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生前可媲美武則天,死後卻受到百般侮辱

她生前可媲美武則天,死後卻受到百般侮辱

原標題:她生前可媲美武則天,死後卻受到百般侮辱


晚清最出名的女人是慈禧,這並不是她創造了多少豐功偉績,而是她最為特殊的六十大壽,因為這一次大壽挪用了軍費,落了個聲名狼藉的境地。


慈禧作為一個寡婦,直到中年她才從後宮走向政壇。十幾年的政治生涯,讓她自以為她是天生的政壇人物,因為這個時代剛剛平定了太平天國之亂,清朝的士大夫們已經開展了洋務運動,外國列強也沒有再大規模攻打中國,和前幾年對比起來,這是一個亂世中難得一見的太平時期。正是如此,她覺得在她六十多歲的時候,是該好好慶祝一番。


做這件事情,慈禧覺得是非常簡單的。慈禧已經體驗過十幾年的專制皇權生活,大臣在他手下如同螻蟻一般,慈禧的意見不容被手下反對,所有的臣民的決策都不如她精明。那些學乖的臣子也知道,只要能讓老佛爺開心,什麼事都好辦。甲午戰爭能夠和日本人打,也是手下根慈禧說,日本人很好打的,有百分百打贏的把握。老佛爺只要安心過好大壽,海軍打戰這種事靠我們就行,分分鐘能夠揍扁小日本。



老佛爺聽到這話,也覺得是時候犒勞自己了。這圓明園前十幾年被列強燒毀了,「如今國富民強,為何不整頓整頓?」為此她從海軍那裡挪用軍費,並且用這些銀子造了一座石舫,也就是石頭觀光船。這在平時並沒有什麼事,因為皇帝用軍費打造私人生活,大家覺得是合情合理的。當時有戶部尚書反對,好好的錢不造真船,幹麼要造艘假船呢?這件事慈禧聽了當然不高興,後面的人自然不再提及。

慈禧覺得這一事情並不荒謬。「恁看那大戶人家的過壽,不也和我們一樣闊氣嘛」,再說大壽辦出名聲,辦出氣勢,也能讓全國人民看出形勢一片大好,外國列強也不敢輕易動手。這等一石二鳥的伎倆不用,那就得直面戰爭啊。說白了慈禧就是想過生日,而且越風光越好。畢竟是太后生日,那時候朝野上下都充滿著快活的空氣。



甲午海戰的戰局最後是戰敗的。全國臣民覺得這事不能讓太后知道,否則就得砍頭了。於是報紙上、朝野上紛紛都不說真話,太后聽多了自然也覺得,那些戰敗的消息都是謠言。直到到紙包不住火的時候,眾人還說這件事不是太后的錯,錯在中堂大人指揮不當,李鴻章大人主動出來圓場背個鍋,提出避戰求和,最後還簽了兩億銀子的條約。


等到大清滅亡了,所有的人再提到甲午海戰,大眾都會一致指責慈禧,說就是這個女人把好好的中國敗壞了。民國初期,軍閥孫殿英帶著手下的士兵來到了北京郊外的清陵,因為軍費不支,所以打了掘墓得寶的注意。他們驚訝的發現,當時大清的社會雖然貧困潦倒,皇家卻仍然能夠收斂大量的珍寶,這些財寶大部分也在慈禧的墓室里。


孫將軍看到了也不客氣,把所有財寶都抄了回去,慈禧的屍體卻任人踐踏。聽到這事的溥儀已知清史龍脈已毀,卻也只能仰天悲嘆。等到有人來到陵墓的時候,看到的是腐爛不堪的殘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談史 的精彩文章:

老人當街攔住皇帝,直接辱罵,皇帝還把老人接進皇宮,待如上賓
他曾被日軍俘虜,後踏上日本,加入日籍,但從沒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TAG:讀書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