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杜少說歷史之《魏晉南北朝英雄系列 北朝 宇文泰(1)》

杜少說歷史之《魏晉南北朝英雄系列 北朝 宇文泰(1)》

南北朝時期,北朝鮮卑魏國發生了六鎮起義,天下大亂。而與之對峙的南朝蕭梁政權卻在梁武帝蕭衍的帶領下繁榮昌盛。亂世出英雄,宇文泰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在北方亂世中脫穎而出。其一手開創的關隴軍事集團,最終形成了三個王朝,北周、隋、唐,統治中國400餘年。今天杜少來講一講,南北朝時期西魏梟雄、北周實際的開創者宇文泰的發跡史。

一.賀拔岳之死

講宇文泰之前,就必須提一個人,原來的關西領袖,賀拔岳。北魏末年,六鎮起義,打破了北方一統的局面,也揭開了亂世的格局。隨著起義被鎮壓,南梁白袍將軍陳慶之北伐失敗,最後,原臣服於北魏的部落酋長爾朱榮獲得了北魏的實權。當時,爾朱榮手下人才濟濟、名將如雲,高歡、賀拔勝、賀拔岳兄弟、慕容紹宗、侯景這些後來影響了歷史走向的人,俱在麾下。同這些人比,日後赫赫有名的西魏北周關隴集團「八柱國」還都是小字輩呢。

永安三年,北魏關中万俟丑奴叛亂,爾朱榮以族侄爾朱天光為統帥,賀拔岳、侯莫陳悅為副帥,一起平叛。叛亂結束後,爾朱天光集團就成了實際上的西北王。後爾朱榮被北魏孝庄帝誅殺,爾朱氏紛紛起兵為爾朱榮報仇,從此分裂為幾大勢力,仍舊實力雄厚。爾朱天光也率軍入洛陽,賀拔岳奉命留守西北,此時的官職是驃騎大將軍、加侍中、開府儀同三司、清水郡公、兼尚書左僕射、隴右行台,賀拔岳事實上已經是西北第一人。不久,亂世梟雄高歡起兵反抗爾朱氏,手握重兵的爾朱氏三大勢力:爾朱兆、爾朱世隆、爾朱天光相繼被高歡擊敗。在勝利無望的情況下,賀拔岳起兵也加入了反抗爾朱氏的行列,拿下了鎮守長安的爾朱顯壽(爾朱天光之弟)。被高歡立為皇帝的北魏孝武帝元修,為了對抗高歡,冊封賀拔岳為關西大行台,從此,賀拔岳雄踞西北。

但此時的關西軍派系眾多,比如靈州刺史曹泥就公開接受高歡的指揮。而賀拔岳,率其親軍遠走平涼以自保,表面上看,進可攻退可守,但側面也反映出當時西北的亂局,絕非鐵板一塊,賀拔岳更像是盟主,而非霸主。果不其然,高歡不久就秘密讓當年和賀拔岳平起平坐的侯莫陳悅謀殺了賀拔岳。侯莫陳悅一直就不服賀拔岳當領袖,在關西軍中也自成一系。當時賀拔岳召侯莫陳悅一起商議進攻靈州刺史曹泥,結果在侯莫陳悅大營內被殺。賀拔岳死的太突然,手下的將領立刻六神無主,紛紛逃棄,其親軍面臨被吞併或者消滅的風險。

這時,賀拔岳部將趙貴出馬了。趙貴詐降侯莫陳悅,為賀拔岳收了屍。與賀拔岳另一大將寇洛一起收攏殘兵,火速奔向平涼大營。這時,第一個被眾將擁立接替賀拔岳的人選出現了,就是寇洛。原因無他,寇洛年齡最大資歷最長。要知道,寇洛比後來接替賀拔岳的宇文泰,整整年長20歲。但是,寇洛自己拒絕了:沒那個金剛鑽,不能攬瓷器活。

