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建工安裝集團:實幹奮進一甲子 砥礪奮進譜華章

上海建工安裝集團:實幹奮進一甲子 砥礪奮進譜華章

文化廣場

六十年櫛風沐雨,她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又從改革開放走向全面深化改革,見證一項項標誌性工程在祖國大地拔地而起,川流不息的軌道交通四通八達。

六十年奮力開拓,面對數千個安裝項目帶來的嚴峻考驗,她始終保持攻堅克難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招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外練善打「攻堅戰」,內修也有「繡花功」。

六十年創新發展,她一路斬獲魯班獎、國家金獎、詹天佑大獎、白玉蘭獎等400餘項獎項,獲得國家專利157項。先後多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先進施工企業、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設金杯獎等殊榮。

她是——上海建工安裝集團。六十年歷史畫卷,繪就她一路風雨兼程;六十年斐然成就,激勵她披荊斬棘的建設精神。站在新時代的潮頭,上海建工安裝集團將繼續擔當建築安裝行業內的排頭兵和先行者,進一步做專做強,全面實現「全國化、集團化、專業化」轉型,成為一家國內一流、令人尊敬的建築全生命周期機電工程總承包企業。

工業起家奏響發展強音

1958年,在上海市建築工程局的統籌協調下,分屬中央和地方管轄的建築工程部第五工業設備安裝公司、上海市水電安裝公司和上海市衛生工程公司三家國營專業安裝單位合併,於當年6月23日組建成立上海市工業設備安裝公司,揭開上海建工安裝集團發展的扉頁。

六十年風雨征程,起步於工業安裝。建設者們知難而進,勇於創新,圓滿完成了近百項市內外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在一大批高、精、尖工程施工中實現了新突破,進一步展示了企業在工業安裝領域的專業優勢,品牌知名度、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2015年10月,上海重點工程五號溝LNG站擴建二期項目中,運用空氣吹升法將鋼結構升至35.87米高度的儲罐頂層,並順利安裝就位。這項創造性的科學施工,前後僅用了兩個半小時,開創有史以來LNG 站儲罐設備安裝的新紀元。

另一項嚴峻考驗是2010年召開的上海市世博會,面臨世博一軸四館(中國館、世博中心、主題館、世博軸、文化中心)的五大戰役,上海建工安裝集團在世博建設中首次承擔了工程機電總承包的任務。這是前所未遇的浩大工程,是挑戰,也是超越。在世博園區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公司承擔了世博一軸四館、VIP世博公寓、酒店主要永久性場館,以及浦西江南三館和北部展區的機電設備安裝總承包任務。世博工程建設工期短、任務重、難度高、規模大、技術要求高,公司派出一支由六個分公司合作,400名強將、6000名精兵組成的精銳之師分批出征,夜以繼日地奮戰600多個日日夜夜,用智慧和汗水點亮世博,點亮上海。

面對緊張的工期,安裝集團強化預製加工能力,採用製作安裝一體化的模式,既大大減少對現場用地的要求,杜絕施工現場「臟、亂、差」和高噪音,也實現人力資源的「移峰填谷」,合理地分配勞動力,為項目部節約了40%的時間,保證按期按質完工。通過三維立體圖紙深化和工廠化預製方案的實施,對各類管道合理布局,管道排布合理、精確、錯落有秩,展示安裝施工的工程美學,實現暗管明敷的裝飾性效果。

一座座精品工程,一項項社會擔當。六十年間,上海建工安裝集團從一個普通安裝公司發展到具有建築設備安裝一級資質的國家二級企業;從僅能承接單一安裝任務發展到具有兼營設計、土建、安裝、裝飾、市政工程等多種能力的大型綜合型企業。砥礪奮進,勇攀高峰,安裝集團以其齊全的專業門類、先進的安裝技術、完善的施工工藝、雄厚的施工力量、有品質的安裝質量、出色的服務信譽成為上海城市建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為國家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為民惠民鑄就安裝品牌

楊浦大橋、南浦大橋、地鐵一號線、上海萬體館、上海游泳館、海關大廈、上海商務中心、上海電信大樓、曙光醫院、瑞金醫院……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一座座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在城市中拔地而起,背後是建設者們揮灑汗水、矢志堅守的縮影。

金茂大廈是公司在陸家嘴承接的第一座具有時代意義的超高層民用機電安裝工程,是當時的中華第一高樓及世界第三高樓。大廈總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高420.5米,地上88層,地下3層。1—50層為辦公區,53—87層為金茂凱悅酒店,88層為觀光層。項目於1994年4月開工,1998年8月交付使用。

