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俘虜難抓?怕不是弄錯了打開方式吧?

日軍俘虜難抓?怕不是弄錯了打開方式吧?

原標題:日軍俘虜難抓?怕不是弄錯了打開方式吧?


二戰期間,論單兵的戰鬥意志,恐怕西方沒有哪支軍隊能比得上日軍。無論在哪個戰場,日軍俘虜都是稀缺資源,從小接受忠君思想教育的日本軍人,寧死不降在他們這裡幾乎成了家常便飯。然而只有在這支軍隊面前,日本軍人的精神意志常常不堪一擊。那麼究竟是為什麼呢?


1939年1月2日,前田光繁、小林武夫、岡田義雄三名日本俘虜,在八路軍前線司令部召開的元旦集會上參加了八路軍,成為第一批「日本八路」。他們一開始並不信任八路軍,總覺得八路軍會殺他們。無論怎麼解釋都不肯相信,甚至八路軍優待他們,給他們吃細糧自己吃粗糧,他們還以為這是最後一頓「送行飯」……當然後來都證明只不過是虛驚一場。漸漸地,他們開始不再擔心自己的性命,這些都離不開我們各級指戰員對這些俘虜的優待政策。而且這些人作為當時中國軍隊手中為數不多的俘虜,自然也是受到很高級別的保護,每逢日軍掃蕩,都會專門安排他們轉移。就在一次轉移途中,八路軍帶著這些俘虜來到被日軍燒殺搶掠後的村莊,各種日軍的暴行都深深印刻在他們的腦子裡,沒了羊群效應的他們在這種衝擊面前,稍有良心的人,心中的任何軍國主義洗腦都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發自內心的愧疚和自責。



後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發現,八路軍中的官兵平等是在舊日本陸軍中從未感受過的。要知道日本陸軍中欺凌下屬是家常便飯,沒有哪個士兵之前沒有被長官欺負過的。而自從當了八路的俘虜後,反而過得比以前更像個人樣,這種全新面貌的軍隊給日本軍人帶來的衝擊也是很大的。


在這些戰俘的俘虜生涯中,馬克思主義的理念也時刻影響著他們。自古以來,日本就是一個層次分明的階級社會,服從上級在日本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雖然明治開化之後,西方的「天賦人權」等思想也跟著傳入,但明治維新畢竟是封建的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在思想變革層面勢必是有選擇的、不徹底的,沒經歷過革命的舊日本長期壓制著底層人民,「人人平等」、「男女平等」更是天方夜譚。大正時代,共產主義思潮剛傳入日本沒幾年就被禁止,社會階層失去流動,階級矛盾越來越深,加上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多方壓力之下,1936年爆發了二二六兵變。隨後的日本為轉嫁國內矛盾,對內對人民開展軍國主義「洗腦」,對外則堅定地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將全日本綁上了「招核」的戰車。這也就是日本挑起這場戰爭的本質原因。當戰俘們通過學習和改造了解到這一現實時,他們除了對自己所犯下的戰爭罪行深感愧疚外,還對日本的未來抱持深刻的擔憂,出於自身的贖罪心理和對國家前途的憂慮,越來越多的日本戰俘選擇站出來,不再沉默,發自內心地想讓更多的日軍官兵棄暗投明,不要在必將失敗、毫無意義的戰爭中成為炮灰。到戰爭結束時,光參加八路軍的日軍戰俘就多達3000餘人。他們明白,投降就已經盡到了一個反戰者應盡的義務,再參加八路軍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而他們最終還是選擇加入八路軍這個群體奉獻自己,唯一的解釋只有五個字——正義的感召。



其實光優待俘虜這一政策,國共雙方都制定過,為什麼只有共產黨後來能拉起一支反戰同盟呢?說到底就是國民黨根本就沒在戰俘的思想教育和改造上下過功夫,或者說,國軍就不具備從思想上改造戰俘的能力。國軍在戰時雖然有殺俘的先例,但只要進了戰俘營,戰俘的待遇也都不會太差。到1945年遣返僑民和戰俘的時候,與其他地方被遣返的日本人相比,國民政府遣返的日本人有糧吃有衣穿,還接種過疫苗,還有不少隨身攜帶的行李甚至金錢。而這些花費都是從中國物價飛漲瀕臨崩潰的國民經濟中擠出來的。僅僅是如此「優待」,他們會有所感恩嗎?會對自己在戰爭期間的所作所為有所反思嗎?會覺得這是中國人民對日本人的恩情嗎?


不,他們沒有刻骨銘心的反省,沒有深刻認識到自身在戰爭中犯下的罪孽,他們只會覺得中國人賤!僅此而已。同樣,抗戰結束後在解放軍中擔任職位的日本人和在為國民黨賣命打仗的日本軍人從思想上就不在一個層次。經歷過思想改造的前者具有國際主義精神,是心甘情願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貢獻力量的;而後者,只不過是國民黨當局的僱傭兵而已,他們想逃避戰爭懲罰,就只好將自己投入下一場戰爭,至於為誰而戰為何而戰,也只不過是拿錢打仗的借口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alkinfire 的精彩文章:

彈道導彈打航母真的那麼簡單?

TAG:walkinfi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