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46年,國軍整編師與標準師的差距有多大?為何5萬人才幹掉一個整編師?

1946年,國軍整編師與標準師的差距有多大?為何5萬人才幹掉一個整編師?

從抗戰時期到解放戰爭,國軍以師為最基本的作戰單位,其中出現過三種形式的師級單位,分別是標準師、暫編師和整編師。標準師是國軍組建一個師的標準,兵力、武器要配置多少,都是規定好的;暫編師也很好理解,這是一種暫時編成的部隊,任務結束後就會解散,那麼整編師又是什麼呢?

1946年9月,晉冀魯豫野戰軍(二野)集結了5萬人攻打國軍整編第3師,最終將其全部殲滅,還順帶消滅了整編第47師的一部分,由此可見一個整編師有多強大了。國軍一個標準師的兵力為1.25萬人,那整編師的兵力又有多少呢?為何連二野都要調動5萬人才能解決掉整編第3師?

整編師是解放戰爭期間才出現的一種新編製,是國軍為了繞過談判協議的一種方法。二戰結束後,美國並不希望中國爆發內戰,因此派馬歇爾前來進行調停,於也就是重慶談判。此次談判規定,國共雙方都得對兵力進行限制,美國給國軍的編製是90個師。如果按照嚴格按照談判的協議進行整軍,那麼國軍要裁掉300多萬人,只能留下110萬人左右的兵力,等於實力大損,是為了多留一些兵力,國軍創造出了整編師。

美國只規定了90個師的數量,並沒有規定一個師可以有多少人,因此國軍玩起了文字遊戲,把軍級單位的番號整體下降一級。軍變成整編師,下轄3個整編旅;師變成整編旅,下轄2個實編步兵團;2個實編步兵由由標準師的3個步兵團組合而成。

比如張靈甫將軍指揮的整編第74師,兵力達到了3.2萬人,是標準師的2.56倍。國軍原本計劃90個師都整合為整編師的,這樣至少還能保留近300萬的兵力,但由於內部的權力鬥爭和其他原因,最終只整合出了58個整編師。這些整編師有一部分換裝了美械,戰鬥力很強,不難理解為何二野要用5萬人來殲滅一支整編師了,看上去是一個軍的兵力攻打一個師,實際上雙方都是軍級單位,而且國軍的裝備更先進,只有佔據兵力優勢,二野才能獲勝。

延伸閱讀

國軍有五大主力,隱藏的第六大主力是哪一支?這支部隊曾用2:1的戰損擋住日軍

1945年,偽滿洲國軍的兵力達15萬人,作為皇帝的溥儀能調動多少兵力?

如果當年明朝的船隊向東航行,將會比哥倫布更早發現美洲,那麼美洲會有什麼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根知底 的精彩文章:

1936年,日軍計劃擴編到40個師團,但最終擴編出了58個,是什麼刺激了日軍?
1941年,蘇聯有303個師共470萬人,4年後二戰結束,蘇軍暴漲到了什麼程度?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