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常寧「廉潔將軍」彭明治:從來不為親屬謀私利

常寧「廉潔將軍」彭明治:從來不為親屬謀私利

從常寧走出的開國中將彭明治一生波瀾壯闊,他廉潔自律,光明磊落和從不為親屬謀私利的品格更是備受後人尊崇。

他參加過南昌起義和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參加了平型關等戰鬥,後任蘇魯豫支隊司令員,率部挺進蘇魯邊地區開闢抗日根據地。皖南事變後,他任新四軍三師七旅旅長,投入建立鞏固發展蘇北抗日根據地的鬥爭和反「掃蕩」作戰。日本投降後,彭明治先後參加過四保臨江、平津等戰役,指揮了軍史上著名的秀水河子殲滅戰。解放後,他先後擔任駐波蘭大使,河北省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彭明治將軍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無論身處何種職位,始終保持革命本色,堅持原則,廉潔自律,從不以權謀私,對子女及家鄉親屬也嚴格要求,不讓他們因為為將軍親戚而搞特殊。作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彭明治將軍忠勇廉潔的崇高風範在家鄉至今仍傳為美談。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楊得志任115師685團團長,彭明治仍擔任參謀長。開赴抗日前線,首戰平型關。日軍板垣師團一部從靈丘向平型關方向進犯。115師奉命側擊該敵。685團會同686、687團利用平型關東北辛庄至小寨村公路兩側高地的有利地形設伏。當日早晨,685團的戰士們待日軍汽車一輛接一輛地開進伏擊地域後,命令下達後,頓時,機槍、步槍、手榴彈同時開火,日軍死傷甚多。隨後,彭明治率部衝鋒,與日軍展開肉搏戰,彭明治手起刀落,幾個日軍的頭顱隨即落地。這次勝利打破了日本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平型關戰役紀念館資料記載,該次戰鬥共殲滅日軍1000餘人,而彭明治所在的685團就殲敵500多人。

彭明治指揮的秀水河子殲滅戰,被軍事史家稱為「東北民主聯軍在東北戰場的首次殲滅戰」、「我軍在東北戰場上的首次亮相」。彭明治作為前線總指揮,制訂了兩套作戰預案。此次戰鬥斃傷敵700餘人,俘敵900餘人,繳獲大量武器,打擊了國民黨軍氣焰,鼓舞了我軍士氣。

解放後,我國著手建立外交幹部隊伍。周恩來總理物色好了將要出任駐外使節的主要人選,彭明治也在其列,此時他擔任第四野戰軍第13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兼南寧警備司令員,正在廣西指揮剿匪。彭明治是我軍高級將領中為數不多的在20年代就認識周恩來的人之一。彭明治在波期間,致力於發展中波友好合作關係。當時使館沒有波文翻譯,只有幾名英、俄文翻譯,且大都只學過一年半載,工作起來很吃力,有時不得不帶字典。隨著工作的開展,語言問題更加突出。彭明治想辦法組織全體館員學習波蘭語,請了一名懂英語的波蘭人當教師。大家學習的興緻很高,進步也很快,半年多就有了起色。彭明治擔任駐波蘭大使將近兩年。期間,中波兩國政治、經濟、文化關係發展很快,其重要特點是雙方重視官方的交流和交流的計劃性。兩國在政治上相互支持,經濟上相互幫助,文化上相互往來,出現了多個「第一」。

彭明治將軍一生廉潔自律,光明磊落。他是建國以來常寧走出的最大官員。很多家鄉人去北京辦事總想去找彭明治幫忙。按說這也是人之常情,但彭明治卻始終堅持公私分明,能辦的辦,不能辦的堅決不辦,違反原則的事更是從來不做。

彭明治的弟弟彭明維直到去世一直在家鄉常寧曲市村青山組務農。1949年底,彭明治在率部取得衡寶戰役勝利後,前往廣西剿匪,路過常寧,曾短暫回鄉居留生活了五、六天。彭明治沒有一點架子,走村串戶跟鄉親們聊家常,話往事,十分開心。彭文生是彭明治的堂侄,那時還剛滿10歲,現在卻已是80多歲的老者。他回憶說:「彭將軍是我的救命恩人,那些天我正連續高燒不退,當時因為缺醫少葯,已經奄奄一息,將軍得知後,立即叫來隨行的軍醫,給我打了兩次針,第二天我就能下地走路,也能吃飯了。」「彭明治臨走時,我們都前去送行。他與我們惜別,當時場面十分感人。我聽到他對其弟彭明維說:『哥哥這次離開常寧,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也沒有給你們留下什麼財富,希望你們不要怪我。』說完,彭明治就將自己身上的一件軍大衣取下,披在了弟弟的肩上。」

據彭文生回憶:上世紀七十年代,縣上領導邀他以及彭明治的弟弟一同去北京,希望通過將軍的關係給縣裡面弄上幾台汽車。彭明治的弟弟彭明維原本不想去,知道將軍對進京的鄉親雖然熱情,但原則性很強,輕易不給任何人開口子辦事。後來還是經不住縣上領導的軟硬兼施,一同前去北京。誰知,他們一開口講這個事情,將軍就不高興了,說:「你們好大的膽子,找關係都找到北京來了。」彭明維提出,能不能讓自己的兒子跟著叔叔在北京為他謀份公職。彭明治也拒絕了他,說:「打鐵要靠本身硬,你們就安心在家鄉工作吧。只要聽黨的話,你們飯會有吃,衣會有穿,房子是會有住的。將軍弟弟希望他在北京解決侄子工作的事情落了空,而縣裡批汽車的事情也沒有搞成。那次去北京,彭文生髮現,將軍的生活十分簡樸,軍裝裡面的襯衣甚至還有補丁,吃飯也非常簡單。將軍的房子也很小,一台黑白電視機陳舊,看上去至少已經用了七八年了。

彭明治將軍居高位後,共三次回過家鄉。1978年,將軍最後一次回鄉,當時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這次的主要任務是到農村搞調研。常寧縣委把接待將軍當作一件大事來辦,在縣招待所準備了高規格的酒飯,準備接待回鄉的將軍。然而,將軍知道後,一次也沒有去招待所就餐,還嚴肅地批評了縣上的主要領導。他說:「現在,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群眾生活還比較艱難,我們領導幹部不能帶頭大吃大喝,敗壞黨風。我們不能忘了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要過好廉潔自律這一關。」

後來,將軍和隨行人員只是在縣委食堂吃了個簡單的便飯,然後就到鄉鎮去訪貧問苦去了。回縣城後,將軍主持召開了一個座談會,了解常寧的農業和農村工作情況,隨後,又去小時候上過學的青山書院看了一下,就直接回北京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常寧生活圈 的精彩文章:

TAG:常寧生活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