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犯人接受懲罰,為什麼寧願被處死也不想發配邊疆?

古代的犯人接受懲罰,為什麼寧願被處死也不想發配邊疆?

在古代的時候,如果這個人犯了重罪,就需要受到嚴厲的懲罰。除了死刑之外,還有別的處理方式,那就是發配到偏遠的邊疆。而當聽到自己受到這個懲罰後,很多犯人的臉上表情,怎麼感覺比死刑還痛苦。那意思好像就是在說,還不如死刑算了,很多的人當時就選擇撞在柱子上尋死。所以就會很奇怪,難道發配到偏遠邊疆真的有那麼可怕嗎,怎麼會讓犯人們寧願選擇死亡也不想去。

可能很多的人會認為,發配到邊疆就失去很遙遠的地方做苦力,勉強還能活下來。但是現實並不是那樣的,感覺非常的殘酷。這就是為何古代的朝廷,不把那些重刑犯處死,而是發配到邊疆,因為這種懲罰比死還難受。並不是簡單的做苦力,他們的日子簡直太苦了。既有很惡劣的條件,還有本身就是服刑犯人,自然得不到好的對待,會受到想像不到的折磨。

充軍在明代很普遍,定罪後由兵部發出文書,指定到邊疆服刑。而且流放的地方,分為極北和極南,這兩個都不是好地方。在極北地方,天氣就會很冷,而在極南就會很熱。現在的海南島區域,就是當時的犯人流放地。很多的朝代都會選擇海南和沙門兩島,作為流放地區。因為這些地方在當時很偏,四面環水也不容易逃跑,是作為重刑犯最好的發配地。

按照當時的生存條件,可能有些犯人在路上就熬不住了,還沒到發配地就死了。就算是勉強熬到了邊疆,可是那裡的生存下來更不易。因為沒有任何人照顧,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不會有基本的保障。很多的犯人就算能堅持,可最後還是免不了死。其實也就是換了種懲戒方式,讓你自己去經歷滅亡。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會對發配這麼恐懼,反正都是死還不如早死。

而且在邊疆地帶,有很多的少數民族居住。因為生存條件很苛刻,民風就顯得彪悍,不願意服從官府限制。所以管理這些地方,在當時很困難。有個好辦法就是增加漢人的比例,可普通的百姓不願意遷居到此,因此就讓犯人來頂替。此外漢人大多有教養 ,能夠影響少數民族的行為,這就相當於另類的教化。雖然這個時間會很長,可還是會有效果的。

還有朝廷上官員犯罪,就會和家屬共同流放。這些人沒有被判死刑,已經是朝廷很仁慈了。通過這種移民的方法,增加邊疆漢人的比例,可以穩定當地的局勢。也可以加強邊防的實力,邊境線很長,可是兵力卻有限,讓犯人充軍可以緩解這種情況。有戰事的時候,就去打仗守衛邊關。如果沒有就修城挖礦,開墾荒地種糧,古人們還是很會算計的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語涵談史 的精彩文章:

剛進宮就被封嬪,27歲就當上皇后,她死後,皇帝一生沒立後!
將軍回朝,因功高蓋主提出辭職,秦始皇:你留下,我不會殺你!

TAG:語涵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