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姜文是小編最喜歡的中國大陸導演,沒有之一。所以在聽到《邪不壓正》今年會上映的消息後,小編第一時間補了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和《太陽照常升起》,老實說前兩部也激起了小編想寫的慾望,但在看完《太陽照常升起》之後,小編覺得最值得寫的是這部,因為它最難懂,也最有趣。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毫不誇張地說,想搞懂這部電影光靠智商還不太夠,光靠歷史顯然也不夠,光靠懂電影也差一點,還要懂點男女之間的事情和一些高級的黃色隱喻。沒錯,隱喻兩個字幾乎貫穿了整部電影,很多時候,姜文就是赤裸裸地拍出了荷爾蒙,這個荷爾蒙也特么充滿了隱喻,在半推半就的作用下,該片的魅力發揮到了最大。

幾乎沒有人會懷疑姜文的才華和野心,他有著精英分子的高度和獨立,在炒作滿天飛,資本滿地跑的娛樂圈,姜文從來沒有放低過姿態,也沒有妥協過,他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拒絕了一切誘惑和解釋。他的責任感體現在題材的選擇上,而不是滿足廉價的主流價值觀,他遵循的一直都是內心的直覺。這麼一說,總感覺在懟國師和小鋼炮,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哈。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儘管我們說了解歷史和靠智商不夠理解《太陽照常升起》,但他們倆是這部電影的敲門磚。事實上,如果我們認真捋一下就會發現,姜文是個對歷史極度感興趣的導演,他的每一部電影都在講述歷史裡的故事,包括《一步之遙》和《讓子彈飛》,但他對歷史的理解更偏向於荒誕和慾望。

前戲鋪了半天,現在進入身體,哦,不對,是進入主題。《太陽照常升起》分為:瘋、戀、槍、夢四個章節,每個相對獨立,又緊密聯繫,充滿了魔幻現實主義的色彩。這四個章節起於1958年,終於1976年。學過歷史的我們知道,這兩個時間點對中國來說代表著非同尋常的意義,1958年「大躍進」「大鍊鋼」「人民公社」「吃大鍋飯」被搞起來,但因為這個運動搞死了超過3000萬人非正常死亡,簡單來說這是一個瘋狂的年代,用另一個詞來說就是浪漫。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現在我們直接翻到課本的最後10頁,從1958年開始講起。

電影里的這一年,兩個女子在西部大漠相遇,一個是去找男票結婚,一個是去找老公養孩子。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找男票結婚的結果很順利,過程很浪漫,婚禮很理想,而找老公養孩子的結果很失望,過程很辛苦,孩子生在鐵軌上。

這裡的浪漫體現在周韻和孔維上是完全不同的,孔維的浪漫是熱戀中的盲目。分開了三年的男友唐雨林突然說「來,跟我結婚,9月10日,我在這等你」,他還說「我會在路的盡頭等你」。路的盡頭在哪裡?路會有盡頭嗎?大概網上最常看到的盡頭就是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亞。那沙漠怎麼會有盡頭呢?姜文做了個完美的示範: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就問你服不服,撩不撩人。

「他的信滿是污言穢語,完全不堪入目,他寫了跟我的第一次,我看不下去,可是我又好奇,因為他寫的太像真的了」這是孔維收到男票信的感受,套用一句比較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女生喜歡的男生都是正經中帶著不正經的,但不正經又不能影響了正經,這就是談戀愛,充滿荷爾蒙騷動的那種。

但還不止,對唐雨林來說,他和女人發生關係這種事情就像開槍。槍是《太陽照常升起》裡面非常重要的隱喻,每個篇章都有,這裡的槍代表著男性的慾望。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而周韻的浪漫則是一個悲劇,她收到的消息是男友已經死了,而且喜歡的並不是她,糟糕的是他喜歡的女人非常多,就連給她的信都是寫給別人的,對他來說,他只是在周韻身上開了一槍,然後就走了,果然槍法很准(孔維的話)。

這樣的落差在婚禮上燃起的布飄過周韻坐的火車時形成了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對比效果,這一幕非常經典,兩個女人的命運幾分鐘就交代清楚了。但姜文的了不起在於這一幕之後的處理,剪影中火車經過,火車頭冒起的濃煙在日出前的背景中煥發出新生的活力,下一個鏡頭就是牛B的孩子生在鐵軌上,軌道鋪滿了鮮花。所謂魔幻現實主義,在大師的手裡只要一個鏡頭。當時的年代氣氛就像馬爾克斯筆下的《百年孤獨》,荒誕與慾望叢生,理智和科學幾乎消失殆盡。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弄明白了最後一個章節,差不多就看懂了整部電影的故事結構。回到第一章節的1976年,也就是18年後,周韻帶著孩子李東方住在中國南部的某個村落里。周韻夢見一雙紅色的繡花鞋,第二天買了回來,但又莫名其妙不見了,於是開始瘋瘋癲癲,不是上樹就是刨坑,搞得李東方很為難,很難堪。

