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外科苑」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二)

「外科苑」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二)

「外科苑」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二)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微信訂閱號【外科苑】專欄,逢周六推送!本欄文章由該院外科專家名醫親自撰文或指導寫作,內容涉及眾多外科常見病的科普講解與防治建議,實用、權威!敬請關注!

「外科苑」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二)

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二)

文/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影像科 王芳軍主任醫師

常被問及的問題

近年來,「輻射」一詞已可誘發人們不安的心理反應,令人惟恐避之不及,一些不太靠譜的「科普知識」推送,似乎更加助長了人們對於輻射的恐懼。

由於我常年身涉「輻射事務」,也經常聽到一些人提出如下的問題:

1、早兩天照了片,今天卻發現懷孕了,一定要打掉胎兒么?

2、好不容易懷上孕,卻又受傷骨折了,能夠照片么?

3、長期在電腦邊工作,懷孕後電腦會影響胎兒發育么?

4、昨天在機場過安檢,胎兒會出現異常么?

……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從提問的語態和問題的字裡行間,我們能夠明顯感到提問者的焦慮和不安。

對於這些問題,在網路上可以輕易地查到很多答案。

然而,這些問答靠譜嗎?為什麼不同的解答相互矛盾,令人糾結?當然,似是而非、答非所問的解答也比比皆是,這就讓人恐懼依舊(甚至是加深)、無所適從了!

如何答好這些問題?

我想,關鍵是要明白提問者到底想了解什麼,他們又在擔心什麼?

所以,我嘗試著分解一下問題的內涵,並提供盡量靠譜的回答。

1、人們為什麼會恐懼輻射?

「外科苑」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二)

人體接受電離輻射時會產生電離效應,即使體內不帶電荷的原子、分子電離成帶電的離子,從而產生「生物效應」,組織器官內的分子結構可能裂解,細胞完整性可能發生損傷。特別是代謝旺盛的器官組織更為敏感,如性腺、甲狀腺、造血系統等,胎兒、嬰幼兒發育迅捷,受電離輻射的影響也最為突出。

根據受輻射的程度不同,電離輻射可以造成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損傷或誘發腫瘤等疾病,從而危害健康甚至是生命。因此,人們出現對電離輻射的恐懼也就不足為奇了。然而,人們從簡化的角度,把有危害的電離輻射簡稱為輻射,一些不靠譜的「科普」無意或有意地擴大了輻射危害的範圍(比如防輻射服、防輻射植物等的推銷活動),再相互「以訛傳訛」,恐懼輻射的心理就這樣被擴散開來了。

2、輻射的危害與什麼有關?

「外科苑」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二)

前面提過,輻射是否有害,與其是否能夠引起物質電離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可能是更重要的方面,還是與受照射的劑量相關。

怎麼理解這個問題?是否能夠引起物質電離(即是否稱得上是電離輻射)與「每一條」輻射線的能量有關,而是否真正能夠使人體產生有害的「生物效應」則與這樣的輻射線的總量密切相關。

換句話說,儘管人體遭受到高能量的電離輻射,但如果其總量是很少的,則並沒有關係。因為人類並非那麼脆弱,在進化過程中早已具備自我修復能力,以適應一定的輻射損傷,從而避免小劑量電離輻射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3、醫院內哪裡有電離輻射源?

「外科苑」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二)

醫院內裝配的X光機(包括透視機、胸片機、乳腺機、口腔全景機、胃腸造影機、斷層攝影機、床邊攝片機等)、CT機、DSA機等都是能夠產生X射線的設備,它們在通電時,就會產生X線,所以都是電離輻射源。由於各個醫院的架構不同,它們可能被配置在影像科(或稱醫學影像科、放射科等)、骨科手術室、口腔科、牙片室等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設備只有在向X線球管通電的那些「瞬間」才有射線產生(這時防護門上往往有紅燈警示),而平常的絕大多數時間,包括技術員擺位置時,都是沒有X線發生的,故輻射防護是比較容易實現的,沒有必要恐懼。

醫院內的核醫學科(或核醫學室、ECT室、PET檢查室等)、放療科等處則有放射性核素存在,與通不通電沒有關係,其輻射的高低與屏蔽防護、核素種類和存放的時間(過了多少半衰期)等相關。如果要在這些地方停留,就要嚴格遵守警示標誌和指引以及操作規程,絕對不能大意。

4、磁共振(MR)有輻射危害嗎?

