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綠色品牌鋪就發展底色——舒蘭市生態文明建設綜述?農業篇

綠色品牌鋪就發展底色——舒蘭市生態文明建設綜述?農業篇

江城日報頭版頭題

綠色品牌鋪就發展底色

——舒蘭市生態文明建設綜述?農業篇

記者 常學文

說起舒蘭農業,業內人士會立即想到兩個耀眼的稱號——全國首批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暨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農業部第一批全國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這兩個帶「綠色」二字的稱號再明顯不過地證明了農業作為舒蘭經濟基礎的高質量品色。依託北緯43度世界黃金水稻種植帶的獨特資源,舒蘭市定位於現代農業生態市,大力發展綠色農業,不僅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而且為舒蘭整個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綠色基礎。

近日,金馬鎮新勝村永興水稻種植家庭農場的主人劉興軍,每天都要去他的1萬畝綠色水稻田查看苗情。他是吉林省第一個申報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的家庭農場主。「我的這些地每年可以收3000多噸綠色大米,賣價從每斤8元到15元不等,要比普通的稻花香米價格平均高出7元到8元。」他說。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種出的舒蘭大米曾在中國西安第16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今年,舒蘭市擴大了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新增22萬畝,預計可為農戶新增純收入2420萬元。目前,舒蘭市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總面積已達50萬畝,有機水稻種植面積達3萬畝。而舒蘭市水稻種植總面積是86萬畝,高品質水稻已經佔據舒蘭市水稻總面積的大部分。以綠色和有機水稻為原料加工出來的舒蘭大米,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舒蘭大米相繼獲得中國地理標誌認證產品和中國馳名商標。

憑藉這一優勢,去年,舒蘭市被評為全國首批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暨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這一稱號評定標準分為農業資源、農業生產、農業環境、農業生態、農民生活等5個方面18項指標。舒蘭市在這18個指標上達到甚至超過了標準。為此,去年,全省綠色食品基地現場會選在舒蘭市召開,舒蘭市基地建設的經驗做法作為全省樣板得以推廣。

不僅種植業以綠色作物為主,而且畜牧業也造出了綠色品質。去年,舒蘭市被農業部授予第一批全國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稱號。獲得此稱號的縣(市)吉林省只有2個,吉林地區只有舒蘭市1個。截至目前,舒蘭市林下、水面、綜合立體、標準化等綠色生態現代化養殖場比重占規模養殖總量的65.4%,畜禽規模養殖場糞便處理配套設施建設率達到60.2%。

畜牧業廢棄物的處理是驗證綠色標準的關鍵。可喜的是,舒蘭市畜牧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已經基本形成,以廢棄物綜合利用為關鍵點的畜牧業循環經濟產業鏈基本形成。截至目前,舒蘭市在東西中3個區域,建有年產萬噸以上有機肥生產加工廠5個,其中已投產3個,全部投產後計劃年轉化畜牧業廢棄物24萬噸,利用率達到70.2%;同時建有年處理1500噸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1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編輯/王 塹

責任編輯/曾凡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舒蘭發布 的精彩文章:

舒蘭市40餘幅作品入選五市書法聯展

TAG:舒蘭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