侯莫陳悅既害岳,欲並其眾。時初喪元帥,軍中惶擾,洛於諸將之中,最為 舊齒,素為眾所信。乃收集將士,志在復仇,共相糾合,遂全眾而反。既至原州, 眾咸推洛為盟主,統岳之眾。洛復自以非才,乃固辭,與趙貴等議迎太祖。 《周書》

二.宇文泰被擁立為新領袖

內有侯莫陳悅想吞併賀拔岳余部,外有高歡虎視眈眈,首領位置是個燙手山芋。平涼大營一時群龍無首,這時候趙貴又發揮了巨大作用。趙貴提議,擁立夏州刺史,宇文泰。為什麼是宇文泰呢?其實,宇文泰雖然年輕,但是趙貴擁立宇文泰,還真不是一時心血來潮。

首先,宇文泰本身就跟賀拔岳關係親密。宇文泰父親宇文肱曾經和賀拔岳之父賀拔度拔一起擊殺過衛可孤。後來,宇文泰父兄五人只剩下宇文泰還活著,就投奔了賀拔岳,一直是其心腹。賀拔岳成為西北第一人,為關西大行台的時候,宇文泰的職務是征西將軍,行台左丞,是賀拔岳幕府的第一人。這就相當於是曹操和荀彧的關係啊。

而且,賀拔岳對宇文泰無比信任,信任到什麼程度呢?孝武帝要秘密誅殺高歡,與賀拔岳聯絡,聯繫人是誰呢?宇文泰。這也使得,宇文泰有了面聖的經歷。宇文泰素有謀略,曾經出使高歡,高歡甚至想把他收為己用。回到關西後,就向賀拔岳建議除掉侯莫陳悅,稱霸關西,與高歡對抗。可以說,宇文泰是最早看出,北方東西勢必分裂之人。也正是因為這樣,賀拔岳死後,其士兵見到宇文泰回來了,才會說「無所憂矣」。

復遣太祖詣闕請事,密陳其狀。魏帝深納之 《周書》

將士且悲且喜,曰:宇文公至,無所憂矣。 《周書》

其次,宇文泰手裡有軍隊。賀拔岳率軍駐紮平涼後,想找一幹將坐鎮夏州。眾將都推舉宇文泰,結果賀拔岳還不願意,因為賀拔岳是自己的第一親信,左右手,離不開。後來沒辦法,才讓其出鎮夏州。可見,宇文泰雖然年輕,但是當時威望已經很高了,在關西軍中也為一獨立藩鎮。

岳遂引軍西次平涼,謀於其眾曰:"夏州鄰接寇賊,須加綏撫,安得良刺史以鎮之?"眾皆曰:"宇文左丞即其人也。"岳曰:"左丞吾之左右手也,如何可廢!"沈吟累日,乃從眾議。於是表太祖為使持節、武衛將軍、夏州刺史。 《周書》

當然,內外形勢並非這麼簡單。內部,趙貴提議立宇文泰之後,另一大將李虎不同意。李虎就是後世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直奔荊州,去聯繫賀拔岳的哥哥,當時鎮守荊州的賀拔勝。但是,賀拔勝錯誤判斷形勢,不願意離開荊州,坐失良機,只派部將獨孤信去接收關西軍。結果獨孤信到達平涼後,宇文泰已經被擁立為新統帥了。獨孤信接收失敗。

外部,侯莫陳悅猶豫不決,畏懼平涼軍實力,不敢強行接收。而高歡從關東派了「宇宙大將軍」侯景來接收關西軍,結果路上遇到了正趕往平涼的宇文泰,被宇文泰一句「賀拔公雖死,宇文泰尚存,卿何為也」嚇得大驚失色,率軍退去。

