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年雍正煉「仙丹」,留下了蛛絲馬跡!

當年雍正煉「仙丹」,留下了蛛絲馬跡!

清朝的皇宮有個造辦處,是專門負責制辦皇帝后妃及宮廷所需器物的機構,由統攬皇宮事務的內務府管理。在造辦處,有具體承擔製造修理和收貯活計的各種專業作坊60餘個,如玻璃廠、如意館、裱作、弓作、硯作、木作、玉作等等。從康熙朝開始,一直到1924年的溥儀小朝廷時代,造辦處共留下了 5000餘冊的檔簿,另有單張文件7萬餘件。這些清宮御用器物的秘檔,是清朝皇室生活營運過程中直接形成的最原始記錄。

當年雍正的暴亡一直是個謎,造辦處《活計檔》中被露了雍正煉丹的一些情況,為研究雍正的死因提供了新的證據。皇帝煉丹,本是秘事,官書上不可能有記載,但在《活計檔》中卻留下了蛛絲馬跡。

造辦處檔案幫助人們破解了不少清宮裡大大小小的疑案。譬如,造辦處《活計檔》中披露的雍正煉丹的一些情況,就為研究雍正的死因提供了新證據。皇帝煉丹,本是件秘事,官書上不可能有記載,但在《活計檔》中卻留下了蛛絲馬跡。

最早出現的有關雍正煉丹的記載,是在雍正八年(1730年)冬天的《活計檔》中,其中一月有一條,十二月有三條。這四則檔案向人們透露,雍正八年末,在圓明園東南角的秀清村,在內務府總管海望和太醫院院使劉勝芳的主持操辦下,先後運入四千餘斤木柴煤炭,利用礦銀等物開始為雍正煉丹。

在圓明園為雍正煉丹的道士,主要有張太虛、王定乾等人。他們都會一套「修鍊養生」的方術,對「煉火之說」更有一番研究。根據檔案記載,自雍正八年(1730年)一月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在這5年間,雍正下旨向圓明園運送煉丹所需物品157次,平均每個月有兩三次。

累計算來,共有黑煤192噸,木炭42噸,此外還有大量的鐵、銅、鉛制器皿,以及礦銀、紅銅、黑鉛、硫黃等礦產品,並有大量的杉木架黃紙牌位、糊黃絹木盤、黃絹桌圍單等物件。所有這些物品,都是煉丹活動所必不可少的。道士們沒有辜負雍正的期望,真的煉出了一爐又一爐的金丹大葯,雍正不僅自己服用,還賞給最親近的寵臣。專家研究認為,正是因為雍正長期煉丹、吃丹,最終導致了中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齊歡樂說 的精彩文章:

馬未都:鈞窯「火焰紅」,證明雍正時期已達到了高水平

TAG:小齊歡樂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