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容 > 清潔護膚防晒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對?戳進來看看!

清潔護膚防晒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對?戳進來看看!

原標題:清潔護膚防晒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對?戳進來看看!



清潔——保濕——防晒


是護膚流程最重要最基礎的三步


很多人卻犯了錯。

清潔,結果臉越洗越干,越洗越敏感??


保濕,結果悶出一臉粉刺痘痘??


防晒,結果還是晒黑了??


現在就帶大家找找原因。


潔面


清潔這一步是很多肌膚問題的根源,長期清潔不到位,黑頭、粉刺、痘痘、毛孔粗大、膚色暗黃等一系列的問題就會出現了


??洗面奶挑選:


現在的洗面奶貼的標籤很多,去黑頭、祛痘、美白…基本都是打醬油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清潔。


??乾性肌、敏感肌、痘痘肌首選氨基酸洗面奶。


??健康油性肌選氨基酸(主)+皂基(輔)復配的洗面奶,或氨基酸類和皂基類交替使用。


去角質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角質會在28天內代謝更新,不需要特別去角質。但由於年齡增長、作息飲食不規律、壓力過大等因素,角質細胞的代謝速度會減慢,老舊角質層就會扒在臉上。


??如果你的皮膚暗沉無光澤、對護膚品的吸收能力不佳、經常因毛孔堵塞導致長閉口黑頭痘痘,這時你就要考慮去去角質了。


去角質產品有三種:


??磨砂類——適合油性


各種磨砂膏、潔面儀


??酸類——適合油性、中性


最常見的就是果酸(AHA)了,包括乳酸、蘋果酸等。此外還有水楊酸、杏仁酸。


面部:NeoStrata芯絲翠果酸凝膠、寶拉珍選8%果酸精華、寶拉珍選2%水楊酸精華

身體:Alpha Hydrox 12%果酸身體乳


??蛋白酶類——適合乾性


嘉娜寶酵素潔麵粉


去角質頻率:


一般來說,油皮1周1~2次,中、干皮2周1次或1個月1次,具體看個人膚質感受。過度去角質會破壞肌膚屏障,甚至過敏,no zuo no die??


什麼人不適合去角質:


痘痘肌、敏感肌要謹慎去角質。炎症痘痘先治療,重敏肌先修復。


?去角質騙局:


有些去角質凝膠會搓出小粒粒,有寶寶以為這是把死皮、老舊角質都揉出來了。


其實不過是商家玩的小把戲,因為添加了高分子膠類成分,最常見的就是卡波姆這種增稠劑,往往是障眼法多過功效,所以沒必要迷信搓出泥的爽感。


深層清潔


常見的就是各種泥膜了,Ipsa粘土、科顏氏亞馬遜白泥、悅木之源活性炭、悅詩風吟火山、EVE LOM、格萊魅…主要都含有高嶺土、膨潤土吸附劑,能吸掉油脂,部分還帶有磨砂顆粒,輔助去角質。


??很多人神話了深層清潔面膜,其實也只能吸掉表面的皮脂而已,用完皮膚會比較乾爽通透,能降低毛孔堵塞的風險這是真的,但也沒有強大到能把毛孔深處的頑固黑頭給吸出來。


??油皮定期去去油還是不錯滴,干皮注意頻率,少用或不用,混合肌局部用。適當的皮脂對皮膚是有保護和保濕的作用的。



補水/保濕


我們常常說補水補水,保濕保濕,有人就以為保濕=補水,其實它倆不是一回事兒!


【補水】是給肌膚角質層的補充水分,短時間內讓角質層維持水潤狀態。


噴霧噴臉、拍化妝水、濕敷、敷面膜都算是補水。洗完澡皮膚水噹噹的,也是因為補了水。但這些「外源性」補水方式,僅僅作用於皮膚角質層,是進不了真皮層的,而且水分也會不斷向周圍環境散失蒸發,所以還需要鎖水。

【保濕】就相當於鎖水,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油膜,延緩水分蒸發。


水和油是不相融的,通過乳化劑,兩者才能在一個體系里共存,所以通常乳液、面霜中含有封閉性、保濕性的油脂成分。美容油就更不用說了。


??To干皮


補水+保濕,才夠給力。補水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敷面膜了,但面膜不含或少含油脂類成分,後續要塗上乳/霜,不然就白做了。


??To油皮


??油性不缺水:


健康油肌本來是比較省護膚經費的,自身分泌的油脂已經是很好的天然保濕劑了,就像很多油皮男生,什麼也不擦,也不會有肌膚乾燥缺水的問題。


??油性缺水:


現在很多同學喜歡折騰自己嬌嫩的皮膚,屏障受損了,自身的保水能力下降了,變成油皮也缺水。這時油皮也要加強補水了,覺得不夠後續再疊加保濕精華、乳液。


??To混合肌——分區護理。

??保濕力:噴霧<化妝水<貼片式面膜<保濕精華<乳液<面霜<護膚油<油膏。質地由輕薄到厚重。


??根據自身膚質感受、季節變化來選擇劑型和把握用量。


??原則就是先補水,不能滿足的情況下再逐步添加具有鎖水能力的保濕產品。


千萬不能死死遵循「 乳液——面霜——美容油 」來一套。大夏天、油田妹子控油都來不及了,還糊一層高封閉劑成分的霜、油,真不怕悶一臉粉刺痘痘????


