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世民登基前,李淵退位提出一個條件,李世民聽完後殺了10個侄子

李世民登基前,李淵退位提出一個條件,李世民聽完後殺了10個侄子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也是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和詩人。 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

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相信這點都為世人所知,李世民在為政期間是一位很賢明的君王,在位期間把國家治理的繁榮昌盛,使得周邊的國家紛紛前來朝賀。

李世民四歲的時候,就有人曾對李淵說這孩子長到二十歲必能濟世安民,大業十一年年近17歲的李世民開始征戰沙場、奔走四方,11年的磨練讓他無比的勇猛睿智。卻也修鍊了十分冷酷的心腸。三天坐上太子,兩個月登基稱帝。玄武門之變為李世民在史上記上了最殘忍的一筆,突如其來的手足相殘讓已經60歲的李淵萬念俱灰,同是一脈親生何必你死我活,皇權之下的親情也許只剩下相煎太急。

心灰意冷的李淵什麼也沒有說,痛快的給了李世民想要的權力和一切,只有在退位的時候才提出了一個請求,垂老的李淵苦苦哀求李世民:兄弟已死,留下的10個幼年孫子一定不能再殺了。李世民二話沒說就答應了,可是他馬上反悔了,不殺侄子自己的位置就名不正言不順,再說殺父奪位之仇不共戴天,等孩子們長大了肯定會報仇的。親信幕僚們引經據典,畢竟這樣的前車之鑒數不勝數,李世民就此狠下心把自己的10個親侄子全部都殺了。

李世民在政期間,在政治上任用人才、從諫如流、完善制度、河清海晏。在軍事上多次用兵,把突厥等邊境的少數民族打回了沙漠,將唐朝領土擴大獃了空前強大,很多小國蠢蠢欲動都被唐朝軍隊打的稱臣。在文化上,唐朝和周邊國家文化融合,唐太宗的這種認識和思想,顯示了處理民族關係和中外關係的仁和寬厚的胸懷。在這種思想和胸襟指導下,貞觀時期推行了十分開明友善的民族關係和中外關係政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耀眼的晶瀅 的精彩文章:

唐朝最牛太監,日本朝覲時,將日本第一美人佔為己有!晚年很幸福

TAG:超耀眼的晶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