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闖王李自成登基做皇帝,為何最後卻守不住北京

闖王李自成登基做皇帝,為何最後卻守不住北京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

對於我們的這位闖王大哥,著實沒什麼好說的。

我覺得他就像新聞里常報導的那些中了500萬或更大巨獎的幸運兒一樣,花天酒地後很快就揮霍殆盡、一文不名。

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也很不合適,畢竟人家是登基坐過殿的大英雄大豪傑。

但怒其不爭是肯定的。其因有二:

一、小農意識嚴重到深入骨髓。

1、沉不住氣,太易得意忘形。正如篇首所引用那首詩,實則是《紅樓夢》中迎春的判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這是指迎春嫁了個極品渣男。從我第一次讀到便想把它送給闖王。

打下北京,便覺得天下盡在掌握,關內關外、江北江南都能傳檄而定,從此江山萬世,我李威揚……大哥,咱起碼先把崇禎爺大殮,讓他入土為安啊!

大義啊、大義懂不懂?

再說,你忘了不久前還祈求人家封王就撤軍了嗎?現在一進城就覺得自己天命所歸啦?位面之子啦?

打這麼多年的仗了,用岳雲鵬的話來講「都叱吒風雲多少年了」,屍山血海爬過來的人物,怎麼就那麼天真呢?

人吳三桂跟你熟嗎?

從赫圖阿拉起家的(其時李自成不知道赫圖阿拉實屬情有可原,但做為那個時代少數幾個站在峰巔的人物,他不可能不知道後金的存在)那幫子野人跟你熟嗎?

……

2、拷掠大臣,謀財害命。

是啊,他拷掠之舉就是在實打實的謀財害命,雖然那幫子大臣也沒一個好鳥。還是這幫文官,在後來多爾袞來時,又屁顛屁顛兒的去請安投誠了!

拷掠之舉,讓他在話語權上失掉了所有的優勢。

這輩子混了這麼久,從驛卒到反骨仔,從小兵到將軍,從將軍到開國之君,從開國之君到亡國之君,他活成了《明史.流寇傳》,活成了一個笑話。

每當我看到這副畫,進城時李自成的拱手昂揚、忸怩作態,與他後來的謀財害命、焚毀宮室,就抑止不住一陣嘔吐……

說實話,如此嘴臉,當真少見。

如此一來,他在名分上也站不住腳。

二、不知兵。

1、將不知兵,不知麾下兵馬幾斤幾兩;

勝利來得太突然——

以下引自《明朝那些事兒》:

「崇禎十二年(1639),一個人從深山中走出。

「他的隨從很少,很單薄,且很不起眼,無論是張獻忠,還是皇太極,他都望塵莫及。但命中注定,他才是最終改變一切的人,五年之後。」

區區五年時間,要以我兔的速度,也能訓練出一支雄兵,但在那時無異天方夜譚痴人說夢。何況他正式的發家是一年後進入河南。

招募的士兵都是些什麼人啊,全是災民!

1643年,這群惟一打過一次硬仗(除孫傳庭外余皆戰五渣)、好的兩年前苦的甚至兩個月前還餓著肚子的沒比戰五渣強哪去的苦哈哈們,就在那個目空一切胸懷山河的大BOSS率領下,向北京進軍。

嗟爾明朝,氣數已盡。

讀之唏噓不已。

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李闖王的本質是一個運氣太好、資質一般的中等生。

由他來改變歷史,是歷史給崇禎帝開的殘酷玩笑。

崇禎登基十四年,做了十四年的帝國裱糊匠,卻被幾個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的小混混一頓亂踢亂踹,眼看著要散架,這時候其中一個疑似少數民族(疑案,李自成或為党項後裔)的哥們掏出了打火機……

2、兵不知將,跟著帶頭大哥一窩蜂往火坑裡跳。

如同一群絕望的羔羊,成群結隊的跳岩自殺。

李自成帶著豫陝子弟御駕親征一片石時,恐怕也是志得意滿,看著手下的驕兵悍將,天下在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可是他不知道,他的兵的確是驕兵(沾染了將領輕敵樂觀情緒的驕傲得尾巴都翹起來了的兵),將卻跟悍將一點兒邊也挨不上,毋寧說是憨將(憨者蠢笨也,牛金星、宋獻策之流,充分再現了小人得志的惡到骨子裡的毒)。

他們很快就在一片石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慘敗。

接著再敗、更慘。

又敗、還慘。

終於到了九宮山,老天都看不下去了,給了一個痛快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文學界「南人領袖」投降當榮耀,一生跌宕起伏驚心,死時悲慘凄涼
如果李自成沒有起義清軍能打贏明軍嗎?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