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捅了「馬蜂窩」的魔性廣告,你真的「知乎」?

捅了「馬蜂窩」的魔性廣告,你真的「知乎」?

世界盃如火如荼,不管是酣暢淋漓的精彩對決,還是令人扼腕的冷門迭爆,都在這個夏天掀起了一股足球旋風,成為街頭巷尾、網上線下的熱門話題。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比賽期間央視播出的一些魔性廣告也引發了持續的討論和爭議。不知道這幾天,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慨,也想一吐為快?

洗腦廣告大行其道

被淹沒在輿論口水當中的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們,利用反覆洗腦式的廣告詞,簡單粗暴,狂轟濫炸,徹底惹毛了一些觀眾。

甚至有網友發起了「最爛世界盃廣告」的投票活動,「世界盃冠軍是誰我不知道,但是最煩的廣告就在這幾個裡面沒跑了」。

十年前,還只有腦白金、恆源祥等少數幾個品牌採用這種反覆強調概念的洗腦式廣告,而如今卻大有遍地開花之勢。

馬蜂窩廣告唐僧念經似的「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GIF

Boss直聘「升職!加薪!升職!加薪!找工作!」的吼叫,知乎「你知道嗎?你真的知道嗎?你真的確定你知道嗎?」的啰嗦,可以說將這種洗腦廣告推向了巔峰。

好還是不好?的確沒辦法簡單去評判。支持者認為,無論愛恨,總之是被記住了,廣告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反對者則對這種毫無創意的洗腦廣告無奈又反感,甚至自動調低了對這些品牌原本的好感。

廣告要有調性

從品牌推廣的角度來講,知識君覺得,這些魔性廣告很難說是成功的。比如這次知乎和馬蜂窩雖然有兩大男神代言,但依舊阻擋不了知識君想要吐槽它們的內心。

被記住的方式有很多種,最典型的莫過於臭名遠揚和芳名遠播,如果是以降低品牌美譽度的方式來提升產品的知名度,未免得不償失。

知名度只是解決了「你是誰」的問題,只有美譽度才能最終完成需求的轉化。就像下面這個創意廣告,「我們都愛可口可樂!」背景卻是百事可樂的經典藍色,看不懂?注意底部的日期,4月1日,愚人節,讓人猝不及防的神轉折,相信對品牌的讚譽瞬間就加分了不少。

有人說知名度和美譽度不可兼得,先通過魔性廣告的大量曝光來提升知名度,再逐步建設品牌的美譽度。知識君覺得,這種觀念本身就是一個悖論,就好比我今天通過裝瘋賣傻、粗暴惡俗出了名,但又希望以後你們想起我的時候,忘記我以前做過的傻事。

其次,魔性廣告和創意廣告的區別,就好比是硬廣和軟文的關係。沒有人單純地喜歡看廣告,相比魔性廣告的簡單粗暴,創意廣告這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傳播方式更容易被接受,轉化率自然也更高。

再有就是主動傳播和被動傳播的問題了。洗腦式的廣告要說能夠被人們主動傳播,那也是由於憤怒、無奈、吐槽引發的副產品,而創意廣告的主動轉播則是情不自禁的,發自內心的,並演變成為社交工具,其說服力非魔性廣告能比。

可以說,對廣告效果的急功近利催生了魔性廣告的盛行,但品牌形象的建設卻是長期的系統工程,做廣告,還是要腳踏實地,從長計議。

對於這些反覆洗腦的魔性廣告,你怎麼看?

? end ?

品牌推廣及其他商務合作請聯繫

更多原創經典爆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告知識網 的精彩文章:

主題餐廳招牌製作全攻略!

TAG:廣告知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