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六百歲老石橋將全面禁車,修新橋、建公園、恢復清朝古道!

六百歲老石橋將全面禁車,修新橋、建公園、恢復清朝古道!

原標題:六百歲老石橋將全面禁車,修新橋、建公園、恢復清朝古道!


據媒體報道,2018年年底,通州八里橋將全面禁止機動車通行,清除路面柏油、恢復橋面原貌,並在老橋西側150多米處修建一座通行能力翻倍的新橋以供通行,新橋現已開工建設,預計年底通車,與老橋完成交接班兒。提起通州八里橋,恐怕沒有幾個北京人不知道,這裡是當年通州八景之一「長橋映月」所在地,也是北京三大古橋之一,與著名的盧溝橋齊名。


八里橋是明代留存下來的古橋,原名其實叫永通橋,據《通州志》記載:「八里庄橋即永通橋,在普濟閘東。正統十一年敕建,祭酒李時勉作記。」正統十一年,即公元1446年,距今已有570多年歷史了。這座將近600歲的三孔石拱橋,橫跨在通惠河上,是通州至北京大道上的必經之處,後因距通州八里地而被俗稱為八里橋或八里庄橋。雖為俗稱,但是八里庄橋之名早在明朝就已出現,《明英宗實錄》中記載道:「正統十一年八月,建通州八里庄橋,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和督工。」此後,作為俗稱的八里橋一直被沿用,真正的名字反而被人們淡忘。提起八里橋,恐怕會有不少人首先想到「八里橋之戰」:



八里橋曾是東至山海關、南至天津陸路交通的咽喉,在歷史上,這裡曾進行過兩次大規模的中外戰爭,其中一次是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義和團曾在這座橋上狠狠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但是人們普遍提及的八里橋之戰,指的是發生在這之前的、清兵抗擊英法聯軍的戰役。咸豐八年(1858年),天津大沽海口戰役中失敗後,清廷與英國代表簽署《天津條約》。被後世稱為「僧王」的僧格林沁向咸豐帝奏請,堅決要求撤回談判代表,主張調用全國之兵員,傾全國之糧食,整頓軍隊,把西方侵略者趕出去。他的意見雖然未被採納,但咸豐帝仍命他督辦大沽口和京東防務。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天津,僧格林沁兵敗退駐通州。咸豐帝下令拔去僧格林沁三眼花翎,削去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鑲藍旗滿洲都統職。咸豐帝欲和英法聯軍談判乞和,談判破裂後聯軍決定進攻北京。1860年9月18日,英法聯軍向僧格林沁守軍發動激烈炮火攻擊,蒙古騎兵馬匹被英法火箭驚嚇回奔導致陣勢混亂,僧格林沁見機退回八里橋。



9月21日,英法聯軍分為東西南三個方向對八里橋的清軍陣地發起了攻擊,清軍馬隊按照原部署奮不顧身與聯軍拼殺,但因為槍火設備有限,清軍傷亡慘重。後來,英軍兵分兩路包抄僧軍,僧格林沁腹背受敵但仍揮舞黃旗作戰,蒙古騎兵表現的更是異常英勇,不畏密集的炮火攻擊,以血肉之軀不斷沖向敵軍陣營,此時英法聯軍不斷用大口徑火炮射擊誓死保衛八里橋的清軍,由於武器裝備差距過於懸殊,八里橋最終被聯軍佔領,八里橋上屍橫遍野。



這是封建冷兵器與近代新式武器的一次經典戰役,英法聯軍使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武器和戰術,而八旗軍使用的是傳統冷兵器,此戰過後,清軍傷亡上萬,而英法聯軍僅有十二人陣亡。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隨即發生了著名的「火燒圓明園」。再後來,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在與捻軍作戰中被殺,終年55歲。八里橋之戰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僧格林沁的勇氣是可嘉的。在閉關鎖國了一百多年的清末,中國的科技與軍事早已全面落後於西方列強。加上清廷的腐敗,當年橫掃天下的八旗軍的底子早就爛透了。於國家危難之際,明知實力懸殊也要殊死一搏,難道不值得稱道嗎?不管怎麼說,僧格林沁畢竟是清朝最後一個敢於提槍上馬、帶兵抗擊外敵的王爺,比那些見了洋人就跑,馬上無條件割地、賠款的王爺們強吧?


有點兒扯遠了,咱還說八里橋,這座橋為花崗岩石砌造,南北長50米,東西寬16米。橋面兩側有32副石欄板,板面上的雕刻刀法流暢,粗獷有力。欄板上有望柱33對,每個望柱上雕有石獅。石獅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可與著名的盧溝橋石獅媲美。橋東西兩端各有一對戧獸,長鬣密麟,昂首挺胸。護坡石上卧伏著四隻鎮水獸,扭頸傾頭,怒視碧波。



橋南往東200米處,立有清雍正御制石道碑一座。橋墩呈船形,前端有分水尖,尖上安裝三角形鐵樁,在橋墩和橋拱的水位線的位置加固了一圈腰鐵,用此預防春天解凍時冰塊的撞擊或夏天時洪水、過往船隻的碰撞。


橋拱有三個,中間的跨度最大,也最高,最高處有8.5米,而兩邊側的小型橋拱只有3.5米高,這與橋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有關。古時,通惠河是京城的主要運糧通道,運糧船隻多是帆船,中間的橋拱建得這樣高,是為了方便來往帆船順利通過,所以也就有了「八里橋不落桅」的美譽。橋拱上的龍門石(拱頂石)雕刻得也很有特點,是個形象奇特雙角披倒毛的怪獸,怒目注視著河水,這個石雕俗稱「毛水獸」,是古代傳說中的鎮水神獸。2013年,八里橋被列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通惠河上唯一一座大型石拱橋,數百年來,八里橋承載了無數行人和車輛的通行,實際承受荷載已經遠遠超出了600年前的設計荷載。雖然也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維護,但隨著歲月的流逝,石橋還是老了,石材風化嚴重。出於對古迹的保護,政府決定於今年年底實行全面禁車。和盧溝橋一樣,以後機動車通過通惠河,就要走八里庄新橋了。


同時,在橋的北側,還要修建「八里橋音樂主題公園」。我們都知道,早年間北京城內外大多是土路,「無風三尺土、下雨一街泥」說的就是那時的北京。清代,北京城外修建的石道只有三條,均用大型石塊鋪成,總長約37公里,其中一條就是朝陽門至通州石道。當初修建朝陽路快速公交時,就曾發現古石道的石條。這次擬建的八里橋公園,準備發掘、恢復一段古道,形成以八里橋、古石道為主題的大運河文化景觀公園。


註:插圖及封面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北京四九城 的精彩文章:

神仙每年打這兒過,所以才叫「神路街」!

TAG:老北京四九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