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0年前,鐵路在這裡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窗口……

40年前,鐵路在這裡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窗口……

本文約

4200

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40年,滄海桑田;40年,巨龍奔騰。

不用買票,刷刷手機,就能進站上車;不用奔走,點點微信,快餐就送到旅客的座位上;不再遙遠,乘坐高鐵,時空轉變,千里同城共生活……

驀然回首,東方風來。在廣州滿城木棉花見證下,40年來,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鐵路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在改革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昔日的慢火車印象已漸行漸遠,現在坐火車出行的道路越來越安全、越來越便利、越來越寬闊!

先行先試

鐵路在廣州打開了對外開放的一扇窗口

1979年4月4日清晨,廣州至九龍直通旅客列車恢復開行,直接架設了粵港兩地人員往來的便捷通道。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落實中央改革開放的總體部署要求,鐵路先行先試,在廣州打開了對外開放的一扇窗口。

當時的廣州鐵路局始終堅持牢固樹立「拒腐蝕,永不沾」「崗位是國門,路風是國譽」的理念,在全路率先化淡妝、穿皮鞋、穿定製工作服,率先實現雙語服務,率先推出列車自助餐,率先開設列車早茶市,率先開展列車對外營銷等等。

擔當客運服務的廣九客運段廣九直通車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全路第一。至今,他們創新的「無干擾服務」等許多先進工作法在鐵路各趟高鐵列車上被廣泛推廣運用。

廣九客運段列車員服務旅客。

從當初每天開行1對列車到現在每天開行12對列車,從香港至廣州延伸至佛山、肇慶、北京、上海,開放的窗口越開越大。

「廣九直通車,不僅僅是加強人員的交往,更重要的是加強了國內與世界的交往,這在改革開放初期有著重要意義。」廣九直通車首任列車長鄔元菊認為。

隨著改革開放逐步深入推進,鐵路的多個「第一」在廣東這片熱土上誕生——

1982年,鐵路第一次與香港商人合資辦起了深圳車站旅行服務有限公司,推動鐵路企業由單純生產型向經營型開拓。

1993年,全國鐵路第一家公司制企業——廣州鐵路(集團)公司誕生,推動了鐵路進一步對外開放。

1994年,我國當時第一條准高速鐵路——廣州至深圳鐵路建成;1998年,廣深鐵路率先使用時速達200公里的准高速列車;2001年,廣深鐵路率先推出「公交化」旅客運輸模式;2007年,廣深鐵路率先運營CRH1A型「和諧號」動車組列車。我國眾多高鐵技術的試驗和發展就是從這裡啟航。

1996年,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香港和紐約上市,並於2006年在上海發行A股,成為全路唯一在上海、香港和紐約三地上市的鐵路運輸企業,為鐵路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更多的啟迪。

擴能提效

打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鐵路交通瓶頸

深圳北站航拍圖。

深圳市有幾個客運站?不熟悉的旅客可能搞不清,目前,深圳地區共有8個辦理客運的火車站,一不小心,可能就走錯喲!

然而,40年前,深圳只有一條廣州至深圳至香港九龍鐵路,還是單線鐵路。市區內只有一個火車站,即深圳站。當時的深圳站還只是十分簡陋的三等站,也是我國鐵路網路中的一個盡頭站,到達車次較少,難以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第一次坐火車到深圳,出站後,看到深圳站的第一印象是像一個縣城火車站一樣,幾間舊的磚房,怎麼看也不像改革開放的前沿。」上世紀80年代南下深圳奮鬥的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老員工周生仲回憶說。

1980年深圳成立經濟特區。適應改革發展的新時代,原鐵道部制訂建設規劃,全面加快鐵路建設,擴能提效,打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鐵路交通瓶頸。從此,深圳市的鐵路建設駛入快車道。

1987年1月,廣深鐵路複線建成通車,成為當時廣東省第一條複線鐵路。1996年9月,京九鐵路投入運營,深圳又多了一條北向鐵路通道。2007年4月,廣深鐵路第四線建成通車,成為當時我國第一條全程封閉、四線並行、客貨分線的鐵路。2011年12月,廣深港高鐵廣州南至深圳北段開通運營,深圳邁進高鐵時代。2013年12月,設計時速250公里的杭深鐵路廈深段開通運營,深圳打通了往東南沿海的快速客運通道。

「現在,深圳的鐵路交通可以說是四通八達!」周生仲感慨地說,40年前鐵路交通不便的深圳,現在共有深圳站、福田站、深圳西站、深圳北站、深圳東站、深圳坪山站、光明城站、平湖站8個辦理客運業務的車站。特別是廣州到深圳之間,從40年前的單線鐵路,到現在擁有普速、城際、高鐵3條雙線鐵路,滿足不同旅客的需求。

40年煥然一新。深圳市從鐵路網路的末端城市,逐步發展成為樞紐城市。從深圳乘火車出發,可直達國內大多數省會城市。

便利的交通帶來了不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每天,有約20萬名旅客乘車往來深圳,把世界各地的人才和資金帶往深圳,把深圳改革開放的經驗帶向全國。

縮短時空

高鐵將珠三角沿海城市連成半小時經濟圈

動車組列車在滬昆高鐵上行駛。

廣州站,過去是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內旅客發送量最大的車站,曾經創造日發送旅客超過23.23萬人次的最高紀錄,是名副其實的「老大哥」。

然而,近年來,「老大哥」沒落了。

2014年開始,廣州局集團公司管內廣州南站旅客發送量超過廣州站。不久,深圳北站、長沙南站等也超過廣州站。

從「老大哥」變為「小弟」的背後,是新生代的快速發展。廣州南站創造了日發送旅客31.14萬人次的最高紀錄,不僅將昔日「老大哥」遠遠拋在身後,而且成為了如今全國日發送量最高的車站。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高鐵發展了。」廣州局集團公司客運處相關負責人解釋道,「廣州南站、深圳北站、長沙南站是高鐵站,而廣州站是普速站,現在約60%的旅客選擇乘高鐵出行,因此到廣州站坐車的旅客自然就少了。」

