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重磅發現:阿茲海默病的真正元兇找到了?病毒感染!

重磅發現:阿茲海默病的真正元兇找到了?病毒感染!

阿茲海默病是新葯研發人員難以逾越的鴻溝。早在100多年前,人們就已發現了它的存在。但直到現在,我們依舊沒有開發出一款有效預防或治療這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新葯。更誇張的是,最近一系列臨床試驗的失利表明,β澱粉樣蛋白這個過去幾十年的主攻方向,可能壓根就不是真正的病因。可以說在阿茲海默病面前,人類顯得一籌莫展。

昨天,在線發表在《細胞》出版社旗下《Neuron》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則用大數據的方法,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潛在致病原因——病毒感染。這篇論文一經刊出,立刻引起了廣泛關注與討論,並得到了《紐約時報》等知名媒體的報道。

該研究得到了《紐約時報》等知名媒體的報道(圖片來源:《紐約時報》官網截圖)

在這項研究里,科學家們首先對944個大腦樣本進行了分析,其中622個樣本來自阿茲海默病患者,322個樣本來自健康捐獻者。他們做了兩個測試,第一個是分析DNA,了解兩者的遺傳信息有何不同;第二個是分析RNA,了解兩者的基因表達水平是否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兼具如此數量與深度的大腦樣本分析,這還是頭一回。

分析結果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患者與健康人的基因表達模式有明顯不同,這並不令人奇怪。但出人意料之外的是,這些改變似乎與病毒感染有關。

「我想要找到(治療阿茲海默病的)新葯,但我找到的只有這些愚蠢的病毒。」本研究的負責人Joel T. Dudley教授半開玩笑地說道。他坦言自己只是一名「玩大數據的」,並不是什麼阿茲海默病的專家。但就是這名「圈外人」,或許找到了阿茲海默病的關鍵。

發現阿茲海默病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後,Dudley教授的團隊開始尋找可能參與發病的病毒類型。在患者大腦樣本中,他們發現人類皰疹病毒(HHV)6A與7水平明顯上升,且與阿茲海默病的癥狀呈正相關。這些病毒在大腦中做什麼呢?科學家們發現,它們在腦細胞里,能影響BACE1、PSEN1、APBB2等經典的「阿茲海默病基因」的表達。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許多癥狀,有可能僅僅是病毒感染帶來的後果。

諸多「阿茲海默病基因」會被病毒所影響(圖片來源:《Neuron》)

這一下子就給人們敲響了警鐘。要知道,很少有人能逃過這一大類病毒的感染。它們會在人體內潛伏很長一段時間,並在衰弱時突然爆發。如果它意外地突破血腦屏障,就可能會帶來阿茲海默病的風險。

美國國立衰老研究所的負責人Richard Hodes博士指出,這是首個用大數據和無偏見(unbiased)的方法,用有力證據表明病原體參與阿茲海默病的研究。另一些學者則說,病毒可能觸發了大腦中的免疫反應,激活了這些阿茲海默病基因,導致癥狀。

病毒感染可能在阿茲海默病的發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圖片來源:Graphic by Shireen Dooling for the Biodesign Institute at ASU)

需要注意的是,僅依靠目前的證據,我們尚無法證明病毒感染直接導致了阿茲海默病。但本項研究,以及另一篇即將在下個月出爐的論文,清楚地表明了病毒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這些病毒可能是驅動阿茲海默病患者免疫系統的重要角色。」 Dudley教授補充道。

如果這一機理最終得到證實,那對於阿茲海默病研究領域而言可以說是顛覆性的發現。我們將以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阿茲海默病的發病,並尋找大腦中潛在的病毒、細菌、以及寄生蟲等感染。針對這些感染,我們有望帶來治療阿茲海默病的全新藥物,而不必將注意力都花在製造β澱粉樣蛋白的基因上。

至少,一些分析已經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在今年4月發表的一篇論文上,來自中國台灣地區的科學家們發表了一項長期大型研究的結果——在30000多人里,感染皰疹病毒的患者,罹患老年失智症的風險是對照組的2.6倍。而在使用抗病毒藥的群體中,這一風險降低了90%。

也許,是我們把阿茲海默病想得太複雜了。

SUMMARY

Investigators have long suspected that pathogenicmicrobes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onset and progress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AD) although definitive evidence has not been presented. Whether suchfindings represent a causal contribution, or reflect opportunistic passengers of neurodegeneration, is also difficult to resolve. We constructed multiscale networks of the late-onset AD-associated virome, integrating genomic, transcriptomic, proteomic, and histopathological data across four brain regions from human post-mortem tissue. We observed increased human herpesvirus 6A (HHV-6A) and human herpesvirus 7 (HHV-7) from subjects with AD compared with controls. These results were replicated in two additional, independent and geographicallydispersed cohorts. We observed regulatoryrelationships linking viral abundance and modulators of APP metabolism, including induction of APBB2, APPBP2, BIN1, BACE1, CLU, PICALM, and PSEN1 by HHV-6A. This study elucidates networks linking molecular, clinical, and neuropathological features with viral activity and is consistent with viral activity constituting a general feature of A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病毒學界 的精彩文章:

蘇州大學鄭慧教授揭示RNA病毒免疫逃逸新機制
PNAS:科學家發現寨卡病毒宿主種屬限制性的關鍵因子,助力病毒易感動物模型的開發

TAG:病毒學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