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切爾諾貝利核災三十年後,大自然早已奪回一切,人類只是匆匆過客

切爾諾貝利核災三十年後,大自然早已奪回一切,人類只是匆匆過客

切爾諾貝利核災三十年後,大自然早已奪回一切,人類只是匆匆過客

1986年4月,烏克蘭普里皮亞季鄰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連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併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這些輻射塵涵蓋了大面積區域。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造成數十萬人死亡和遭受病痛的折磨。

切爾諾貝利核災三十年後,大自然早已奪回一切,人類只是匆匆過客

如今32年後去了,現在的切爾諾貝利會是什麼樣呢?一位攝影師來到切爾諾貝利,拍此時切爾諾貝利最真實的一面。圖為切爾諾貝利的遊樂園。城市空空蕩蕩,但卻長滿了樹木,蔥蔥鬱郁。

切爾諾貝利核災三十年後,大自然早已奪回一切,人類只是匆匆過客

這是當地某一處廢舊的教室。教室里還留有一張凳子和桌子。地板破破爛爛,但卻長出大片青苔。尤其是窗外一顆顆高大的樹木,充滿了神秘的安靜感和美感。

切爾諾貝利核災三十年後,大自然早已奪回一切,人類只是匆匆過客

這裡同樣也是一處廢舊的遊樂場。雖然周圍的還有極強的輻射量,卻無法限制樹木的生長。遠遠望去,這裡早已被各種植物佔領。

切爾諾貝利核災三十年後,大自然早已奪回一切,人類只是匆匆過客

無人的房子和廢舊的汽車同樣也是同樣的情況,它們已被綠色包圍。尤其是汽車,車內都長滿了小樹苗。

切爾諾貝利核災三十年後,大自然早已奪回一切,人類只是匆匆過客

科學們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雖然事故發生後,當地的居民全部撤走,這裡從此成為人類的禁地。但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卻多了許多。

切爾諾貝利核災三十年後,大自然早已奪回一切,人類只是匆匆過客

人們原以為,高強度的輻射會影響動物的發育,從而導致它們的數量大幅度下降。但當生物學家真正實地考察時,才發現真相與自己的設想相恰相反。圖為了一群普氏野馬(一度被認為在當地滅絕的馬)。

切爾諾貝利核災三十年後,大自然早已奪回一切,人類只是匆匆過客

這是當地的一隻狐狸想走在嫩草叢生的土地上,要知道這裡曾經還是一條鐵路。但早已被植物覆蓋,完全看不出鐵軌原本的模樣。

切爾諾貝利核災三十年後,大自然早已奪回一切,人類只是匆匆過客

沒有汽車,沒有人煙,一群鶴鳥就這樣無憂無慮的在車路上肆意奔跑和飛翔。要是在30年前,根本不可能看這樣的景象。

切爾諾貝利核災三十年後,大自然早已奪回一切,人類只是匆匆過客

沒有人出沒的切爾諾貝利,儘管存有高輻射,但各種動物和植物卻生長的十分出色和愜意。生物家Beasley說:「沒有人類,這裡的野生動物看起來一切安好。」是呀!32年後切爾諾貝利,又被大自然從人類手奪回一切,而人類終究只是過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