「外科苑」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二)

有了前面的知識積累,我們知道,輻射是肯定有的,但是磁共振檢查室卻並不存在需要做好防護的電離輻射。MR機在通電時,其主要的用電與國內日常用電的工作頻率都是50赫茲(50Hz),其梯度線圈、射頻線圈的切換和工作頻率也遠遠沒有達到電離輻射的頻率範圍。因此,儘管其曾經有「核磁共振」之名,但其確實與放射性核素沒有關係,也從不具備引起人體內組織器官電離的能力,所以大可不必擔心。所以,磁共振可以安全地用於產前檢查,其機房也不需要進行輻射防護。

而進入磁共振室的安全隱患,最關鍵的是有可能忽視對磁性物質的關注,從而誘發意外事故。另外,目前磁共振室內常常還有煩人的噪音,這倒是值得關注的地方。

5、超聲檢查有輻射危害嗎?

「外科苑」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二)

超聲檢查用的超聲波,與我們人耳能聽到的聲波在本質上是一樣的,是一種機械波(就像是石擊水面產生的水波一樣),只不過是它的頻率超過我們所能聽到的聲波而已。超聲波與電磁波在本質上不同,它的輻射不是電磁輻射,所以也沒有電離輻射,因此也是非常安全的一種醫學檢查。機械波與電磁波的不同還在於,頻率越高的超聲波穿透力越弱,而電磁波卻是頻率越高穿透力越強。

超聲波可以安全地用來進行產前檢查,對胎兒、嬰幼兒都不會產生實質性的損害,成年人的超聲檢查就更不必害怕了。當然,如果要鑽「牛角尖」去較真,醫學上所用的超聲波也是通過電磁變換的能量轉換實現的,也需要通電才能得到超聲波的,電磁輻射還是有的吧?那我也似乎無語了。只不過,如果一定要這樣敏感,那你家裡就該拆除空調和電風扇了哈!

6、長期在電腦邊工作危害大嗎?

「外科苑」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二)

早期的電腦顯示屏是電子管(CRT)的,有可能產生極微量的X線,從理論上講,如果長期在旁邊工作,對身體是可能有些影響的。但目前已經全部淘汰CRT顯示屏,電腦主機及其顯示屏等也不過是一件普通的電器罷了,它的交變電流工作頻率也就是50赫茲(50Hz),雖然其的確也有一定的電磁輻射,但卻已經不存在可能誘發人體生物效應的「電離輻射」了。因而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對電腦的輻射感到擔憂。

如果一定要說長期在電腦邊工作的危害,我倒認為是需要注意久坐可能誘發靜脈血栓的風險。再者,長期不活動,肌肉也會萎縮,型男美女可得注意喲!電腦旁邊因為電磁感應等問題,常常會吸附灰塵或微生物,也需要進行經常性的清潔工作(如洗臉、吸塵)才好。

有關細節問題,歡迎到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介入科「靜脈曲張專病門診」進行諮詢。

地點:門診樓三樓一號診室

諮詢電話:

介入病區020-36470462

介入室020-36591748

專家簡介

「外科苑」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二)

王芳軍,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介入診療和醫學影像診斷,兼有醫學教育任務。

出診時間:周五上午(門診樓三樓一號診室)

溫馨提醒:

請關注下方「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或「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公眾號。關注後進入頁面菜單欄「就診助手」或「門診服務」,搜索「醫生姓名」即可挂號。

「外科苑」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二)

覺得不錯,請點贊↓↓↓

「外科苑」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的精彩文章:

「外科苑」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瞭然於胸?(之一)
6.23 嶺南名醫雲山大講堂開講啦!有「哮喘、睡眠呼吸病」的朋友,白雲晚望,不見不散!

TAG: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