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少不懂音樂

年少不懂音樂

人說音樂無國界。我不敢苟同。以我為例,我就根本聽不懂外國的歌曲樂曲。那一年,跟我哥一起去看芭蕾舞劇「天鵝湖」,劇場里非常安靜,我全神貫注盡了最大努力,愣是沒看懂聽懂,不知道我哥看明白了沒有,也沒好意思問他。看不懂耳能熟詳的」天鵝湖「,的確不好意思啊。

我沒有接受過音樂教育,如果有,也僅僅是小學時的簡譜視唱練習。老師腳踩踏板彈著風琴,我們便跟著唱音階、音長什麼的,如此而已,算是學過樂理了。後來沒啥事時,有人弄來一本五線譜教材,看了幾天,沒個所以然,記住的只有CDEFGAB了。那時聽人說,考音樂學院時,老師給個基準音,再隨手彈一個音,考生要能準確的說出是哪個音有點類似現在大獎賽的測試題。好難啊。

鋼琴是樂器中的皇后。那時,一般人做夢都不會想,吹個笛子,拉拉二胡,就夠文藝范兒了,整條街走到尾,沒一家有鋼琴的(鼓樓區除外)。因為殷承宗,鋼琴得以放下高貴的身軀,後來的克萊德曼獨樹一幟,硬生生的注入流行音素,激活了鋼琴新的生命力。而今,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小區里處處可以聽到鋼琴聲,恐怕也是起跑線上必備的利器。

小提琴不陌生。梁祝聽了N遍了,圈子裡有個初三的學長,小提琴拉的相當不錯,南京話說是通吃一片。他小提琴拉的確實好,不知道何時開始練琴,師從誰,家境平平常常,天賦好像不錯,沒見他死練琴,梁祝拉的有模有樣了,很有點俞麗拿的韻味,也熟練,從頭到尾沒錯的地方。梁祝我很熟,不費勁就聽得出來。那時俞麗拿的名氣大,都是梁祝鬧出來的,知道盛中國的很少,我碰巧聽說盛父在南京某院校任教,才知道有這麼號人。初三學長後來跟我們一起到蘇北插隊,沒過多久給招進了部隊文工團,早早結束了插隊生涯,前途一片光明。

那時期,玩笛子二胡的不少,大都是玩玩就扔了。樂器不是好玩的,沒老師教,沒天賦,怕吃苦,很難玩下去。那時二胡界公認為北王南閔。聽說北王(國潼)夏天練琴時,肩上搭條毛巾,面前放盆涼水,大汗淋漓的窮拉不舍。很多人學了幾天樂器,雖無所成,但畢竟懂了點入門知識,了解了一些名曲,不知道這算不算玩票。我喜歡二胡,時常厚著臉皮問別人借回來,咕嘎咕吱的拉上幾天,所以知道劉天華,阿炳,閔慧芳,也知道良宵,二泉映月,江河水,有的能完整的背譜。熟悉就好多了,聽的時候不至於對牛彈琴,不敢說聞弦歌而知雅意,但多多少少可以欣賞一點了。音樂還是能愉悅人的。

青春總是要飛揚的。那一段時間,無所事事,玩玩樂器,不為打發時間,而是我們的青春在萌動,在飛揚。時代的烙印不動聲色的侵淫著我們的青春。我們一無所知,依舊揮霍著自己的青春。

五零後的少年,貧瘠卻不識愁,一任滾滾長江東流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最新米蘭時裝周,娜奧米·坎貝爾「寶刀不老」,王俊凱頗有風度
落後的英國何以彎道超車?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