周韻拿出李東方爸爸的信給李東方看,在信里他爸爸叫阿廖沙,他還知道他爸爸是志願軍,他住的地方是他爸爸的老家。

這一章節也出現了槍,「你爸先是這麼長,然後是這麼長,然後是這麼長,最後是這麼長」;「我爸?」;「你爸的槍」。這裡的槍是什麼意思呢?是職位的升級,軍官越大,配的槍越短,只有在外面打仗的士兵才需要長槍大炮,但到處散發荷爾蒙的姜文還表達了李東方爸爸對周韻的慾望,從長到短換句話說就是從硬到軟,不好意思,高明的姜文就是這麼黃暴,可從世俗的層面來說,權力就是槍,槍就是權力,更沒毛病。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但這個章節有兩個關鍵的細節不能錯過。一個就是李東方說的「可是我從來就沒看過你穿鞋」,一個就是「紅色的繡花鞋」。第一個可以帶出周韻已經知道下放的人估計就是他聲稱死去的男票,她想穿上鞋子去見他。第二個就是希望得到一場正式的婚禮,因為紅色繡花鞋一般只在婚禮上才穿。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看第三個章節才會煥然大悟,為什麼周韻突然就消失了,因為他真的看到了他的男票李不空,不過是帶著他的老婆,同時再回過頭看第一章節的繡花鞋神奇消失也預示著期望的落空。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從邏輯順序上來看,第三章節是《太陽照常升起》的尾聲。首先交代清楚了李不空和唐雨林(真名)是同一個人,現在他和老婆(18年前的孔維)被下放到唐雨林的家鄉,也就是李東方和周韻生活的地方,並且碰巧住在自己家。唐雨林的任務就是接受勞動改造,積攢工分,他的日常生活就是上山打野雞。

槍再次出現,代表著突兀和反抗。

其次,李不空和唐雨林的老婆,也就是繼母發生了關係,而諷刺的是李不空也讓孔維叫他阿廖沙,算是因果循環,自食惡果,老爸和兒子跟同一個女人發生關係,哎呀,這個口味有點重。但那是1976年,特殊時代導致的舊式信仰和道德已經統統被打倒,他們能信什麼呢?估計連自己都無法信任,那是信任危機,信仰缺失的時代。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最後,我們看第二章節的「戀」。這個章節是小編覺得僅次於第四章節的部分。從這個章節我們知道了唐雨林的槍是怎麼來的和為什麼會被下放到鄉下以及他亂搞男女關係,也就是第三章節崔健對他說的「這些年你在外面乾的亂七八糟的事,我在這不算上」。

不過除了理清人物關係之外,這個章節最好看的部分是姜文對1976年男女慾望的處理。主要集中在兩個:一個是唐雨林、陳冲、黃秋生擰床單的場景。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姜文帶來了一雙改大之後的鞋,台詞里陳冲問:「你是怎麼把它搞大的?」姜文答:「反正是搞大了唄」,注意下一個鏡頭,切到的是臉盆里的水,還有黃秋生尷尬的表情。看懂了么?

沒看懂也沒關係,可以回到第四章節唐雨林對孔維說的話「我能把你的鞋搞大,也能把你的肚子搞大」。嗯,還是不懂的話,小編無能為力了,估計你們還沒成年吧。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另一個是學校放電影時遇到的摸屁股流氓,黃秋生被誤會先後進來的陳冲和一個女人對他表白實在是有趣露骨又深刻。

「我就一把抱住你,告訴他們我愛他,我就是要你摸我」;

「我是你的人」;

「一聞到你,我就隨時可能暈倒,你的手一摸到我,我就不行了,我就想一下子栽到你的懷裡」。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這個台詞的厲害程度差不多等同於梁朝偉對湯唯說的「我可以聞到你身上的氣息,我不能專心」。他們共同表達著一個內容:赤裸裸的慾望。我們都知道,如果喜歡一個人一定也會迷戀他(她)身上的味道,嚴重的話那種味道會讓你魂不守舍。即使最後你們分開了,在未來的人生中,只要聞到那個味道,記憶就會幫你找回那個專屬的人,這是男女之間通用的法則,如果你沒有,那很遺憾,你可能不是在談戀愛,而是在談生意,看上的沒準不是他,而是他爸,哦不是,是他爸的家產。

另一個大媽型女生雖然是進來搞笑的,不過她的作用是展示戀愛里的嫉妒,也就是吃醋。味道的力量用完之後,姜文用了聲音。「大媽」見不到黃秋生,對他的思念變成僅僅聽到他的聲音就可以,即使他說的是「丟你老母」。很荒誕對不對,感情本就沒有道理可言。如果你說你喜歡一個人的身上的味道估計會讓人覺得太直接,但如果換成你喜歡一個人說話的聲音,瞬間就文藝了一點點,而本質上都是性的一種表達方式,就像有人喜歡腳,喜歡胸,喜歡手和喉結一樣一樣的。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但這些慾望不是孤立存在的,在那個備受壓抑的時代,姜文用極端的方式處理平靜下的波濤洶湧,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比什麼《芳華》不知道高多少倍。所以啊,什麼審查制度阻礙了好片的誕生,不如說你的才華不夠繞開死的條條框框啊剛哥。

最後的最後,我們回到片名「太陽照常升起」,很多人不知道這片名和內容有什麼關係,不過相信大多數看過電影的觀眾都對最後火車經過的天空印象深刻,那是太陽快要升起的時刻,那個時候,李東方剛剛誕生,日出東方,象徵著新生和希望。周韻喊了好幾次的「阿廖沙,別害怕,火車在上面停下啦,他一笑天就亮啦」也是這個意思,火車代表著時代,他代表著阿廖沙,意思是說:不要害怕,時代不會拋棄你,就算時代拋棄你,我也會在你身邊,你的笑容就是我的全世界。這是一個女人對愛人的表白,更是姜文對時代的讚頌。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那是1958年,對那個時代的人來說,同樣代表著新制度誕生的希望,可最後破滅了,就像周韻原先相信李不空(唐雨林),李不空讓他失望、絕望一樣,就像她最後只能吟誦「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一樣,她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

但無論如何,不管時代和個人命運多麼反覆無常、千瘡百孔,太陽還是會照常升起,這是希望也是絕望,很多事情不是靠個人意志就可以改變的,如果你不相信命運和註定,那世界就充滿了荒誕和不羈,但最終你會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些東西是註定的,比如規律,比如人性。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現在,回頭看那張胸和槍的海報,真的太切合主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