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因為背叛舊主而慘遭傷害,卻感動了天下之人,其中的緣由發人深思

他因為背叛舊主而慘遭傷害,卻感動了天下之人,其中的緣由發人深思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為國許身的人多是身居高位的,而為侵略者服務的猥瑣角色,則經常是給那些個地位低下之人的。記得有人總是說為侵略者帶路的大部分就是平民,平民似乎毫無家國觀念,只要能有飯吃即可。

而恰恰與之相反的,則是那些身居高位之人,他們悍不畏死,為家國的存亡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但我們翻閱史料,就可以發現這樣的印象是錯誤的,而普通之人未必就是,蠅營苟且之人。

長興初年,謚號為「明」的皇帝李嗣源即位未久,為減少軍費,減少百姓的負擔,宣布削減兵額。受皇帝信任,以之為忠義之人的董璋疑心皇帝陛下要藉此機會削弱地方的勢力,增強中央的實力。

最後對他這種地方大員卸磨殺驢,所以決定與鄰近的地方大員孟知祥合謀,挾兵反抗皇帝的命令。

起初,董璋以為四川這塊地盤他經營已久,可以先把控住東川,然後以此為基地圖謀中原,倘若戰事不順,則不失為割據一方的土皇帝,假使一路勢如破竹,則可以問鼎中原——東周時,楚莊王在中原耀武揚威,甚至還問周國的使臣九鼎的輕重,意欲取周王室而代之。

然而,有些事情總是不期而至。他實在沒有想到的是,才起事就有一塊石頭擋在他的跟前,而這塊礙眼的石頭正是他昔日的部將,此人竟然據城自守,不理他的命令——當時那個社會,因為社會動蕩,個人安全無法得到保證。

所以門生與恩師,老長官與老部下通常會形成一種十分緊密的關係,幾乎如父子關係一般,榮辱與共。

那個讓董璋這隻老狐狸懊惱的「馬前卒」就是姚洪,我們這篇故事的主人公,當時奉朝廷之命駐守一個小地方,麾下不過千人,他的舉動其實與自取滅亡沒什麼區別。

在宦海,戰場都浮沉了幾十年的董璋顯然無法理解姚洪的想法,昔日他辛苦栽培這個人,若非他的提攜,這個人絕不可能在那塊地盤上當堂堂的指揮使。董璋不懂,他決定親自問問姚洪——見面的方式當然很簡單,姚洪作為階下囚,而他在所有人面前質詢他,讓他知曉自己犯了一個多大的錯誤。

簡陋的柵欄,區區千人的守兵,在董璋數萬人的進攻下,便是如獅博兔。而後,那個忘恩負義的姚洪被解押到了「傷心」的董璋面前,接受「正義」的懲罰。

「你在我手下當兵,我對你不薄,你為什麼背叛我?」董璋氣憤地問道。「你曾經是李七郎(即梁國的開國之君朱溫之義子,後改姓李,排行第七)的家奴,給他掃馬糞才能吃到剩菜,現在皇帝讓你當上節度使,你竟然謀反,我寧可為了國家而死,也不做你的奴才。」 姚洪淡淡地回答他的質疑,似乎現在他沒有就是一個自由的人,冷靜地在與昔日的老長官討論人生觀念。

結果,董璋惱羞成怒,令壯士十人在鍋鑊之前,生吞活剝了這個讓他失望,讓他厭惡的人,讓底下的人知道背叛的下場。後唐明宗聽說了這件事,傷心地留下了眼淚,並撫恤了他的家人。

古時候的人說,要找仗義的人,你得在宰殺狗的那種人(意指民間底層之人)中尋找。姚洪的地位還是要高於屠狗之人的,但在真正的大人物面前,不過是一樣的低賤罷了。那些大人物死了便死了,沒有人會記得他們,即便偶爾提起,還是借著姚洪這樣的烈士的光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風云:趙雲放的一把火,坑慘了諸葛亮,卻救了蜀漢全國
他出身書香世家,歷經兩朝位極人臣,死後乾隆親往送弔唁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