作為公司承接的第一個超高層民用辦公樓項目,所面臨的困難也都是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在超高層民用項目中,垂直運輸至今都是工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所在。面對四百多米,八九十層的工程項目,安裝集團在工程建設中不斷探索和優化垂直運輸管理流程。除建工集團作為總包安排的吊裝外,安裝集團成立了自己專門的吊裝小組,利用管道井和暫時沒有安裝的電梯井道,通過卷揚機等工具進行獨立吊裝,作為工程集中供料的有效補充。超高層建築的垂直運輸對工程每個層面的施工預算要求很高,施工員們細心核算預算,並根據實際經驗,確立了每五個樓面設置一個材料堆發點的運管模式,為工程在進度上提供了有效的支撐。

城市交通的順利運行,背後也有安裝集團建設者們持之以恆的保障。浦東、虹橋國際機場T1航站樓改造工程要求在不停航的條件下進行施工,對航空運行保障、施工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確保航站樓的正常運行並順利完成機電安裝工程是改建施工中要解決的技術難題。為此,公司多次組織有關專家赴現場開展技術攻關,為工程建設排憂解難,有效保證各個施工節點。在浦東國際機場T1航站樓改造工程施工期間,為了不影響旅客的正常出行及保障過往旅客安全,項目部制定了白天施工採用手工作業,並搭設隔音防護欄,機具作業放在晚上機場停航時間段施工,獲得了業主的廣泛好評。

創新為魂引領行業發展

創新是驅動時代發展的脈搏,也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上海建工安裝集團六十年的發展歷史正是一部改革創新史。在建設國內一流全生命周期機電安裝工程總承包企業的道路上,安裝集團從傳統技術應用型企業向科技集成創新型企業轉型,在機電設備安裝領域佔領技術制高點,在新興業務領域建立市場競爭優勢。科技之花綻放得愈加絢麗多彩,形成科創集成相結合、科創環境相適宜、科創人才結構合理、科創成果支撐明顯的發展體系,讓人才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智慧充分涌流。

早在2008年9月,上海建工安裝集團就已經「結緣」BIM技術,成為國內首批引入和應用這項技術的企業。BIM技術通過數字信息,模擬模擬建築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將建築物的信息模型同建築工程的管理行為模型進行完美組合,四維模擬實際施工,便於在早期設計階段就發現後期施工階段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前處理。

為將BIM技術打造成核心技術,安裝集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成立BIM機電設計工作室。時至2011年,安裝集團又積極探索產學研之路,與清華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掛牌成為清華大學CBIMS標準研究實證基地,共同研究制定《企業BIM設計及運用標準》,使安裝集團走在了國內BIM研究與應用(機電專業領域)的前列。

五年來,安裝集團在應用BIM技術方面屢次斬獲大獎:在2011年「創新杯」建築信息模BIM設計大賽中,獲得上海中心大廈BIM應用「特等獎」;在2013年中國工程建設BIM應用大賽中,上海中心大廈機電安裝BIM應用成果獲「一等獎」;在2016年第一屆中國安裝協會「安裝之星」BIM機電應用大賽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項目獲「一等獎」;在2017年中國工程建設BIM應用大賽中,虹橋機場T1航站樓改造項目獲「三等獎」。

大型高精度機械設備安裝涉及面複雜、技術含量高、精度要求高,是設備裝置安裝的核心技術。六十年來,安裝集團先後承建瞭望亭發電廠國產第一套2.5萬千瓦發電機組的120噸/小時鍋爐、吳涇化工廠的2.5萬噸/年合成氨工程高壓管道和高壓壓縮機等一大批大型高精度設備的安裝任務,並在超高壓管道安裝、高壓壓縮機組安裝等方面破解許多核心技術難題。

2012年,在圓滿完成天津渤化石化60萬噸丙烯項目「塔王」吊裝後,集團再次順利完成了10台大型壓縮機的安裝試車,創造了安裝集團超大型壓縮機機組安裝施工質量、周期新紀錄。同時,大量大口徑工藝管道的安裝也創造多項之最,其中直徑最大的工藝管道達DN2100毫米。天津渤化石化60萬噸丙烯項目投料成功,既凸顯了企業高精度設備安裝的實力,也是企業「全國化」戰略成功實施的典範,充分展現安裝集團的建設者風采。

