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魯肅為何會誇讚一個自己曾經看不起的人,這則成語故事道出真相

魯肅為何會誇讚一個自己曾經看不起的人,這則成語故事道出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故事的發生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相關人物有孫權、魯肅和呂蒙。原文如下:

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併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後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當初,孫權曾經對呂蒙和蔣欽說:「你們都是握有權力並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吏,自己也應當努力學習來增長學問。」呂蒙回答:「軍中事務繁多,恐怕沒有時間讀書。」孫權又說:「難道我是去讓你們成為研究經學的博士嗎》?只不過是想你們博覽群書而已。你說自己事務多,難道比我還要多嗎?我小時候便讀過《詩經》、《尚書》、《禮記》、《國語》,僅僅沒有讀過《易經》。而我在當政後,又讀懂了三史和一些兵書,自覺受益匪淺。你們二人,聰明伶俐,又有悟性,為什麼就不讀書呢?應該快去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和三史。」

在孫權的監督和鼓勵下,呂蒙開始認真讀書,他所閱讀過的書籍,比一般的儒生還要多,而且專心致志,沒有絲毫的厭倦。魯肅繼任周瑜的職務後,曾經聽取了呂蒙的意見和建議。當與呂蒙的看法產生分歧並進行辯論時,就因說不過呂蒙而服輸。魯肅高興地拍著呂蒙的後背說:「原本我認為你僅僅是個一勇之夫,想不到你的學問如此淵博,已經完全不是當年在吳郡的那個阿蒙了。」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魯肅口中的「吳下阿蒙」,意為當年在吳郡的呂蒙,後來比喻學識淺薄的人。這也是由魯肅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呂蒙早年從軍,是東吳軍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不過,除了作戰勇猛之外,呂蒙也有其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欠缺文化知識,是個一勇之夫。孫權也看出了呂蒙的這個弱點,便鼓勵呂蒙認真讀書。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呂蒙終於從一名只知猛衝猛打的勇將成為儒將,就連魯肅也深感佩服,故此留下了「吳下阿蒙」這句成語。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曹操首創一成語,看似為戰勝袁紹的關鍵,其實卻並非如此
曹操拒絕了郭嘉至關重要的一個建議,事後追悔莫及,成千古遺恨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