,一年總共有30多萬)。」他自我並沒有這種強烈意願!我分析原因,可能他是一直夾著尾巴上來的(做秘書出身的)。儘管前面同病相憐的患者給他開導過幾次,但效果最多兩三天,很快又有點自我消沉了。認定活著沒有多大意思,就是可以多點錢!活著是遭罪,活著只是為了家人……。自我缺乏內在強烈的激勵機制。一年半、兩年、兩年半,檢查示其病情並沒有明顯發展,但總體狀態卻是病懨懨的,絲毫沒改善。2013年夏天,因為貪涼,吃了冷飲,誘發腸梗阻,從此江河日下,國慶後去世。其實,去世前胰腺病灶及肝內轉移灶變化不大。

本質上,每個人都有內在的生存及康複本能,都有活下去的意願。但為什麼要活下去,不同的人卻有完全不同的認識。

從對治療的反饋、指標等的認識,都可分析其內因或外因激勵的強或弱。內因激勵為主者,往往對這些更願意從正面去積極理解與接受;外因激勵為主者,多半消極理解,老是埋怨!這也可能是導致前者更容易走向康復的因素之一。

作為醫生,我們要努力發掘他內在的康複本能,激發他活下去的人生意義感。從更為高遠的層面去激勵他。但作為患者自我,也應意識到生命高於一切!對於你來說,活一天不只是兩個半天問題,還有更多的意義與價值存在!只有這樣,才能在困厄中永遠激活且高揚生命之活力,克服困厄,走向成功!

閱讀精選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裕民 的精彩文章:

夏至將至,腫瘤患者如何「夏治」?

TAG:何裕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