創新重在技術,更重在方向。隨著城市精細化管理不斷發展,全流程的「一條龍」服務成為安裝集團轉型新目標。推進設計與施工一體化的工程總承包模式(EPC),有利於提升建設單位對科學投資決策的重視度,有利於發揮企業的技術優勢和項目管理優勢,有利於提高工程建設的效率和建設水平。

近年來,安裝集團不斷向施工管理兩端進行產業延伸,初步形成諮詢、設計、採購、施工、物業等有關建築產業領域的產業鏈格局,提供從方案策劃、總包管理、深化設計、設備技術服務,到施工建造、材料設備到業主招標管理、專業分包管理、綜合調試、物業管理等全過程的專業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加快形成上安機電深化設計、BIM和機電顧問三大核心業務板塊,將上安機電打造為精通施工、具有專業深度和專業特色的設計院。

聚焦未來打造上海「高度」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隨著新科技日新月異的高速發展,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建設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新一輪以綠色、環保、節能為主題的建築更新改造也在快速推進,這些都為建築機電安裝企業提供了發展機遇。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安裝集團科技創新工作堅持以「專業化」為發展導向,以成為優秀的工業項目EPC工程總承包商和全產業鏈、建築全生命周期機電承包商為目標,充分發揮技術引領的核心推進力作用,將差異化競爭策略作為企業持續發展的切入點,努力構築並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競爭的能力,為企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動力。

面對新時代的建設機遇,上海建工安裝集團正在積極走出去,讓來自上海的一流技術和先進經驗在全國各地落地開花。2007年5月成立的天津工程公司是集團的第一個外埠公司,十一年來,天津工程公司承擔了津塔、地鐵3號線、藍廳數據中心、亞洲「塔王」蒸餾高塔吊裝等許多華北地區重大項目,承接任務量從2007年7000餘萬元增長到2010年4億元,2016年達到了6億元。天津工程公司的成功發展為集團開拓國內市場提供了寶貴經驗和新的思路。此後,東北、華東、重慶、成都、廣州、長沙等區域公司均留下了安裝集團的建設者足跡,全國化的戰略布局初步形成。

步伐要穩、質量要穩、人心要穩,才能走得長遠。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的生命線,是市場競爭的核心力,更是企業的形象和品牌。安裝集團至今已完成了海內外數千個安裝項目,涉及石油、化工、冶煉、電子、儀錶、機電、醫藥、建材以及高級賓館、辦公樓宇、大型公用設施和市政交通工程等,具備工業工程EPC總承包、高級民用工程機電總承包、智能化系統工程總承包能力,塑就一支能打善戰、敢拼敢贏的建設鐵軍。

面對新時代的歷史機遇,安裝集團通過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向「安裝夢」和「中國夢」邁出更近一步。2000年初,安裝集團從美國美科系統公司引進一條完整的製作薄鋼板法蘭風管的流水線,這在當時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風管加工設備。它以自動化程度高、加工速度快、質量穩定、提高材料利用率、常規年產量達每年50萬平方米等優勢,滿足了各類大型、超大型工程項目的需要。2003年,安裝集團從日本小松公司,引進了一台與TDC/TDF薄壁法蘭矩形風管生產流水線相配套的等離子切割機,進一步提升部件的加工能力,保證產品的質量。

針對大型綜合體、區域能源中心、星級酒店等項目機房管線布置複雜、管道口徑較大、管線焊口密集、焊接工作量大等特點,安裝集團於2010年開發研製短管-法蘭自動焊接專機,先後完成了天津北洋園體育中心、重慶奧特斯廠房、大連英特爾廠房以及本市東方體育中心、中山醫院肝腫瘤和心血管綜合樓、崇明體育館、上海煙草浦東科技創新區建設等項目各類機房管道的預製。技術水平處於國內行業領先地位,多個項目被當地主管部門列為技術推廣示範工程。

六十年砥礪奮進,無論在工業安裝還是高級民用安裝領域,安裝集團始終保持國內專業技術的領先優勢。在機電安裝領域解決高、尖、特、難等專業技術方面始終保持業內領先地位。專業技術優勢之所以長盛不衰,核心原因是始終把科學技術的發展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戰略,不斷進行科技體制機制的改革、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以「精總部,強基層,活項目」為抓手,立足集團治理,化解冗餘人員,優化內部機制結構,為集團進一步做大做強創造有利條件。面對新的時代機遇,這支勇立潮頭的鐵軍即將踏上新的征程。

(來源:解放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翱翔新聞 的精彩文章:

動物園遊客扔石挑釁老虎 親屬一旁鼓動:多扔點
ofo小黃車不免押金了!不文明用車將扣費

TAG:翱翔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