?誤區:皮膚愛出油是因為缺水?


以前就被導購姐姐忽悠過「 皮膚愛出油是因為缺水,水油不平衡 」。NO,出油是皮脂腺分泌過多的油脂,缺水是角質層含水量不足,兩者的管理部門不同,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皮膚愛出油主要受遺傳、雄性激素、環境、飲食等因素的影響。不管是否補夠了水,該出的油還是會出的



??化妝水挑選


柔膚水、爽膚水、收斂水、高機能水,都統稱為化妝水。現在化妝水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命名也沒有明確的指向,所以不必拘泥於哪種水。

化妝水90%都是水,主要功效還是補水。部分會在補水的基礎上,添加劑消炎、舒緩的成分,可以根據膚質訴求來選:


?基礎補水——干皮親媽


MUJI高保濕化妝水、娥佩蘭薏仁水、蘭蔻粉水


?補水+控油——油皮親媽


城野醫生收斂水、歐緹麗皇后水、奧爾濱健康水、黛珂紫蘇水


?補水+調理(消炎鎮靜、調節油脂)——痘皮親媽


悅木之源菌菇水、科顏氏金盞花水、奧爾濱健康水、黛珂紫蘇水、法國珍貴水


?補水+舒緩(不含酒精)——敏感肌親媽


MUJI高保濕化妝水、IPSA流金水、HABA G露


??保濕乳/霜挑選

??吸濕劑——干、油性肌膚


原理:相當於補水


代表成分:甘油(丙三醇)、尿素、丙二醇、丁二醇、透明質酸等


如倩碧小黃油


??封閉劑——乾性


原理:相當於保濕


代表成分:各類油脂,如凡士林(礦脂)、礦物油、羊毛脂、角鯊烷等


如海藍之謎精華面霜


??仿生劑/修復劑——敏感肌、屏障受損的肌膚


原理:模擬皮膚天然成分,修復屏障,恢復保力能水

代表成分:神經醯胺、角鯊烷


如珂潤保濕乳霜



防晒


這個真的不能懶,除了防晒黑更重要的是防晒老


記住:防晒霜比美白/抗老精華便宜多了,防晒黑、防光老化比要美白祛斑、要抗皺抗衰容易多了。


防晒,就是防UVA和UVB。


UVA可以到達皮膚真皮層,造成晒黑、老化。


UVB可以到達皮膚表皮層,造成晒傷、變紅。


??物理防晒霜——敏感肌


特點:溫和低刺激、膚感較油膩厚重、會泛白


??化學防晒霜——油性、混油


特點:膚感清爽透氣、需要常補塗


??物化結合防晒霜——中性、乾性


這是防晒霜的主流,兼具相對溫和和膚感好的特點


??硬防晒——敏感肌、痘痘肌、屏障受損肌膚


防晒傘的防晒效果比防晒霜更給力,弊端就是沒辦法360°全方位防護,露出的腿還是會被地面反射的紫外線曬到。


UPF(紫外線防護係數)大於40,UVA透過率小於5%,才是合格的防晒傘。


??防晒霜挑選


?看場合:


日常通勤、去學校:SPF15、PA++


戶外、逛街、出遊:SPF30、PA+++


上山下水、軍訓:SPF30+、PA+++、防水


(日系用PA,歐系用UVA外畫個?,美系用broad spectrum字樣,都表示對UVA有防護能力)


?看膚質:


干皮:選保濕滋潤型


油皮:選質地輕薄、無油配方


敏感肌:選溫和配方、避開二苯酮-3高致敏成分


?看錢袋子實力


如果你壕,當我沒說


防晒霜對我來說是高消耗品,我一般不會挑太貴的買,有效果就行。


??敲黑板,防晒黑重點:


用量:


根據測試標準,一張臉大概需要1枚一元硬幣的量。所以帶防晒值的粉底都不能代替防晒霜。


補塗:


物理防晒霜會因出汗而稀釋掉,化學防晒會因日照分解掉,看情況補塗。


成膜後再上妝:


要帶妝的仙女,擦完防晒晾個幾分鐘,等成膜後再上妝。


室內、陰天要不要防晒?


UVA的穿透力比UVB強,可穿透雲層、玻璃。


室內靠窗位也要防晒,曬不到太陽的就沒必要擦了。


陰天見不到太陽,紫外線還是存在的,厚雲層也擋不住UVA,UVB也會漏網,比較嚴格的話也要防晒,可以換成低倍數的防晒霜。


防晒霜要不要卸????


看包裝說明。如果沒有,最不費腦的方法:拿你的洗面奶和防晒霜測試一下。塗了防晒霜後,用洗面奶洗,噴水後呈水膜狀,免卸。如果是一顆顆水珠狀,要卸。




基礎護膚是否正確,很大程度決定了你肌膚的好壞,跟美白、抗衰也是有關聯的,所以基礎護膚一定要足夠重視,可以省去後續的很多麻煩。



掃一掃


關注我們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COSME美妝 的精彩文章:

經常臉紅,酒糟鼻?玫瑰痤瘡日常怎麼護理?

TAG:日本COSME美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