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也有保質期你知道嗎?對於孩子,你的保質期是多久?

父母也有保質期你知道嗎?對於孩子,你的保質期是多久?

7歲:「爸爸真了不起,什麼都懂!」

14歲:「好像有時候覺得也不對……」

20歲:「爸爸有點落伍了,他的理論和時代格格不入。」

25歲:「『老頭子』一無所知,毫無疑問,陳腐不堪。」

35歲:「如果爸爸當年像我這樣老練,他今天肯定是個百萬富翁了。」

45歲:「我不知道是否該和『老頭』商量商量,或許他能幫我出出主意……」

55歲:「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說實在活,他的看法相當高明。」

60歲:「可憐的爸爸,您簡直是位無所不知的學者,遺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是不是都讀過這首小詩。這首詩的作者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和眼界也在不斷增加,他開始用自己的人生積累判斷父親的言行,並由於自身的改變,對父親的評價也在不斷變化。

這位作者認識父親的過程,也是他與父親的父子關係不斷變化的過程。

你會說,父子關係怎麼還會隨意變化,這不是一出生就決定的么?

你的話,也對也不對。

對的部分是,在法律上親情上血緣上,這是終其一生都不會變化的。一日父子,一生父子。不對的部分是,隨著孩子不斷成長,父母在其心中的認知也會不斷變化。有時對父母的言行極其認同,有時質疑,有時否定。在這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父母子女的內在關係也在不停地變質著。

小時候,父母不僅是子女行走路上的引路人,也是人生路上的引路人。不僅教子女吃飯穿衣,看書識字,還教育子女識人辨物,是非對錯。這個階段,子女全部的人生觀世界觀都來自父母,父母在他們心中的形象異常高大。

孩子上學啦,書越讀越多,天文地理古文函數能量守恆元素周期表,種種知識撲面而來,他們會發現,原來父母好多東西都不懂。

大學畢業進入社會,發現書本上記錄的知識,老師教的理論,通通用不上。打電話給曾經嫌棄的父母,希望他們能指點迷津。可得到的,都是老生常談的叮囑。電話還沒掛,孩子心中已經後悔:本就不該向父母取經的。

孩子兒孫滿堂時,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越來越像記憶中的父母,無論長相,還是處事方法。想和父母說幾句心裡話,可是,找不到人了。

所以,純度濃郁的父母子女關係,只有孩子在懷中在眼前的時候。大約,十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爸寶媽的交流匯 的精彩文章:

老大希望二胎是男孩還是女孩?網友回復笑死了:生個哆啦A夢
老師讓孩子畫張畫,家長群炸鍋了,過2天,老師被開除

TAG:寶爸寶媽的交流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