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來源:樂退族(ID:letuizu126)

在許多外國人的眼裡,中國遍地都是功夫高手。

當你問他們:「怎麼會有這種印象?」

他們回答:「親眼所見,就在公園。「

在公園的角落裡,哪裡有石塊和健身器材,哪裡就有高手們磨練身心的身影。

在中國,這些高手被人尊稱為大爺

然而,這可能並不是偏見,因為中國大爺們開掛的晨練方式,實在是驚呆了外國人。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赫芬頓郵報》曾對此進行了報道,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這篇題為《中國大爺比你強多了》的文章中,列舉了幾種中國大爺大媽們的晨練方式,仰卧起坐、俯卧撐、踢毽子、打乒乓等根本不在話下。

中國老人們充分展示了人類的靈巧,僅靠著一些鐵架子就能做出各種匪夷所思的健身動作。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四川某公園內,一位正在練功的大爺。額,這是傳說中的鐵頭功嗎?

我們身邊確實有這樣一群大爺,他們貌不驚人,衣不出眾,平日里的主要任務就是買菜做飯帶孫子。

可每當日出東方之時,他們在公園的角落裡成為人類肉體最強代表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50個一組的俯卧撐對大爺們來說,只是淺嘗輒止的開胃小菜。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各種奧運級別的花式360度單杠大迴環技巧才是追求,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在年輕人努力解鎖一字馬的時候,大爺們已經成功超越了180度的劈腿結界,成功修鍊成了「元寶叉」。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北京勁松北社區退休工人高遠明在表演「元寶叉」,「元寶叉」因形似中國古代的金元寶而得名

並且和許多年輕人一定要穿著壓縮衣,戴著運動手環,聽著音樂,不在朋友圈曬照片曬步數就不舒服的「炫耀式運動」不同,

這些大爺們有條褲衩就能鍛煉!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而且妥妥的都是小鮮肉們追求的「穿衣顯瘦,脫衣有肉」型身材。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大爺們有器材要練,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沒有器材創造器材也要練,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實在創造不出,那就徒手練。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就連英國的《赫芬頓郵報》都曾這樣報道過中國健身大爺:

沒有跑步機,沒有iPod,也沒有吸汗面料的衣服。沒有蛋白質奶昔,不做熱瑜伽,也沒有運動記錄器

只有攀爬架和令人難以置信的體能水平,那些中國老年人在公園裡展現了人類的靈巧。」

徒手就能打爆一票年輕人!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大爺輕輕鬆鬆就從一架雲梯上「盪」了過去。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大媽們花樣跳繩,好似活力少女。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這位大爺,您這柔韌度,我們年輕人自愧不如。

此外,倒掛、旋轉的功力更是直逼奧運體操運動員。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赫芬頓郵報》文章作者表示,最令人吃驚的是,這些老人們的運動生涯都是從退休之後才開始的

並且,這也不是中國某個社區的特殊現象,視頻里的健身器材在中國的大部分社區里都可以看到。

外國網友觀看視頻後高呼自己被欺騙了,稱西方媒體總是說中國人只在乎在奧運會上奪取金牌,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居住在中國的外國網友更是出面力證視頻的真實性:「一點兒也沒誇大,這些老人們的柔韌度比我好多了!」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還有人表示,十分羨慕能在公園裡自如運動的中國老人,

這跟美國大不相同,美國人有心臟病、高血壓、肥胖症,退休中心十分糟糕,老年人得不到社會的尊重。

去年,英國《每日郵報》用「功夫爺爺」來形容天壇公園那些肌肉結實的晨練大爺們。

文章寫道「中國的晨練老人們證明了在健身面前,年齡只是一堆數字而已。」

這些老人各有所長——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像蜘蛛俠一樣倒掛在運動槓桿上。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雙手撐在扶手上擺出盤腿坐的姿勢。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一位老奶奶能倒掛在雲梯上並抱住另一位老奶奶。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大爺給你們表演個半懸空俯卧撐

《每日郵報》文章稱,自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興起健身熱後,這些老年人已經在天壇公園鍛煉了20多年了

這些退休前從事著各種工作的人們,如今每天風雨無阻,聚集在這裡。日日的鍛煉不僅強健了他們的體魄,更是消遣退休時光的良方。

英國《金融時報》注意到,除了比較傳統的太極、麻將等娛樂活動,中國的退休人員也在進行徒步、騎行這樣的運動。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在上海的一個騎行俱樂部,一群60多歲的老年人,穿著緊身的專業服裝,每天都會堅持騎行。

多年前,這個團體曾組織過一次遠途騎行——花29天時間騎到內蒙古

其中,一位老人當時已經74歲了,他花了4000元人民幣給自己的老伴購置了山地自行車,自己則騎著一輛「買菜車」完成了全程1700公里的旅程。

《金融時報》的記者還加入這一老年騎行團體,騎著一輛「買菜車」和老人們一起參加春遊。

這名記者表示,幸好這些老年人把旅途縮短到15公里,不然自己可能會半路「掛掉」。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這名記者沿途看到不少在外鍛煉的老年人,他們一個個顯得精力充沛,相比年輕人們,這些老年人似乎在用這種方式重溫青春歲月。

他們不打算就守著攢下來的人民幣生活,也不想花時間插手子女的生活。

有一名66歲的退休老人就表示,自己情願把錢花在自行車裝備上,也不要花在葯上

未來,老年人佔總人口比例會越來越高,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年輕消費者群體會因為市場細分而縮小,富裕而健康的老年消費者則會增多。

他們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對於健康食品、衣服、旅行和娛樂,會有著不同於年輕人的獨特要求。

剛剛拍的,中國式特殊鍛煉驚呆老外……

人們常說少年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未來,但有時,老年人更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精氣神」。

但年齡和病痛並沒有成為大爺們追求運動的阻力,因為他們都有一顆熱愛運動的心,正是這種熱愛讓他們成為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功夫高手

都說少年強則中國強,老年強難道不更是中國強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藝術家 的精彩文章:

啥?任伯年差點挨拳腳~
5點看透身邊小人,6招教你和小人相處!

TAG:中國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