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212億公里外的太空辛苦工作40年都沒罷工?探測器界的勞模

在212億公里外的太空辛苦工作40年都沒罷工?探測器界的勞模

由於宇宙環境的特殊性和未知性人類無法長期在外太空進行探測工作,即使可以送宇航員上天也無法長時間在太空環遊,因此送宇宙探測器進太空已經成了一種非常普遍的研究手段。

它們由特殊材質構成,能夠在太空飛行好久,有充足的燃料,同樣也配備了最先進的研究儀器,並且能與地面保持隨時聯絡,將探測到的第一手資料傳回地球。早在1977年,美國就已經發射過旅行者一號進太空,它在太空呆了將近40年都還未曾失聯並且還在任勞任怨接著這個又一個新任務,比起那個同一時段發射卻已失聯的旅行者二號來說,它算是恪盡職守了。

由於距離的關係以及信號傳輸需要時間,美國宇航局接收到的旅行者一號傳送回來的信息總是比傳送時間晚20個小時,旅行者一號只載有一個23瓦的無線電台,信號相當微弱,為了使地面成功接收信息,探測器外部還有一根3.7米的天線負責增強信號並傳輸到地球。此前,科學家為了減少燃料耗費,曾經使它進入休眠狀態長達30年,但是今年又將其喚醒並有了新的任務指令。

目前它已成功穿過太陽系避開了太陽風粒子的襲擊。成為了人類有史以來正真意義上的進入到了星際空間的飛船。但是旅行者一號也有油盡燈枯的那一天,預計到2025年,它原始攜帶的3塊電池將全部用盡,那時它將不再為人類工作,像一個散落的漂流瓶像太空深處飄去並與地面切斷聯繫。

不過最為比較老的一代的太空探測器,能在外太空存活這麼久並一直為人類搜尋宇宙奧秘已經相當了不起了,可以算是宇宙與地球之間的和平使者了,在四十幾年前就已經有這麼高的航天技術,估計只有美國能做到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知識庫 的精彩文章:

太陽系裡又有新成員被發現?內部星球的紀錄再次被刷新
如果一個外星文明的科技領先我們幾億年會怎樣?

TAG:小知識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