隨著普速鐵路漸行漸遠,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呼嘯而來。

2009年開始,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京廣高鐵、廈深鐵路、滬昆高鐵、南廣高鐵、貴廣高鐵等相繼開通運營,我國高鐵網路從零到網、從追趕到超越,實現了華麗轉身。

至2017年末,廣州局集團公司管轄鐵路營業里程達9094公里,是1978年時的4倍。1978年時的鐵路幹線基本都是單線、非電氣化、運營時速不超過80公里的鐵路,而現在的鐵路幹線基本都是雙線、電氣化、運營時速快的鐵路,其中時速200公里及以上鐵路達3526公里。

高鐵改變了時空距離。40年前,廣州到北京的2300多公里路程,坐火車需要2天左右,而現在最快僅需8小時。

高鐵改變了珠三角的經濟版圖。珠三角沿海城市連成半小時經濟圈,與廣東周邊省份連成三小時經濟圈,與我國內陸省份經濟貿易聯繫更加緊密。高鐵使區域經濟駛入持續發展快車道。

網路技術

讓旅客出行更便捷更舒心

今天,當眾多旅客刷手機快速進站上車時,他們可能不知道,在改革開放初期,買一張車票是如何艱難。

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上世紀80年代,隨著沿海城市改革開放和農民進城務工放開,坐火車在家鄉和廣東間往來的勞務工大幅增加。一到春節等節假日,廣州、深圳等站一票難求。

「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春運時到廣州站排一天一夜也不一定能買到一張返鄉的車票。而且鐵路由於客車車底不足,只有加開貨車棚車運送旅客,條件非常差。」在廣州站工作了30多年的老職工朱海濱回憶。

只有靠改革才能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在全面加強鐵路建設、提高鐵路運力的同時,鐵路部門不斷改進客運組織,讓旅客乘車更方便、更輕鬆。

1995年,鐵路從廣州東站開始,拉開了鐵路客票電腦聯網售票的序幕。

2004年,鐵路在深圳試行電話訂票,深圳地區旅客得以免受排隊購票之苦。

2010年,鐵路在廣鐵集團和部分鐵路局試行購票實名制和電話訂票,並逐年推廣。

2012年,鐵路推出網路購票。

發展無止境,服務無終點。

刷身份證進站上車、人臉識別自助驗票進站、刷銀行卡進站、刷手機進站……一項項為旅客提供便利的新技術,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得以應用。

列車員把快餐送到旅客座位上。

「您好,這是您訂的紅燒肉。」5月29日11時08分,廣州南至合肥南G636次動車組到達長沙南站,列車員將一份剛剛送上車的紅燒肉外賣送至坐在1車05F座位的旅客黃先生手中。

高鐵外賣,讓旅客盡享「舌尖」上的旅途。

2017年7月17日起,作為全路第一批試點單位,廣州局集團公司在管內主要高鐵客運站推出動車組列車互聯網訂餐服務。

旅客不僅可以選擇高鐵列車上的餐車盒飯,而且可以訂購沿途各類品牌餐食,並享受送餐上車服務。同時,鐵路還推出列車上微信點餐和微信支付等服務,免去旅客來回到餐車購物之苦。

高鐵快遞

創新鐵路貨運新模式

中歐班列(深圳至明斯克)在途行駛。

5月30日11時,廣州南站,來自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將一批快遞包裹送上廣州南至北京西G68次動車組。當天20時55分,列車到達北京西站,快遞包裹被送至當地快遞分發中心。第二天,包裹就被派送到北京的收件人手中。

「我們現在推出高鐵快遞當日達、次日達等產品,速度快,費用比航運低,深受快遞公司歡迎。」中鐵快運廣州分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天,他們利用3趟廣州南至北京西的高鐵列車運送快遞包裹,隨到隨運,安全快速。

廣州至北京,2000多公里當日可達,這麼快的送貨速度,在40年前不可想像。

「改革開放之初,老百姓託運包裹從廣州至北京,少則一星期,多則一個月。」廣州站一位老職工蔡菊英回憶。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2012年3月,利用每天開行的第一趟確認車,鐵路率先在廣州南站至長沙南站之間試行高鐵快遞。隨後,這一做法在全路逐漸推廣運用。

改革,改變了理念思路,改變了產品運輸,改變了貨運服務。

近年來,鐵路大力推進貨運組織改革,隨到隨運,簡化程序。上門服務、全程服務、網路化服務成為鐵路服務的標配,旅客只需一個電話或動動手指,就能輕鬆發貨。

鐵路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大力發展跨國跨境貨運業務,積極打造中歐班列品牌。僅廣州局集團公司就有東莞(石龍)至德國、廣州(大朗)至俄羅斯、深圳(平湖南)至白俄羅斯等中歐班列開行。

「俄羅斯進出口貿易公司已在東莞石龍物流基地設立代表處,擬將此地建設成為俄羅斯對中國、東南亞貿易的一個重要基地。」廣州局集團公司廣州貨運中心主任表示。

回眸40年,夢想照進了現實。

回眸40年,前進的腳步更加堅定。

進入新時代,站在新起點,「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號角已經吹響。在新一輪的改革大潮中,鐵路必將不忘初心、勇立潮頭,再創新輝煌!

文字:朱進軍

圖片:朱進軍 裴承銳 何振華等

製圖:喬謙

編輯:楊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鐵道網 的精彩文章:

故事│我的父親是鐵路人

TAG:人民鐵道網 |