不得不說,宇文泰身上有種天然的領袖氣質。侯景這種亂世梟雄,遇到宇文泰也會馬失前蹄。另外,當時的平涼軍急於復仇。從當時的地理位置看,侯莫陳悅在秦州,和平涼、夏州呈三角形。而賀拔勝遠在荊州前線,外接南梁,屬於遠水解不了近火。所以,關西軍選擇宇文泰做統帥,是很正確的一種選擇。宇文泰做統帥後,迅速滅掉侯莫陳悅,從此成了關西統帥。

三.其他人為什麼不合適當領袖

先來看一分名單,赫赫有名的未來的西魏八柱國:

1.使持節、太師、柱國大將軍、大冢宰、都督中外諸軍事、安定郡開國公宇文泰2.使持節、太傅、柱國大將軍、大宗師、大司徒、廣陵王元欣3.使持節、太尉、柱國大將軍、大都督、隴右行台、少師、隴西郡開國公李虎4.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宗伯、趙郡開國公李弼5.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馬、河內郡開國公獨孤信6.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寇、南陽郡開國公趙貴7.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開國公于謹8.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少傅、彭城郡開國公侯莫陳崇

這份名單中,宇文泰最終當選。元欣是宗室,不在關西軍。獨孤信在荊州軍,也不屬於關西軍。在賀拔岳被刺時,其餘五人俱為關西軍宿將,為何被擁立的不是他們呢?

首先來說于謹。于謹長宇文泰十五歲,不同於其他人的六鎮軍人身份,于謹是名門出身,北魏正規軍。本來是理想的接班人。但是特殊就特殊在其職位上。當時宇文泰鎮守夏州,而于謹是夏州長史,宇文泰的部下。這是為什麼呢?原來,于謹在爾朱天光和高歡之戰中支持了爾朱氏,失敗後逃奔關西,投奔了宇文泰(注意,不是賀拔岳,是宇文泰)。所以,于謹充其量是宇文泰的部將,關西軍自然也不會以其為領袖。在宇文泰率軍進抵平涼之時,于謹為其左膀右臂。這也是為什麼宇文泰後來權勢穩固後,架空其他柱國,而只有于謹兵權赫赫,權勢不減,在後來的北周貴為「三老」。甚至後來幫助宇文護清洗趙貴、獨孤信的勢力也毫不手軟,因為他本身就不是六鎮軍人,對這些老哥們沒什麼太深的感情。

其次是李弼,此人是隋唐時期赫赫有名的瓦崗軍李密的祖父。他軍中資歷也極深,但是,很不巧和的是,他不屬於賀拔岳系統,而是殺害賀拔岳的侯莫陳悅的部下。後來宇文泰率軍討伐之時,率軍投降,才換來了日後八柱國的地位。

最後就是趙貴、李虎、侯莫陳崇(跟侯莫陳悅沒關係)。這三人在軍中均有地位,甚至都有可能被推舉為接班人。按當時的地位而言,趙貴是鎮北將軍、光祿大夫、都督,封地五百戶。李虎為左廂大都督,封地三百戶。侯莫陳崇為安北將軍、太中大夫、都督,封地八百戶。看官職三人相近,論地位貌似侯莫陳崇最高。但是,侯莫陳崇是勇將,而非智主,在推舉統帥時直接被忽略。趙貴為賀拔岳收屍,這在當時是極大的威望,最為鼓舞收攏軍心,甚至毛遂自薦為帥也未嘗不可,但是他極力推舉宇文泰,使得地位相當的李虎自然不敢提議自己當主帥。而李虎當時反應激烈,反對宇文泰,直奔荊州去請賀拔勝。可見,李虎對宇文泰接帥印是極其不滿的。這也是日後,宇文泰地位穩定後,第一個架空了李家的原因。李虎死後,李家空有柱國之名,而無實權,空當一個隴西郡公(後為唐國公)。好在李淵父子日後建立了唐朝,八柱國中李虎才又顯於史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北朝 的精彩文章:

南北朝的三姓家奴,強娶皇帝的小孫女,自封宇宙大將軍,有多強勢
南北朝——中國人地理空間概念的一次轉換

TAG: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