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極宗師早年無人能敵,晚年因「害怕」比武自殺而亡?

太極宗師早年無人能敵,晚年因「害怕」比武自殺而亡?

說起太極拳,人們總會想起楊露禪,因為在他身上有著許多令人感奮的故事,自10歲到河南溫縣陳家溝偷師學藝起,畢生精力鑽研武學,醉心拳道,成就威名後仍淡泊依舊,是典型的「武痴」。他是第一個將太極武術傳播並發揚光大的人,是陳氏太極的始人。

太極宗師早年無人能敵,晚年因「害怕」比武自殺而亡?

楊露禪有個孫子,名叫楊少侯,名氣雖然不是爺爺大,但也很好地傳承了楊氏太極的精髓,是楊氏太極的第三代傳人,人稱大先生。少侯七歲時即習家傳太極拳術。與他祖父不同,少侯的性情剛烈直快,好勝要強,出手非常狠,拳架小而剛,動作快而沉,處處求緊湊,是楊氏太極中的頂尖高手。

太極宗師早年無人能敵,晚年因「害怕」比武自殺而亡?

那個時代的武師,要麼成為鏢師,要麼成為大戶人家的護院,要麼開館授徒。楊少侯所生活的時代,走鏢一行已經沒落,為了生計,他和祖輩一樣,也公開收徒授藝。1912年12月,楊健侯的弟子許禹生倡導成立了「北平體育研究社」,聘請楊少侯與楊澄甫二人教拳。晚清的北京城,但凡習練太極者,皆為楊家的弟子門生。

太極宗師早年無人能敵,晚年因「害怕」比武自殺而亡?

楊少侯教學態度又極其嚴厲,教學生時不問對象,搭手即打即放,且出手不分輕重,常使學生難堪,無法下台或跌、創,疼痛不已,故學者多難接受這種近乎殘酷的訓練。而其帶喜怒哀樂的神態,功淺者也難依樣畫瓢,雖喜其技卻不敢問津,很少有人能從學有終。如此授拳謀生,招生不易,一身高功,反而生存很難。

太極宗師早年無人能敵,晚年因「害怕」比武自殺而亡?

當時,袁世凱有個叫宋書銘的秘書,自稱是「武當七子」宋遠橋的第十七代孫子,是太極高手,從而吸引了大量的太極愛好者投奔宋書銘。楊少侯為了維護楊氏太極的聲譽,主動找上門去,楊少侯的一招就讓宋書銘折服。

太極宗師早年無人能敵,晚年因「害怕」比武自殺而亡?

武術界有個代代相沿的陋習,年輕一輩要想成名產萬,就得找機會去挑戰成名的前輩。武俠小說中常常會有這樣的場景,只是,那樣的場景太血腥,大多是你死我活之搏。而在現實中,比武打擂多不以取人性命為目的,分出輸贏勝負即可的。

太極宗師早年無人能敵,晚年因「害怕」比武自殺而亡?

少侯性格孤僻,心氣甚高,又喜打抱不平,且蔑視權貴,霸強護弱,剛直不阿,又弱於交際,不受嗟來之食,因而曲高和寡。1930年在南京等地授拳,因對環境不滿,又加染上了吸食鴉片的惡習,生存已至絕境。

太極宗師早年無人能敵,晚年因「害怕」比武自殺而亡?

年近七十歲的楊少侯,還時有武師強邀比武。已是強弩之末的少侯,為維護楊家的聲譽,終於被逼上絕路。1930年,68歲的楊少侯自戕於南京中山陵,雖被送醫急救,然終因傷勢過重不治。一代太極大師,技擊名家,撒手人寰。

太極宗師早年無人能敵,晚年因「害怕」比武自殺而亡?

楊少侯的自殺原因,是否真的是因為害怕失敗,只是後人的一種推測,楊少侯去世前並未留下隻言片語。不管真相如何,這位代不二出的國術大師,就這樣離開了人世,他的一生引人思考,令人同情。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事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與張愛玲齊名的才女,背負漢奸罵名43年,平反後服毒自盡
朱元璋出對,朱棣的「日照龍鱗萬點金」,為何驚出老朱一身冷汗?

TAG:老黃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