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個稅法修改未提請表決,有委員問「5000元」依據為何?

個稅法修改未提請表決,有委員問「5000元」依據為何?

【觀察者網綜合報道】6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分組審議了個人所得稅法修正草案。圍繞此前備受關注的「個稅起征點」問題,委員們展開了討論。

有人追問「起征點上調至5000元」的依據為何;有的則建議起征點「不必搞全國統一」,「發達地區可以進一步提高起征點」;也有的委員認為現在已經放開二孩了,個稅法應考慮到對嬰幼兒的照顧。

最終,個人所得稅法修正草案未能獲得提請表決。這意味著草案在經過修改後或將再審。

6月22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栗戰書委員長主持會議 本文圖均來自中國人大網

委員追問5000元依據為何

據新京報消息,在昨天的分組審議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朱春明認為個稅法修正草案、及草案說明提供的信息不夠充分,並沒有明確「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5000元/月(6萬元/年)」的設定依據。

他說對此連發多問:「我指的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現有的納稅人分布是怎樣的,包括1萬以下的,1萬到5萬的等等,各個檔的,各有多少人、納了多少稅,按照新的免稅和免徵額,有多少人減稅了,減了多少,對財政的影響是什麼,對個人消費者的影響是什麼,對居民收入影響是什麼?」

此外朱明春指出,草案說明在介紹設定免徵額的考量因素時,應包含「居民收入水平」、「物價水平」和「財政收支的健康狀況」。僅僅考慮「居民平均支出水平等因素」,並不合理。

朱明春反問:「現在增加了四類綜合的以後來實行累進位扣除的,以前只是工資一項免徵3500,現在總量變大了,免徵額能抵消過去的那些嗎?」

6月22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現場

「不搞一刀切,有的地區可提升至八九千元」

根據修正案草案,個稅免徵額將由3500元提升到5000元。不過鑒於不同地區的收入差距以及群眾家庭實際收入情況,更多的委員認為,起征點的設定不必搞全國統一標準。

微信公眾號「政知見」報道,鮮鐵可委員指出,我國各省份、地區的人均月消費支出情況各不相同,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人均消費支出往往相差很大。比如,2015年各省份地區人均消費支出數據,最高的是上海,人均34783.6元/年,比最低的西藏人均8245.8元高几倍。在全國範圍內規定統一的免徵額,難以充分反映各省份地區的實際消費支出情況,不利於實現稅負公平」。

全國人大代表蔡毅建議,可授權省級人大常委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在法定的幅度範圍內具體確定適用標準,上報全國人大備案,「例如廣東、上海是否可以考慮8000元到9000元。」

熊群力委員同樣認為,「5000元對北上深廣來說,是個不太明顯的數,對中西部貧困地區又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個稅起征點只有考慮到這些,才能體現公平原則。」

起征點應上「萬元線」,可解決免扣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委員建議將起征點提高至每月1萬元。

比如李曉東委員就認為目前「3500元至5000元」的改動幅度還是過小:「從3500元提高到5000元大概漲了40%,但2001年實行時GDP是48萬億,2017年GDP是82.7萬億,同比增長近70%。今年預期是6.5%,大概達到90萬億以上。這次雖然上調了,但考慮到工資佔GDP的比例,再加上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情況以及現在應該採取有力措施刺激消費。」

「我個人認為8000到1萬的起征點,是比較合適的。」

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委員程恩富也建議把起征點提高至每月1萬元。他認為,這有助於解決教育、贍養等附加免扣的問題,可進一步降低繳稅人員監管程度。

尹中卿委員表示,收入、物價以及消費水平決定了基本減除費用的設立。而根據這三個因素,7年來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大致7%,CPI2%左右。由此看來,「從3500元提高到5000元就顯得不夠」。

尹中卿委員覺得起征點應提高到6000元或者7000元更合適

法制報告消息稱,朱明春委員建議,專項扣除要增加贍養老人和嬰幼兒照顧的支出。現在撫養比在迅速提高,幾個年輕人對著上面一堆老人,這個情況不加以考慮不合適。我國人口結構已經很不合理,現在已經放開二孩了,個稅法應考慮到對嬰幼兒的照顧。

此外,呂建委員也認為,草案一大亮點是將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等都作為專項扣除,建議進一步明確專項扣除的具體範圍和標準,同時在大病醫療支出方面更多關注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因素。

修改個稅的起征申報機制

除了起征點的定位外,當天參加分組審議的委員們,還給個稅法提出了三點修改建議。

首先,鮮鐵可委員和彭勃委員均認為,徵收個人所得稅還需考慮家庭人均所得的基數情況,應該逐步過渡到 「以家庭為單位計算」的納稅方式。

對此,彭勃委員舉了個例子:同樣兩個家庭,一個家庭是夫妻雙方都有工作,兩個人的收入都是4500元,按照新的納稅標準都不夠納稅,但是這個家庭的實際月收入是9000元,而另一個家庭丈夫工作,收入6000元,得納稅,妻子不工作,這樣家庭月收入6000元的就要納稅,家庭月收入9000元就不用納稅。

其次,周光權委員和楊松代表建議下調個稅最高邊際稅率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最高邊際稅率是45%,在全球範圍內偏高。偏高的邊際稅率不光會妨礙投資和儲蓄,更會助長納稅人的逃稅意識,」周光權委員解釋道。

「邊際稅率不宜設置過高,這不利於保留和吸引高端人才。」楊松代表指出,「可以考慮將最高的邊際稅率降低10到15個百分點,不超過35%,和美國的33%、加拿大的29%比較接近,這樣有利於吸引高端人才和一些資本進入到我國。」

最後,朱明春委員和陳斯喜委員認為,有必要建立「起征點動態調整機制」,否者過幾年就得「手動」調一次起征點。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陳斯喜在分組會上發言

個稅法修正草案並未提請決議

本月19日,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 其中就有一項調整吸引眼球,個稅起征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

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台以來第七次大修,也將迎來一次根本性變革。

不過據新京報消息,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於昨日(22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經表決,決定批准2017年中央決算,但並未對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進行表決。

這意味著草案將經過進一步的修改,之後才能獲得再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大熊貓的竹子新吃法:劈頭蓋臉式
韓國主帥:把球員訓練穿的號碼打亂,歐洲人就分辨不出隊員了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