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開片的建盞還能不能繼續使用?

開片的建盞還能不能繼續使用?

小編在整理盞友們反映的問題時,發現大家關注最多的就是建盞開片的問題。有不少盞友購買建盞之後,可能新到手就有、也可能用一段時間之後釉面上出現了「四通八達」的「小裂紋」。很多不太懂的朋友在此時往往會大呼一聲:「完啦,我上當啦,我是不是買到了假建盞?我的建盞怎麼會裂了?」、「是不是我清洗的時候自己把建盞給劃傷了?」下面,咱們開始今天的文章---開片!

在了解開片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一個概念—玻化

陶瓷表面有一層光滑、明亮、堅硬的物質被稱為瓷釉。瓷釉是由石英、長石等多種原料混合、粉碎後,塗施於瓷胎表面,再經高溫燒制形成的玻璃態物質。經高溫熔融形成的瓷釉,是一種玻璃態均質體。其內部結構是無序的,在自然環境中,呈亞穩定狀態。這種玻璃態均質體大面積附於建盞的表面就是屬稱的玻化面。

具體來說:

1、玻化的「玻」,指玻璃

仔細觀察一件瓷器,可以看到瓷器表面,有一層透亮堅硬而且光滑的物質包裹,這一層物質就是玻璃質釉面。「玻化不錯」就是這層玻璃釉面形成的光澤度、完整度等狀態良好。

2、玻化層的作用

玻璃釉面不僅能提高瓷器的強度和硬度,也使其具有抵抗氣體、液體以及酸鹼腐蝕的能力。玻化程度好,還能在色調、光澤、斑紋等方面產生更加美觀的視覺效果。所以玻化程度也是判斷建盞品質的指標之一。

3.玻化建盞的燒制

玻化面的建盞燒制難度比較高,建盞的玻化分為兩種,一種是全玻化,一種是結晶體玻化。全玻化的燒制難度相對於結晶玻化來說更為容易一些。目前全玻化比較有代表性是陳大鵬老師所燒制的建盞,結晶玻化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李達老師所燒制的建盞。

建盞的開片是瑕疵嗎?答案當然是:否

理由如下:

1、開片是瓷器釉面上自然形成的一種不完全開裂的現象。

2、開片形成的獨特肌理效果,也被稱為「冰裂紋」。有的窯口以開片為美,典型代表為宋代哥窯、官窯。

3、建窯並不刻意追求開片,但是其他窯口瓷器的開片不影響釉面完整,建盞的開片也是一樣。

帝王綠茶葉末盞[編號 : 53962]

開片從視覺上看是「裂開」的,但宏觀上並沒有裂開,不影響瓷器的完整性。有開片的盞,胎體內部是完整的,與影響器物完整性的「衝線(瓷器收到衝擊形成的裂痕)」有本質不同;和生燒品的「縮釉」現象也有本質不同;有些釉色的開片,甚至會增加盞的美感。

1.宋代建窯茶葉末釉標本上的開片,建窯的茶葉末釉盞,在清亮翠綠的釉色中產生開片,非但不是損傷,還增加了觀賞性,和追求開片的青瓷有異曲同工之妙。

2.有衝線的盞。衝線其實就是瓷器被撞後的傷口,雖然沒撞碎,但是需要修補,否則會加重。如同動物受了傷,需要治療,否則會傷口會加重一樣。

3.縮釉的宋代建盞。縮釉嚴重者,會導致部分區域無釉或釉面開裂,作為瓷器來說,屬於次品,在現代有標本價值,也有另類的美感,今人美其名曰「龜背紋」。

4、開片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胎、釉的膨脹係數不同。

5、新盞、老盞都可能產生開片。是否有開片不能作為判斷新老的絕對證據。

結論,建盞的開片,不是瑕疵損壞,不影響品相,甚至可能錦上添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陸金喜又一傳承創新之作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